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徐州博物馆编著的《汉代陵墓考古与汉文化》,最近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其中就介绍了扬州地区汉代土墩墓葬的相关信息。 《汉代陵墓考古与汉文化》系中国考古学会秦汉考古委员会文集,从不同角度着重介绍汉代陵墓考古的发现与研究,对很多方面进行了专业细致的探讨,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对于我们认识与研究汉代陵墓和汉代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考古学资料。 汉代,是扬州历史上的第一...
近日,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运城市文物工作站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建设中的蒙华铁路沿线临猗县和盐湖区的三处古代遗存点进行考古发掘时,发现了临猗县铁匠营汉代墓地清理出的砖砌仿木结构斗拱实物,这在全国汉代墓葬中极为罕见。 该墓地为带长斜坡墓道的前、后室砖室墓,墓内放置两棺,出土若干釉陶类随葬品。该墓的重要发现是在甬道内两壁上有以灰砖垒砌的斗拱。立柱上承栌斗,斗上左右出横栱,为“一斗两升”形式,每个横...
安徽省天长市安乐镇常庄村纪庄组19号汉墓共出土文物119件,其中包括8件陶器,34枚木牍等。随葬器物铭文和木牍上都没有明确的纪年。汉代考古发掘表明,汉墓的随葬品中陶器占大多数。这些陶器种类繁多,器形复杂多变,极具时代特征。因此,在墓葬本身缺乏明确纪年材料的情况下,通过陶器类型演变规律中该墓葬陶器所处位置,可推断该墓葬的相对年代。 对纪庄汉墓出土陶器进行类型学分析,首先必须明确这批陶器的文化与...
涪陵古坟坝遗址考古中,考古人员发现的“军假侯印”。(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供图) 你听说过古代的“军假侯印”吗?日前,从涪陵古坟坝遗址考古中,考古人员发现一枚“军假侯印”铜印章。专家称,这是我市首次在墓葬中发掘的汉代军中官印,在本次可移动文物普查中,它也将被晋级,拥有自己专属的“身份证”。 这枚“军假侯印”铜印章暗藏哪些玄机?其所在墓冢的主人身份又有哪些蛛丝马迹可寻?近日,本报记者前往市文化...
在新近开馆的成都博物馆,出土于成都老官山汉墓的蜀锦提花机模型、人体经穴漆木俑、医简等文物,是该馆的明星展品。 经过3年多时间,老官山汉墓医简的校释工作已近完成。整理者将推出一部校释,也将完成一部向大众介绍这批珍贵医简的普及性读物。这批成果发表后,学界围绕其展开的讨论可能再次升温,甚至有望改写和弥补中医学史。 老官山考古现惊奇发现 老官山汉墓被发现于成都市金牛区天回镇土...
画像砖上的人物,除了武士,还有两种形象,分别为戴冠的士人和戴头巾的平民。冠和巾的区别是冠有长长的冠缨和结缨后垂在下巴底下的垂緌,巾则没有。古代礼制规定, 只有士以上的成年男子才有资格戴冠,平民只能戴头巾,据此我们可以判别砖上人物的身份。 这块画像砖上最左边和最右边的两人头上戴的是冠,中间两人头上戴的是巾。 画像砖上的人物,除了武士,还有两种形象,(分别为戴冠的士人和戴头巾的平民...
最大的一座墓葬的全景 铜胎漆盘 出土的漆器 记者昨从我市考古部门获悉,江苏宿扬高速公路发现汉墓群,出土了玉器、漆器、铜器、釉陶器等各类文物800余件,其中包括今年1月本报曾报道的扬州出土保存较好的铜胎漆盘,非常罕见,为研究扬州漆器的发展历程提供了新资料。同时,也再次佐证了胡场附近是扬州汉墓集中区域。 胡场汉墓群发掘结束 35座墓出土800余件文物 ...
2015年8月,位于邗江区西湖镇胡场村魏庄组发现汉墓群。此后至12月,由南京博物院、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其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近日,该考古项目具体情况报告出炉,在此汉墓群共发掘汉代土坑墓35座、汉代陪葬坑4座、唐代砖室墓1座,出土漆器、釉陶器、灰陶器、铜器、铁器等各类文物800余件(套),出土的面罩为汉代扬州地区漆器增添了新资料。 墓葬:年代从汉代跨越至唐代 ...
近日,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运城市文物工作站组成联合考古队,对正在建设中的蒙华铁路沿线临猗和盐湖区的三处古代遗存点进行考古发掘,其中,临猗县铁匠营汉代墓地清理出的砖砌仿木结构斗拱实物,在全国汉代墓葬中极为罕见。 该墓地为带长斜坡墓道的前、后室砖室墓,墓内放置两棺,出土若干釉陶类随葬品。该墓重要发现,是在甬道内两壁上有以灰砖垒砌的斗拱。立柱上承栌斗,斗上左右出横栱,为“一斗两升”形式,每个横栱...
【摘要】雅安芦山东汉晚期墓中出土一件红砂石摇钱树座,其整体作山形,四周满布高浮雕,为目前所见浮雕画像最多、内容最为丰富、雕刻最为精美的摇钱树座。其上画像大致分为三层:底层主要为古代故事,可识者有“季札挂剑”、“力士椎秦”、“高祖斩蛇”等;中层以天门和西王母(以半开门和玉女暗示)为主,还有一幅与神仙思想有关的“刺猿”画像;上层为突出平台与仙人六博。文献中记载的昆仑山正好为三层,其最上一层“悬圃”便是...
2016年5月31日下午,汉阳陵博物馆特邀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工作队队长刘振东做《西汉墓葬等级制度概论》学术讲座,汉阳陵博物馆副馆长张云及陈列保管部、宣教部等部分职工参加了此次讲座。 刘振东有着多年的考古工作经验,对古代墓葬制度和形制的发展、演变有着深刻的认识,他认为墓葬的研究涉及面极广,与社会科学和自然的许多科学史关系密切,但作为古代社会礼仪制度的一部分,墓葬制度、亦即丧葬礼制...
滨河新区203省道在拓宽改造过程中,文物保护部门对横城汉墓群进行抢救性挖掘,据文物保护工作人员介绍,墓室内发现陶罐、铜镜、漆盒、陶盆等文物,墓室的建制反映出中原文化在汉朝就已经影响宁夏。 由于滨河新区203省道拓宽改造需要从5月26日开始,文物保护部门对此区域的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部分文物在5月31日出土。 古墓距今已有2000多年 该墓早在上世纪80年代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时就发...
昨日下午,花样年华业主郑先生来电称,小区北侧紧邻扬子江北路有一个土包,是一座汉墓,属市级文保单位,上面原本植被较密,如今土包外围竟被人开挖种菜。 市民反映 汉墓外围被开挖种菜 郑先生介绍,这个土包位于扬子江北路和朱塘路交叉口东北侧,最高处至少有两层楼高,上面植被茂密,平时很少有人上去。一次他在小区附近散步,看到有人在土包边转悠,说是文物普查,后询问得知,这个土包竟然是...
挖出的汉墓和陶罐。方龙 摄 前几天,在南京六合区方州广场附近一工地,开挖掘机的师傅在挖土作业时,突然发现挖斗“格登”震动了一下,他赶忙关掉机器,打开车窗下去察看,这一看吓了一大跳,只见挖斗里横着几块棺木,开挖掘机的师傅立即停止作业并赶忙报警,民警赶到后对现场进行了暂时封锁。昨天下午,考古人员到场进行了保护性挖掘。 当地马鞍机场派出所民警赶到现场后不久,挖掘机已经停止作业,并停至现场2...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