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古谚有云:“扬州胭脂苏州花,常州梳篦第一家”。2008年,常州梳篦工艺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探寻这一古老的民族手工艺文化,近日,淮阴工学院生化学院“弘扬传统文化,探寻民间手工艺的变迁”暑期社会实践之常州小分队来到常州梳篦博物馆,近距离接触了梳篦这一民间手工艺术,并与民间艺术家面对面交流。 学生现场记录。淮阴工学院生化学院供图 “常州梳篦之所以成为‘乡土奇葩’,是与梳篦工...
为庆祝第九个文化遗产日,让更多的市民通过实际行动参与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和申报进程中来,6月13日上午,在市文明办、市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由市文物保护管理中心牵头,联合各辖市区有关部门成立常州市文物保护志愿者联盟,开展相关文物保护工作。 据了解,常州全市目前所公布的不可移动文物1677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共有323个,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个,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45个。常州市...
被拆除的古建筑。 位于常州市天宁区雕庄街道的胡氏宗祠是常州的文物普查点。在常州市天宁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时候,胡氏宗祠就在普查名录上,这所保存完好的清代老房子,被列入保护范围。然而4日早晨7点,这处三间的老房子中间的一间的屋顶却被拆掉了。 街道称没有安排人去拆 拆房人是拆迁公司的 4日上午,记者来到了位于雕庄街道的胡氏宗祠,让人无比痛心的是,被胡氏后人们一直妥善看护着的胡氏宗祠,就这样被...
昨天,市民张先生向记者反映,戚墅堰区潞城街道的圆觉庵老房搬迁重建后,村民发现一块清代建桥碑刻,已有120余年历史,经有关文物专家考证,该碑刻上文字信息丰富,文物价值颇高。 该碑刻名为《重建漳明桥碑》。 漳明桥是一座大型石板桥,长20米、宽2.5米,原位于潞城街道前韩区与北庄交界处的丁塘港,1982年倒塌,后在原址改建了水泥桥。重建漳明桥碑光绪15年立,高2.13米、宽1.15米、厚0.13米,...
今年5月18日是第38个国际博物馆日,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专程来我市调研文物保护工作。市委书记阎立、副书记戴源陪同调研。 18日、19日在常期间,励小捷考察了我市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淹城遗址、焦溪古村等,对我市文化遗产的保护成果表示肯定,同时,对我市在文物保护方面的各项努力和措施表示高度赞赏。 励小捷同时指出,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各级地方政府切实承担起责任,需要全社会...
4月29上午,常州博物馆为“2014年全国科技活动周”特别推出专题临展——“蝶舞蹁跹——名蝶精粹与蝶文化展”,该展览由常州博物馆与常州少儿自然博物馆共同举办,展期为2014年4月29至5月30日。 本次展览通过“蝴蝶的生物学特性”,“世界名蝶鉴赏”,“多姿多彩的蝴蝶文化”三个主题,为公众展示蝶之态、蝶之美、蝶之意。市民可以观赏到不少蝴蝶精品,如巴西国蝶——欢乐女神蝶,马来西亚国蝶——翠叶红...
陈汉卿,曾是常州市新北区春江镇的一名村会计,由于热爱收藏,33年来他收藏了从明代至上世纪90年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教、土地、中医等历史文献资料12000多张。最近,他创办了新北区第一家民办博物馆:春江博物馆,展出了6000多张文史资料,其中不少记录了老常州的生活历史。 北直街一套民房 1945年卖了法币80万 陈汉卿创办的春江博物馆位于常州市新北区百丈中心小学科技楼的三...
16日下午,常州博物馆志愿者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暨2013年度志愿者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在常州博物馆召开。大会审议并通过了《常州博物馆志愿者章程》和《常州博物馆志愿者管理细则》,并选举产生了11人组成的常州博物馆志愿者工作委员会。 常州博物馆志愿者团队成立于2008年4月,经过6年的发展,社会影响力日益扩大。到2013年底,常州博物馆志愿者团队累计注册志愿者416名,形成了由大学生、龙城小小讲解...
调犟牛是武进前黄镇杨桥村古老的民俗表演,是常州市非遗。过去,它只在常武地区演出,今年春节期间,它将在央视的一档春节文艺节目里播出。 “我小时候,每次农闲,大人们都会给我们讲‘犟牛’的故事,但始终没有人真真正正‘调’过一次。所以我们几个小鬼就开始琢磨,放学了跑到田里去看牛怎么喝水、吃草、耕田,一个个动作模仿,渐渐就把这门手艺捡起来了。”79岁的翁金焕说,目前的调犟牛表演加了许多新动作:出圈、吃...
常州地下文物遗存丰富,如何协调好“城市建设”与“文物保护”,不让地下文物遭到破坏,一直是个难题。昨天,现代快报记者从常州市文广新局获悉,日前《常州市地下文物保护办》(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出台,这是常州首次制定专门的办法来保护地下文化遗产。文件首次划定了常州5.51平方公里的历史城区,今后历史城区范围内1万平米、范围外5万平米以上的建设工程,必须实施...
昨天中午,劳动东路东城明居附近的明晚期墓葬群出土一块2米多高的石碑。昨天下午,在石碑出土处北面,又出土一个宋代的韩瓶。考古人员表示,此处的宋墓已被破坏。 昨天中午12点,记者赶到现场,石碑出土的地方位于9月中旬发现的晚明代墓葬群南面(本报9月17日曾作报道)。记者看到,石碑有2米多高,躺在半米多深的坑内,已经断成两截。在土坑边,有一只大石龟,背部朝下。 工地工人告诉记者,石碑是在上午10点发现...
26日上午,“心雄万夫手写千秋—谢伯子九秩画展”在常州博物馆隆重开幕。 作为一名常州本土画家,此次画展展出了谢老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百余件。值得一提的是,26日开幕式现场,谢老还向常州博物馆捐赠了三幅书画。 据悉,画展将一直持续到10月20日,有兴趣的市民朋友不妨去欣赏一番。马晓波 张敏 谢伯子,1923年5月出生在江苏常州,名宝树,为词人谢玉...
方国强 梳篦俗称木梳、篦箕,在中国当属常州制作的最为出名。已有1500多年历史的常州梳篦在2008年入选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制作技艺是否繁复? 常州梳篦声名之盛,在于选材讲究严格,工艺独特,制作精良。如木梳,选用上百年的黄杨、石楠木、枣木,经过28道工序精制而成;篦箕则选用壮竹和上等胶漆、骨料,经过72道繁杂的工序精制而成。常州梳篦的国家级传承人金松群,也是常州梳篦厂有限公司董...
2013年8月7日至9日,由江苏省考古学会、江苏常州博物馆联合主办的常州新岗遗址学术研讨会在江苏省常州市召开。来自南京博物院、上海博物馆、浙江省考古研究所、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以及苏州、无锡、镇江、盐城、徐州等地的二十余位考古界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江苏省文物局刘谨胜副局长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 新岗遗址是常州市境内一处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遗址于上世纪70年代发现,2002-2009年间,南京博物...
距第一次正式发掘10周年之际,江苏省考古学会、常州博物馆联合主办《承启有序——常州新岗遗址崧泽文化特展》,8月8日开始面向大众展出,帮助广大市民了解常州史前的灿烂文明。同期,常州博物馆还举办常州新岗遗址学术研讨会,邀请了上海、江苏等地考古领域专家展开讨论,扩大新岗遗址的影响力。 此次展出了包括石器、陶器、骨角器、玉器等在内的出土文物100余件(套),较为客观地反映了5...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