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年来,红木市场持续升温。但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企业利用抄袭、模仿的手段获利,不仅损害了许多品牌公司的利益,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影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近日,航管红木两年内获批200项家具专利一事,在业内引起了关注。 古代红木外观工艺不能申请专利 航管红木董事长黄俊豪介绍说,航管红木从去年开始分批申请专利,如今已经拥有200项相关的红木专利,其中,外观专利占绝大部分。 黄俊豪表示,红木家具有...
近日,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得可移动文物技术保护设计甲级资质和可移动文物修复一级资质。使该省具备可移动文物技术保护设计资质的单位增至3家,具备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的单位增至4家。可移动文物科技保护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可移动文物科技保护相关资质认证制度是顺应可移动文物科技保护发展要求,加强和提高可移动文物科技保护水平,促进可移动文物科技保护科学化和规范化,推动文博行...
由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带队,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与四川、陕西两省政协联合组织的“蜀道文化线路保护与申遗”专题调研,经过9天的实地考察和交流研讨,于9月11日圆满结束,并于结束当天在四川成都召开“蜀道文化线路保护与申遗座谈会”。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全国政协文史与学习委员会主任陈福今、四川省政协主席陶武先、四川省副省长黄彦蓉,以及调研组成员,四川、陕西两省政府、政协及相关部门的领导和代表出席了座...
2011年9月6日,受国家文物局委托,青岛市文物局组织全国规划、建筑、社科、文物保护等方面专家在青岛市召开了青岛八大关近代建筑文物保护规划评审会。参与评审的国家文物局专家有: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总工程师、副院长、研究员侯卫东,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高级工程师张克贵,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规划师赵中枢,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ICOMOS)秘书处郑军处长,河南博物院副院长,研究员杜启明。省文物局...
文保单位能否进行经营活动,保护与经营的“边界”如何界定?这似乎是摆在每家文保单位面前的两难困境。国家文物局日前也就此出台新规。文保人士指出,关键还是在于使用者要依法依规,同时文物部门做好日常的监管以及执法。 文保单位纷纷“搞经营” 文物局出台新规定 2011年5月,故宫的建福宫被曝“建成富豪会所”,引发外界广泛关注。在那之...
新华社记者 李亚楠 最近,博物馆馆藏文物保护现状引发人们关注。日前,记者采访了文物大省河南的相关业内人士。他们表示,当前,河南省馆藏文物保护面临最迫切、最普遍的问题是人才匮乏,占绝大多数的市县中小型博物馆人才匮乏问题尤为突出。相关人士建议,应从高校专业设置、用人机制等方面入手破解人才困境。 文物保护人才全面匮乏 馆藏文物保护主要涉及两个部门,一个是考古发掘部门,一个是博物馆部门。据记者采访,...
如何更好地保护、利用历史文化遗产,实现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如何建立跨地域大型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工作模式?9月10日,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率全国政协蜀道文化线路保护与申遗调研组赴我市调研考察。省政协副主席吴正德、市委书记李向志、市政协主席刘哲陪同调研。 此次专题调研,由全国政协组织,来自文物、文化、旅游等领域的60多名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将沿古蜀道而行,针对蜀道、三国遗址的文物保护及申遗等...
一、“蜀道”的含义问题 先要为“蜀道”正名。“蜀道”一辞为各类辞书如《辞海》、《辞源》、《现代汉语词典》等所不收。有的只收古乐府相和歌辞之名《蜀道难》,写过《蜀道难》的名人不少,早的如南北朝时的梁的简文帝、刘孝威、陈的陰铿等都有歌辞传世。到了唐代因大诗人李白名篇《蜀道难》而闻名于世。《蜀道难》既是流行歌辞,”蜀道...
中国是古代文化延续至今的四大文明古国,古代文化长久不衰,必然拥有相当数量,类型丰富的文化遗产。中国现有41处世界遗产,位居世界第三,其中文化遗产29处,自然遗产8处,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处,人类口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28项。 1、遗产保护的国际化 1.1世界遗产促进了中国遗产保护的整体状况 中国加入《世界遗产公约》就是要履行国际义务。从保护的对象类型到理念方法,从评估准则到监控体系等等,促使中...
2011年9月6日,受国家文物局委托,青岛市文物局组织全国规划、建筑、社科、文物保护等方面专家在青岛市召开了青岛八大关近代建筑文物保护规划评审会。参与评审的国家文物局专家有: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总工程师、副院长、研究员侯卫东,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高级工程师张克贵,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规划师赵中枢,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ICOMOS)秘书处郑军处长,河南博物院副院长,研究员杜启明。省文物局...
9月3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国家文物局、西安市人民政府在古城西安召开“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建设工作会议”,汉长安城大遗址保护和遗址特区建设工作全面展开,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工作迈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本报记者就有关汉长安城遗址的保护和特区建设等问题采访了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 记者:首先,请您介绍一下汉长安城遗址片区目前的保护状况?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决定开展汉长安城遗址特区...
应乐清市委邀请,9月9日下午,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鲍贤伦在乐清市政府会议中心作了题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趋势与浙江实践》的专题报告,乐清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市属相关职能部门和各乡镇450余名干部职工听取了这个精彩、生动的文化遗产保护课。 鲍贤伦局长指出,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珍贵资源,但面临着来自自然和人为的威胁,保护工作任重道远。鲍局长结合世界各国和浙江省文化...
在今6日上午举行的纪念中央文史研究馆成立60周年座谈会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一直致力于民俗文化研究的国务院参事冯骥才共同对话古村落保护问题。 温家宝:骥才同志,对保护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历来高度重视,做了很多工作,他讲的古村落我相信是他关注的各种应该保护的遗产当中的一部分。我们听听他的发言。 冯骥才:总理,各位专家学者,我特意选择古村落作为今天的话题,是因为这件事有强烈的时间性,因为五千年历史...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有关方面获悉,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代内蒙古阿拉善和硕特旗王府――定远营古城保护修缮工程,经过半年的紧张施工,其王府修缮等三项工程已基本完工。 所谓定远营古城是现在的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巴彦浩特镇的旧称,是清朝雍正年间,朝廷为阿拉善和硕特旗札萨克多罗郡王阿宝修建的居住之地,历来有“塞外小北京”之美誉。据专家介绍,定远营古城南北长约350米...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