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陕西凤翔雍山血池秦汉祭祀遗址是继礼县鸾亭山 “西畤”相关遗迹后,首次在雍城郊外发现与古文献记载吻合、时代最早、规模最大、性质明确、持续时间最长,且功能结构趋于完整的“雍畤”遗存,这是唯一由秦国国君和西汉多位皇帝亲临主祭的国家大型祭天的固定场所,这不仅是正史记载中关于在雍地开展的一系列国家祭祀行为之印证,而且成为从东周诸侯国到秦汉大一统国家祭祀活动的最重要物质载体和实物体现,对于深化秦汉礼制、秦汉政...
12月2日,洪江市黔城镇小江村西汉墓葬发掘工作结束,出土随葬品36件,主要有陶鼎、盒、壶、钫、罐、滑石璧、铁环、铜钱、金泡饰等。 11月中旬,经上级文物部门批准,怀化市文物管理处会同洪江市文物管理所,对黔城镇小江村村部建设项目红线范围内地下文物进行抢救性发掘。据怀化市文管处处长胡瑜介绍,发掘带墓道正方形竖穴土坑墓一座,长5米、宽4.3米、深5米,墓道长10米、宽3.3米,是迄今在黔城古墓...
“朱雀”又名朱鸟,其形象颇似凤凰,是一只吉祥、勇武的飞鸟,它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四灵”之一,据汉、魏晋时期成书的《三辅黄图》记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灵,以正四方。”这四种神兽各代表一方,青龙主东,白虎主西,朱雀主南,玄武主北。《礼记·曲礼上》称:“前朱雀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古人面南而视,如称山西为山右,江东为江左) “四灵”形象出现在文物上,最常见的是汉代四灵纹铜...
近日,“汉代海上丝绸之路考古与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海举行,国内外130余位历史学者和考古专家就汉代海上丝绸之路考古发现与研究、汉代合浦考古发现与研究、汉代考古发现与研究等方面进行研讨。扬州考古专家也应邀出席,不仅向国内外专家展示汉广陵城研究最新成果,更披露了扬州汉墓中首次出土外国字铭文的龙纹铅饼情况。 汉广陵城近似西汉京师长安“斗城”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扬州唐城考古...
海昏侯墓 毒蛇和白骨为伴,每一件出土的文物都经手押运却没有见过,他们就是自称是“古墓派”的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发掘地安保人员。 时间追回到2011年3月24日,几位村民在墩墩山上发现一个类似盗墓的洞,文物部门工作人员接报后随即赶到现场,在地下沉睡了2000余年的海昏侯墓因此重见天日。 从两个民警开始,经过5年的发展,海昏侯墓的安保工作由“区域性保卫”向“常态性保护”转变、由“一般性守...
18日,记者获悉,考古专家们准备拆解南昌西汉海昏侯墓椁室,并做椁板保护,还将对墓底进行发掘。 海昏侯墓考古发掘领队杨军表示:“我们对墓底进行发掘,将可以了解墓葬建造过程和看墓底是否还有其他遗存,如祭祀遗存等,为下一步墓葬的复原和展示打下基础。”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存信介绍,目前除1号主墓刘贺墓基本发掘结束外,2号侯夫人墓还没开始发掘;3号墓已发掘完成,但墓主还未知;...
走过摇钱树陈列展厅,就是“国之大用——绵阳汉马陈列”展厅。 马,在汉代被认为是“甲兵之本,国之大用”,两汉的强盛与马业的兴盛有直接关系。近年来,绵阳地区先后出土了100余件西汉漆木马、东汉大铜马和数十件陶马,而绵阳博物馆则是目前国内馆藏汉马最多的博物馆之一。 从序厅进入正厅,气势恢宏的“西汉漆木马阵”就出现在眼前。几十匹漆木马成排列队,马头高昂,双眼硕大,马鬃齐整,双耳耸立,张...
怀化市中方县荆坪村发现大型古墓葬群,出土了剑、矛、戈等青铜器和滑石器、玉器、陶器、钱币等物品。 直径约15厘米的粗柄豆,虽年代久远,但保存较为完好。7月25日,记者在中方县中方镇荆坪村考古发掘现场看到这件珍贵文物,让人啧啧称奇。据了解,该文物属陶器类,为古人盛食物所用,这是我省首次发现如此大规格的粗柄豆。 粗柄豆只是中方县荆坪考古发掘出土上千件文物中的一件。据现场考古人员告诉记者,由湖...
西周时期是我国古代最重礼乐制度的时期,编钟在西周不仅是各种大型仪式中不可或缺的乐器,同时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征。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了解到,考古工作者在陕西南部的 汉中地区 首次发现了一只西周时期的青铜编钟。 据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商周考古 研究室主任岳连建介绍,这只青铜编钟是在汉中市圣水镇青史村汉江河段青龙滩大桥施工现场发现的,从形制、纹饰、铸造特征初步来看,应属于西周晚期编钟中的“ 甬钟...
一座古墓重见天日,16件沉睡了两千余年的文物完好无损出土。昨日记者从合肥站获悉,6月25日下午,在寿县古城的商合杭高铁施工工地,考古人员已清理完这座西汉墓葬,工地又恢复往日机械轰鸣。 6月17日13:20,在八公山下,距寿县古城墙仅1公里处,正在进行桥梁墩台施工的中铁八局商合杭铁路站前十标项目部的施工人员在开挖至地下2米深处时,突然发现一块石头,初步清理后发现石头上有文字,此墩台和临近施...
近日,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运城市文物工作站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建设中的蒙华铁路沿线临猗县和盐湖区的三处古代遗存点进行考古发掘时,发现了临猗县铁匠营汉代墓地清理出的砖砌仿木结构斗拱实物,这在全国汉代墓葬中极为罕见。 该墓地为带长斜坡墓道的前、后室砖室墓,墓内放置两棺,出土若干釉陶类随葬品。该墓的重要发现是在甬道内两壁上有以灰砖垒砌的斗拱。立柱上承栌斗,斗上左右出横栱,为“一斗两升”形式,每个横...
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圣水镇工人近日在施工时,意外发现了一个战国时期的青铜甬钟。据文物专家介绍,该甬钟应是从汉江上游冲卷至南郑。 6月28日上午,南郑县几名工人在圣水镇青史村汉江河段青龙滩大桥石墩加固维修时,突然发现有一个金属物体便立刻上报文物部门。 汉中市考古队专家初步鉴定认为,应为战国时期青铜甬钟。经测量,甬钟高37.5厘米、最大口径21.5厘米、壁厚1厘米,重约6.5公斤。专...
7月3日,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圣水镇工人近日在施工时,意外发现了一个战国时期的青铜甬钟。据文物专家介绍,该甬钟应是从汉江上游冲卷至南郑。 6月28日上午,南郑县几名工人在圣水镇青史村汉江河段青龙滩大桥石墩加固维修时,突然发现有一个金属物体便立刻上报文物部门。 汉中市考古队专家初步鉴定认为,应为战国时期青铜甬钟。经测量,甬钟高37.5厘米、最大口径21.5厘米、壁厚1厘米,重约6....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