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捞起,云开了结局,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这是周杰伦那脍炙人口的《青花瓷》,短短几句就道出了青花瓷那无尽的韵味。而如今收藏青花瓷也成为了收藏界的一大热门。鉴定青花瓷器应从胎、釉、造型、纹饰、绘画风格、青料的呈色、工艺以及书写款识等几方面入手,分析、了解它的时代特征和发展趋势,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如果您能懂得怎样鉴定青花瓷器便能从收藏中获得极大的乐趣,也能...
款识是书写在青花瓷器上的文字资料。记载着器物的制作时代、地点、作者姓名或作坊牌号、定制者的姓名、堂名、画押记号等。青花瓷款识因属于釉下彩,一般与器物制作时代相同,很难后加款。所以,青花瓷款识的时代风格是鉴定器物真伪的重要依据。 从元代起出现青花瓷器款识,但目前所见者极少,仅有江西丰城县出土的“元后至元戊寅六月”铭青花釉里红四灵盖罐和楼阁式瓷仓;江西景德镇陶瓷馆收藏的“戊子年”青花缠枝灵芝纹...
雍正青花瓷有多种色调同时并存,有的发色浅淡而深沉,略有晕散;有的发色灰暗,但呈色稳定,色泽深浅不一;有的发色青翠,色调鲜艳而稳定;有的发色晕散,仿明宣德青花色调。 现代仿雍正青花瓷器品种很多,常见的器型有双耳瓶、双耳扁瓶。但青花颜色不如雍正青花厚重,雍正青花略有晕散,而仿品没有。另外,雍正青花釉面多呈橘皮纹状,而仿品没有这一特征。这是区别雍正青花真伪的重要标志。而雍正青花瓷仿明宣德器从款识...
青花釉里红,俗称“青花加紫”,是在青花间用釉里红加绘纹饰的一种瓷器装饰手法。青花,是指用青花料描绘图案花纹,然后施透明釉,在以1300C左右的高温一次烧成的釉下彩。釉里红,是指用铜的氧化物(铜花)为着色剂配制的彩料,在坯体上(或先施以青白釉的坯胎土)描绘纹样,再盖一层青白釉,然后装匣入窑,经1250C——1280C的强还原焰气氛,使高价铜还原成低价铜,呈现娇妍而沉着的红色花纹。 青花釉里红...
康熙青花瓷是中国青花史上的最高峰,无论官窑还是民窑都留了大量精品。因其造型多样,青花发色翠丽,一直为世人所瞩目,但市场上也出现了大量的赝品,所以对于收藏者而言,在投资时一定要注意。 清康熙 景德镇窑青花吕布戏貂禅大盘 真器特点 清康熙青花瓷器的器型古拙大方,凝重质朴,浑厚与秀丽并存。青花瓷胎体早期厚重,中后期逐渐变薄;胎质细腻致密,胎土有“糯米汁”,“似玉”之称。康熙青花早期...
天启青花瓷器型大多欠规整。胎体一般粗糙,但小件器物仍很精细,有万历遗风。而崇祯青花瓷器型不规整的现象比较普遍,一般胎体厚重,修足粗糙,底足常有跳刀痕和刮削痕,并且多粘砂。但也有一些精品瓷器制作规整,呈现出清初的某些特征。 ◆天启青花瓷 器足多不施釉,为白砂底,可见跳刀痕,并粘有砂粒。釉质多稀薄,釉面的光亮程度明显减弱,其中豪放夸张的减笔写意画与万历时华丽繁缛的风格形成鲜明对比。青花...
隆庆(1567——1572)仅存六年。其间政局不稳,社会动荡不安,生产低落。因而瓷器生产的规模也急剧缩小,产品的数量和品种都有所下降。但是此时并非毫无建树,从遗存的传世收藏品来看,此时的青花瓷的制作技艺更加精细,要胜嘉靖青花一筹。 明嘉庆·青花爵禄封侯菱花口碟 器型 隆庆青花瓷的器型比前期更为规整,以小件器物为主,大器少见。器型有所创新,如提梁壶、方胜式盒等。主要器型有提梁壶、...
大英博物馆藏的元青花龙纹象耳瓶 康熙青花开光山水人物图盖罐 湖南省博物馆藏有一件康熙青花山水人物图凤尾尊,高44.9厘米,口径22.6厘米,底径14.2厘米,造型优美,大口外撇,筒状长颈,溜肩鼓腹,胫部内收,足底外倾,二层台圈足,白釉底上青花双圈。胎质坚硬,胎体厚重,青花呈色灰蓝,釉质莹润光亮、白中闪青,器身描绘寻访高士和高士寄情于山水的画面。其独特的价值在于腹部有题记,注明了准确的...
