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9月9日-10日,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第一副主席张梅颖率全国政协专题调研组来绵,调研蜀道文化线路保护和申遗相关工作。张梅颖强调,蜀道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先民留给后世子孙和全人类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国的唯一,也是世界的唯一,要把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发展好,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蜀道保护与申遗工作。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省政协副主席、民盟四川省委主委吴正德...
记者从11日在西安召开的“中国古都学会城墙保护专业委员会的4+2城市第三次研讨会”上获悉,陕西省西安城墙保护基金会将于近日正式成立,进一步推动中国古城墙的保护和“中国明清城墙”申遗工作。 据了解,此次会议主题为“延续中华城市魂脉展现文化遗存价值——如何保护、挖掘、展示城墙历史文化”。来自南京、荆州、兴城、大同、临海及西安六座...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大草原上活跃着一支由牧民组成的马背文物保护队,他们在文物和古墓分布密集的草原牧区进行巡查看护。 内蒙古国土面积大,文物古迹大多数分散在人迹罕至的草原、沙漠、戈壁地区,因而文物保护、巡查、看护任务很重。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流动人口的增加,一批违法犯罪分子在人烟稀少的草原地区进行盗掘古墓和走私文物的犯罪活动,对草原文化遗产造成严重破坏。 为保护草原文物遗产和古墓葬,拥有300多处不...
中国大遗址保护论坛六大工程倒计时 2011 中国大遗址保护荆州高峰论坛将于11月20 日左右在荆州市召开。昨悉,目前,围绕该市大遗址保护六大建设重点项目全部进入倒计时。 ——楚纪南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10 月30 日前完成场地清理和环境整治及分会场建设和会场布置,开展纪南城烽火台、30 号宫殿基址发掘清理工作。 ——熊家冢遗址博物馆。熊家冢车马坑展示厅建设及配套工程10月底前全部竣工。 ...
日前,嘉峪关市委书记、市长郑亚军在嘉峪关关城主持召开现场办公会,召集宣传、发改、财政、建设、国土、旅游、文物、文化、规划、水务、交通、园区办、环保、园林、农林、三产等部门及雄关、长城、镜铁三区负责人,专题研究关城保护维修、关城景区环境整治等工作,对涉及的附近企业及部分民居拆迁、景区绿化、道路建设等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郑亚军强调,认真贯彻落实李长春同志今年7月在嘉峪关视察时的指示精神,按照国家文物局...
9月6日上午在京举行的纪念中央文史研究馆成立60周年座谈会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一直致力于民俗文化研究的国务院参事冯骥才共同对话古村落保护问题。温家宝说,骥才同志对保护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历来高度重视,做了很多工作,他讲的古村落我相信是他关注的各种应该保护的遗产当中的一部分。我们听听他的发言。关于目前古村落的现状,冯骥才说,今天我特意选择古村落作为交谈的话题,是因为这件事有强烈的时间性,因为五千年...
近日,河北省元中都建筑遗址中心大殿后寝殿保护工程正式启动。中心大殿保护方案由陕西省古建设计研究所制定,河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负责施工。该工程是根据《元中都遗址保护总体规划》的要求,为防止遗址本体雨刷、冻融、风化等破坏,按照原建筑形制而实施的,主要起保护和展示的作用。目前保护工程进展顺利。(河北省文物局张北县文物局建管科刘猛)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近日获得可移动文物技术保护设计甲级资质,可移动文物修复一级资质也通过国家文物局复核。 记者7日从该所获得如上消息。至此,甘肃具备可移动文物技术保护设计资质单位增至3家,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的单位增至4家。 “目前,研究所从硬件设施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构成均达到可移动文物技术保护设计甲级和修复一级资质的标准。”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表示...
中国国家文物局日前出台了《国有文物保护单位经营性活动管理规定(试行)》。规定说,不得租赁、承包、转让、抵押文物保护单位,以营利为目的进行商业开发;未设置管理机构的国有文物保护单位,不得开展经营性活动。 规定说,鼓励国有文物保护单位管理机构开展与自身性质、任务相适应,面向公众的服务类经营性活动,保护发展文化遗产。国有文物保护单位开展经营性活动,不得增加文物保护单位及其环境的安全风险;经营性活动的内...
裕陵的明楼顶部荒草丛生且大半已坍塌。 十三陵最后一座危陵启动大修 裕陵修缮明年竣工后,历时50多年的十三陵大修将告一段落 记者 王海燕 昨天,明代“俘虏皇帝”——英宗朱祁镇之陵裕陵启动大修工程。这是明十三陵最后一座亟待抢修的危陵。明年年底,裕陵大修竣工后,明十三陵将再无危陵。 220年未修, 明楼顶大半坍塌 明裕陵是明英宗朱祁镇和钱氏、周氏两位皇后的合葬陵寝,...
作为第二届十三陵国际旅游文化节重要活动之一,同时也是明十三陵最后一座未修缮陵寝的裕陵保护修缮开工仪式于2011年9月7日在明裕陵祾恩殿前隆重举行。这是十三陵特区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重要举措,也是继德陵抢修工程、康陵抢修工程、庆陵抢修工程、泰陵抢修工程、茂陵抢修工程后十三陵特区有计划保护修缮陵寝的又一重大工程。明十三陵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国家文物局、北京市文物局及有关部门的大力...
近日,文化部官网发布了《文化部关于加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将建立警告、退出机制。今年5月底,国务院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91项,扩展项目164项。加上此前公布的两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已达1219项。毋庸讳言,目前许多地方重申报、轻保护的现象十分普遍,而这种只以申遗为目的的活动,不啻是一种潜在的破坏,或者...
中广网北京9月6日消息在今天(6日)上午举行的纪念中央文史研究馆成立60周年座谈会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一直致力于民俗文化研究的国务院参事冯骥才共同对话古村落保护问题。 温家宝:骥才同志,对保护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历来高度重视,做了很多工作,他讲的古村落我相信是他关注的各种应该保护的遗产当中的一部分。我们听听他的发言。 冯骥才:总理,各位专家学者,我特意选择古村落作为今天的话题,是因为这...
4日上午,蜀道文化线路保护与申遗活动在西安正式启动。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在启动仪式上表示,做好蜀道文化线路保护与申遗工作,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蜀道文化遗产保护 关键时期 张梅颖表示,近些年来,全国政协围绕中国大运河、西湖、坎儿井等文化遗产保护与申遗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专题调研和协商议政活动。目前,蜀道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正处在承上启...
9月4日,由全国政协文史与学习委员会、陕西省政协和四川省政协联合主办的蜀道文化线路保护与“申遗”活动在陕西启动。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在启动仪式上讲话并宣布蜀道文化线路保护与“申遗”活动正式启动。 省政协主席马中平致辞,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陈福今介绍蜀道文化线路保护与“申遗”活动情况。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卞晋平、毛福民、陈光林、周国富,全国政协常委程世峨,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文物局局...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