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6日上午,由市博物馆、随州博物馆和随州华夏博物馆联合推出的《诸侯的礼乐——来自周王朝的青铜瑰宝》展览在市博物馆开展。 此次文物展集中展示了大批来自两周时期随地噩、曾两国的代表文物,展出的青铜器共有礼器、乐器和兵器等在内的129件珍贵作品,其中国家一级文物88件、二级文物43件。而擂鼓墩2号墓出土的36件编钟、噩中方盖鼎等绝大部分珍贵文物均为首次在浙江省展出。享有“青铜器王国”...
近几年来,大清铜币与其它艺术品相比,更受藏品专家们的喜爱,少则几万元,多则百万、千万元的天价货币,往往成为藏家们积极追寻的目标。始铸于1900年、止于1911年,又名清代机制铜圆的大清铜币,是光绪到宣统年间主要在市场上流通的钱币类型。因为这类钱币的铸造时间只有十二年,且版面居多,年代已久,市值各异,故能留存到今天,确实是世之罕见。 近几年来,大清铜币与其它艺术品相比,更受藏品专家们的...
7月22日,古铜镜的专题陈列“越光宝鉴――越地古铜镜精品展”在衢州博物馆临时二号厅开展。本次展览由绍兴市柯桥区博物馆引进,并结合衢州市博物馆馆藏铜镜组成,共展出80余面铜镜,通过实物与展板相结合的形式,介绍了从战国到清代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镜种 ,展现了在青铜文化艺术宝库熠熠生辉之光彩。 铜镜亦称“铜鉴”、“照子”,是古代用青铜铸造的镜,是古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照面饰容之日常用具。铜镜制作精良,...
7月19日,铜川博物馆建设项目开工仪式在铜川市新区举行,铜川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闫旭,铜川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董茂龙,铜川市委副秘书长高云祥等出席开工仪式。开工仪式由铜川市文物旅游局局长惠善利主持,市文物旅游局副局长温高社对博物馆项目作整体介绍,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闫旭宣布铜川博物馆项目建设正式开工。 铜川博物馆项目位于铜川市一中新区校区西侧长青南路以西,北临朝阳路。项目总规划面积55亩,...
作为唐代管辖天山以北、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广大地区的最高军政中心——北庭故城外城,究竟是哪朝哪代建设,学术界争论了一百多年。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工作队经过十几天的发掘,终于用出土文物证实:北庭故城外城墙系唐代按唐代建制所建。 历史资料表明,北庭故城在唐代时最为繁盛,从庭州到北庭都护府,再到北庭大都护府,它的级别不断提升,管辖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最终成为天山北麓军事、政治、经济和...
岳州窑在湖南省湘阴县等地,是长江中游洞庭湖地区最有代表性的一个瓷窑,在唐朝瓷器生产迅速发展的时候,它被著名文学家陆羽在《茶经》中排于第四位,即越窑、鼎窑、婺窑之后。称赞它时,将它和越窑并列在一起,陆羽说:“越州瓷、岳州瓷皆青,青则益茶。” 岳州窑历史很悠久,考古证明东汉时期已经生产瓷器,南朝得到发展。但这种发展只是数量增多,瓷质不细,造型笨拙,花纹图案比较简单。到了唐代生产工艺有较大的提...
隘口村出土文物——战国绹纹乳钉青铜扁钟 20日,湖南省湘西州吉首市农民张智林获得了一本《荣誉证书》和2万元奖金,以此表彰他主动上交国家二级文物——战国绹纹乳钉青铜扁钟。 今年6月下旬,连降大雨,6月22日,马颈坳镇隘口村村民张智林在垮塌的田坎中发现一青铜器物,上面有点状突出的花纹。将其带回家后,引起村民的围观并议论纷纷,说他捡到了宝。因该地点在上世纪50年代和90年代曾先后发现过青铜器...
昨天,仪征博物馆精心准备的“美哉灵鉴——仪征出土汉代铜镜精品展”,在镇江博物馆开展,送去一场清凉的“汉文化之风”。 汉代是我国铜镜的繁荣鼎盛期。仪征地区出土的汉代铜镜种类繁多、工艺精湛、保存较好。此次精选了仪征博物馆藏精品汉镜70面,通过展陈流线的设计和展品的布置,展示出战国晚期到东汉时期铜镜的发展历程。其中,鎏金四乳四虺纹镜尤为显得“高大上”。汉代鎏金铜镜在扬州地区尚属首次发现,且保存...
