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吴起文物普查一分队,复查了一处大型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遗址范围广大,遗存现象丰富,历年出土器物种类繁多,特别是曾出土玉器数十件,是一处规格、等级较高、罕见的新石器时代大型聚落遗址。遗址位于一条呈南北走向的山梁上,地势中间高两边低,东西山坡及山梁均为遗址范围,面积约56万平方米。因历年平整土地,对遗址破坏极其严重,地表散落遗物较多。调查时发现残存房屋遗址一处,墓葬一处。陶器以泥质红陶为主,夹砂...
丹阳葛城、神墩遗址经过一年多的考古发掘,目前已取得重大成果。在10月12日召开的专家论证会上,江苏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研究员以及来自江苏省文物局、南京博物院、南京大学等单位的12位专家,在实地勘察现场并听取考古工作报告后,经过论证,一致认为:丹阳葛城遗址是迄今为止江苏境内发现的,时代最早、延续时间最长、保持较为完好、内涵极为丰富的吴国古城,其时代贯穿整个吴国历史,对于江苏商周时代考...
余杭灯笼山遗址发现的良渚玉器。 10月13日,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临平灯笼山遗址出土良渚文化中期的玉璜、玉镯、玉玦等器物。这一发现为研究良渚文化时期临平山北部地区的聚落分布、文化面貌、墓地等级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此次考古发掘工作是配合杭州市余杭经济开发区开发建设而进行的,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余杭博物馆联合对余杭经济开发区进行考古勘探、调查。2008年9月10日,考古调查...
2003年,在大同操场平城遗址上发现的北魏大型皇家建筑遗址引起了海内外考古界的关注。 从2007年起,延续两年的大同操场平城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又有重大发现。经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张庆捷等专家断定,这次在平城遗址上再次发现的两座高规格的北魏建筑遗址和北魏粮窖遗址,充分证明,这里就是北魏皇宫的所在地。 新发现的粮窖遗址位于北魏大型皇家建筑遗址东北150米处,夯土台基上分布有50多个柱础石和5个圆缸形粮...
圆明园管理处昨日消息,从即日起,西洋楼遗址内的大水法景区已经拉上警戒线,禁止游人攀爬遗址。据了解,在西洋楼工程整修完成后,该区域将设一条专供游人参观的通道。 拉警戒线不影响参观照相 昨日,在圆明园西洋楼大水法景区前,工作人员用警戒线将遗址围绕起来,同时在周边设立写有“爱护文物,人人有责,请勿攀爬,乱刻乱画”的提示牌。 圆明园管理处有关负责人表示,西洋楼景区是圆明园的象...
10月8日,巢湖市人民路商业步行街改造工程南端惊现数万平方米古遗址,目前已得到该市文物管理所考古人员确认。这一古遗址的发现,为研究巢城的历史沿革及位置演变提供了详实的考古依据。 国庆黄金周期间,人民路商业步行街改造工程施工人员在桩基施工中发现,在该市原人民剧场位置附近,离原地面约五六米深处有几块体积较大的棺木,认为该处可能有古墓,遂与市文物管理部门取得联系。市文物管理所考古人员当即赶到现场勘察,...
1982年4月18日,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在突尼斯举办科学研讨会,同期在哈马马特召开的执行局会议上,有代表首次提出建立国际古迹遗址日,并在每年的这一天举办全球性的庆祝活动。这一建议经执行委员会讨论后通过,并于次年11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2届大会上得到批准。大会在一项决议中号召各成员国倡导并推行“4·18国际古迹遗址日”。 此后不久,在欧洲委员会的组织下,...
贝丘遗址是我国先秦时期重要的人类生活居址,其产生与全新世以来气候变暖、自然资源丰富多样密切相关,当时的人们以贝类为主要食物并定居从而形成贝丘遗址的聚落形态。但是导致贝丘遗址消失的原因除环境因素外,还不得不考虑人类活动的影响。蔡保全先生在《从贝丘遗址看福建先民的居住环境与资源开发》(厦门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一文中对福建贝丘遗址的消亡原因的探讨,笔者认为尚有商榷余地。 某地贝丘遗址的消亡,...