据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所藏有“天文年制”款的景德镇白瓷和红绿彩,可以证实,日本在景德镇早有专门定制瓷器的传统。日本现存有一批明天启、崇祯及清初景德镇制作的青花瓷,有各种茶具、餐具、香盒、碗及扇形、提篮形等各种日用器皿,器形和图案纹饰都具有日本异域风格。其中部分有“五良大甫吴祥瑞造”款,制作极为精良,在日本被称作“祥瑞”,为瓷中上品,“染付”为中品,“吴须”为下品。 “祥瑞瓷”实指日本学术界对...
明早期青花麒麟纹仿品在市面上很常见,甚至在中众多拍卖会上都偶有所见,业内专家认为“多观真品,弄清特点”——明早期青花麒麟纹仿品的鉴别并不难,那么该如何鉴别真假呢? 青花麒麟望月盘 口径:37.2cm 底径:18cm 通高:8.6cm 明代早期的青花瓷器麒麟图案应用较为广泛,尤以明代初期民窑青花瓷上的形象最为丰富生动。明永乐与宣德时期的大罐、盘、碟等瓷器上,常见形态多姿、粗细各异的麒...
凡仿品有两种:一种是旧仿品,另一种是新仿品。旧仿品怎么说还是一种文物,而新仿品就是新瓷器了。现在我们就从一下几点来谈一下如何排除景德镇现代仿品青花瓷。 一谈胎。分碎土、制泥、制坯、修坯和烧制5个方面。古青花瓷碎土用的是手工,然后水洗自然沉淀,胎料不粗不细。现代青花瓷多用机械碎土,胎料过细。以人工方法碎土,胎料又过粗。古代青花制坯、修坯皆用人工,是一种变速运动。现代制青花瓷用电动工具,是一种...
元 造型:器物造型的线条古朴、自然、构图圆弧中带柔,大件器物为主。 胎质:胎较粗松,带生烧味,含沙粒直至明代早期,胎体厚重,在圈足上能见枇杷红(即窑红) 底釉:影青(透明度较好)卵白或曰枢府(较浑浊)。 纹饰:运笔粗矿,自然潇洒。以大笔写意的花卉、人物为主,生活气息较浓。 青料:国产土青,进口青料 烧制工艺:砂底几乎都有窑红、铁锈斑块、粘砂。琢器多有...
五、纹饰。元青花的纹饰是有时代特征的,例如料无水分,一笔点画;布局繁满,层次较多;竹叶向上,焦叶实心;龙身如蛇,龙爪如廉;回纹单画,树梢出刺;仰覆莲瓣互不相连,三道如意开光等等。这些特征在有关元青花的名著如叶佩兰的《元代瓷器》,朱裕平的《元代青花瓷》中均有叙述。 元青花的低档仿品的纹饰一般都是画技低劣,照猫画虎,有的甚至东拼西凑,不伦不类。例如,把明代弘治莲瓣边饰和清代龙画在仿元青花器物上...
需要注意的是,明清官窑透明釉器因为釉质纯净,烧窑技艺精湛,对窑温的控制稳定均衡,所以很多产品的釉中气泡也较小、较密,但仔细观察分辨,仍可找出同气窑效果之间的微妙差异。 有人认为釉中气泡对鉴定工作没有作用,笔者不敢苟同。世界上任何想象都同一定的本质相联系。瓷釉中气泡是一种客观存在,它的形成和分布变化一定有其物理的、化学的原因。不同时代的不同原料、配方、烧制工艺必然会在瓷器上有所反映,包括从釉...
近几年来古瓷收藏界的元青花热持续升温,国内市场上和收藏家手中的“元青花”成百上千甚至数以万计的出现,真假争论搅的许多古瓷爱好者一头雾水。随着2005年7月12日伦敦佳士得拍卖会上一声槌响,价值约2.67亿人民币(按当地当时汇率牌价折算)的“鬼谷子下山”图元青花大罐被美国华尔街企业家夺得,宣告了所谓“中国民间收藏的元青花数量超过国外博物馆馆藏之和”这种臆想理论的可笑,也宣告了国内外某些拥有几十,几百...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