图1 图2 罍,我国古代一种大型酒礼器,盛行于商代晚期至春秋中期。体量略小于彝,有方形和圆形两种。《诗经·卷耳》有:“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金罍指的就是青铜罍,罍的铸造时期,正是周人逐渐摆脱殷商神秘繁缛的美术传统,形成庄重素雅的自身风格的历史阶段。 西周罍从器型上来看,由商代的瘦高形渐变为矮粗形,肩部丰满,同时通过加宽沿部和圈足,使全器达到了一个比商罍更加稳定的造型...
宁乡炭河里遗址,是湘江流域一处重要的商周遗址,曾出土四羊方尊等青铜重器。2015年10月,宁乡炭河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配套设施项目启动。文物部门随即启动工程红线范围内的考古调勘工作,新发现钟家湾与新屋湾两处西周时期遗址。7月13日,记者在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了最新动态,考古专家在钟家湾遗址发现与炭河里古城同时期的烧制陶器遗迹。 钟家湾遗址位于炭河里城址东北,距炭河里遗址约1.5公里。实...
在内蒙古地区,收藏爱好者们尤其钟爱各种动物纹为装饰的青铜摆件或者饰品。因为该类型的藏品多出现在鄂尔多斯地区,而且非常典型,故而称之为“鄂尔多斯青铜器”。这些饰件有羊头、鸟纹、马、狼头等多种样式,是古代北方草原民族文化的代表。 “之所以喜欢收藏鄂尔多斯青铜饰件,首先是因为这些饰件本身制作非常精美,极具观赏价值。其次,这些小的饰件、摆件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特征鲜明,体现了北方少数民族特有的游牧文...
日前,新区社发局从市博物馆考古队获悉,新区丁岗镇孙家村遗址考古工程发掘出疑似青铜器冶铸遗址。 该考古工程于去年11月启动,截至日前出土了较多小铜器及陶范、铜渣,还发现了窑炉遗迹,底层中有大量红烧土、木灰,并见有炉壁、抹泥烧结墙面。 南京博物院李民昌研究员、林留根研究员、盛之翰副研究员在现场指导时指出,该遗址可能是一青铜器冶铸遗址。周边沿江的王家山、粮山、青龙山、北山顶、烟墩山上...
展品之一: 来自成都金沙博物馆的卜甲。钟欣摄 7月17日,记者从四川三星堆博物馆获悉,“青铜的对话:黄河与长江流域商代青铜文明展”于当日拉开帷幕,并将持续至10月18日。 此次展览萃集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河南安阳殷墟遗址、湖北武汉盘龙城遗址、湖南宁乡青铜器群等多处中国商代最具代表性的青铜文化遗址出土的精品文物135件,一级文物占比80%,可谓一次“一级文物汇萃的珍宝展”。其中包括武丁...
7月1日至4日,安徽省铜陵市普降大到暴雨,凤凰山地区因持续强降暴雨引发山洪。7月2日凌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凤凰山铜矿金牛洞古采矿遗址出现险情,遗址所在矿坑周边多处坍塌,树木歪斜,洪水向坑内汇聚,遗址内积水水位迅速上涨,淹没 4 号、5 号古矿井,矿井支护遭到严重破坏,漂浮散落在水面,矿坑内值班房和观看平台被水淹没。 铜陵市文旅委迅速启动抗汛应急预案,及时组织抢险人员全力抢险,开动遗址内3...
战汉青铜鱼钩 战汉青铜渔网坠 人类的发展与水源密不可分,水不仅作为人类生存的必需品,更提供了稳定的食物来源——鱼,相比其他的狩猎活动,捕鱼除了需要一定的技巧外,其危险性小,劳动量低,使其成为祖先们获取食物的主要方式之一。 在远古时代,祖先们通过长期的劳作发现,鱼类喜爱啄食漂浮在水面的杂物,利用这一特性,聪明的古人将食物系于藤枝之上,待鱼咬住食物后,再迅速拉出水面,从而将其...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