位于青龙县祖山的铁瓦乌龙殿遗址,保留着碑额、赑屃等遗物,曾有专家认为它是一处皇家建筑。近日,经我国著名古文字古碑文鉴定、辽金史研究专家伊葆力初步研究认定,它是一处千年古刹。 铁瓦乌龙殿遗址位于祖山风景区东侧,现存三个大殿遗址及盘龙碑额、塔林遗址和两个大型赑屃,面积约2000平方米。其遗址上的盘龙碑额长约1.5米,高约1米,两条盘龙栩栩如生,碑阴、碑阳上的文字均为“无宾主道院碑R...
相关图片 9月5日,“人民·历史——20世纪中国美术研究展”在老美院美术馆拉开了帷幕。本次展览以历史为线索,以20世纪中国美术中的人本主义为主线,由民国美术、新中国成立后的“毛泽东时代美术”和新时期美术三个专题组成。展览中大量的历史和美术史文献以及徐悲鸿、滑田友、彦涵等先生的经典作品生动地展示了中国艺术家在动荡年代中对现实、对人民的关注。...
金沙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玉器,具有极高的文化内涵。它对我们了解古代蜀人的宗教信仰、精神崇尚、审美情趣、风俗习惯,以及古蜀王国的统治状况和社会生活情形,都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本文重点介绍两件青黄玉琮,与广大同好共赏: 一件青玉琮,通高22.26厘米,重1358克,这是一件典型的良渚文化玉琮。其造型外方内圆,上大下小,中间为穿孔,外观呈长方柱体,上下两端为射,琮壁四面中间有竖槽,又有九条细小的横槽将...
9月22日晚以来,绵阳市部分县市区连续遭受大到暴雨袭击。其中,位于北川县城老城区边缘的王家岩大山等山体严重垮塌,造成的泥石流将北川县城老城区“5.12”地震废墟遗址严重淹没。同时,市境内连续多日的降雨还使北川县唐家山堰塞湖水位上升,河水上涨,洪水还有可能对北川县城新城区“5.12”地震废墟遗址造成破坏。 被泥石流淹没的北川老县城地震废墟遗址...
9月29日上午,马来西亚团结、艺术文化与文物部副部长邓文村一行5人在国家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参赞秦裕森的陪同下到周口店遗址参观。遗址博物馆副馆长董翠平接待并陪同参观。 邓文村副部长一行饶有兴趣地参观了博物馆、山顶洞、第15地点、猿人洞等化石地点,详细听取了讲解员的介绍,参与了魔法卡片,观看了以北京猿人和山顶洞人生活为题材的科教片,并在留言薄上签字及在遗址博物馆前合影留念。 遗址博物馆对邓文村副...
来自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文物站的消息,日前,考古人员在该市磴口县沙金苏木境内发现大规模汉代砖窑遗址。 据了解,这片遗址由3座汉代砖窑遗址组成,每个遗址相隔50米,呈三角形分布。每个砖窑遗址高2米,总占地30多平方米。经历了2000多年的风雨侵蚀,遗址已经被沙土掩埋,但据专家分析察看,期间并没有遭到人为破坏。遗址中发掘出花纹汉砖、布纹汉砖、素面青砖等十多个汉代特有的砖窑品种。 据考古人员介绍,...
近日,瑞安市文物普查队在塘下镇鲍田新坊村开展野外调查登记,新发现一处新石器晚期的人类活动古遗址。 瓦背山遗址,位于塘下镇鲍田新坊村凤凰山最西端的瓦背山山坪,根据采集标本来看,应属新石器晚期的遗址。瓦背山东西走向,北临离坑团山,西接七星墩,山坪南北宽25米,东西长50米,分布面积约1000多平方米。堆积层较薄。在山坪上采集到标本若干件,有拍印编织纹和方格纹陶片,和残缺石锛一件,山坪上陶片较多,但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