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日前,平湖市普查办邀请省普查办业务指导对普查中新发现的遗址进行踏勘钻探。先后对黄姑镇镇的窑墩遗址、田畈窑墩遗址、坟浜遗址;曹桥街道的牛墩坟遗址、陆家坟遗址、岳薜滩遗址;新埭镇的坍牌楼遗址等,进行了实地踏勘和钻探,明确了新发现遗址的文化层堆积、相对年代、分布范围、地理位置等,为普查工作汇总、填写“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提供了更为准确的数据资料。 同时,对已知...
为弘扬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史前文化,充分展示周口店遗址发现、发掘历史和在人类演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丰富香港市民生活,带给香港市民更多精神享受,促进京港两地的文化交流与合作。由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政府、香港文汇报主办,周口店遗址博物馆、香港文汇报北京办事处承办的主题为“北京人”走进香江—周口店遗址图片展,将于2008年11月19日—— 11月27日,在香港历史博物馆中环大会堂举办。...
日前,经省政府批准,邯郸市政府发出通告,投资100万元,历经5年实地勘探、发掘、考察,在国家权威部门的帮助下,我省第二部、邯郸市第一部大遗址保护规划———《邺城遗址保护规划》正式面世。 六朝故都邺城位于临漳县境内西南部,横跨漳河两岸,占地20平方公里,涉及15个自然村庄。据史料记载,春秋时期(公元前685年-643年),齐桓公始筑邺,邺城是山东到西北、中原到幽燕的咽喉之地。西门豹投巫治邺,曹操筑...
记者今日从山西省文物局获悉,闻喜文物普查队在冰池村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遗址,其年代距今约四千余年,正处于古史流传的尧、舜、禹时期,这为后稷被弃于此地的传说提供了十分有力的旁证。 据介绍,该遗址是继前不久新发现神柏乡史家坡和下庄两处龙山文化遗址之后的又一新发现。遗址位于冰池村北约一百米处的庙沟边多级台地上。南、北、东三边临沟,西部较高。南北长约三百米,东西宽约两百五十米,文化层厚约一至一至一...
重庆教育学院地质、洞穴专家朱顺知教授十七日向记者透露,他日前在重庆酉阳县城附近腾龙洞考察时发现一处“疑似”太平军军火库遗址。 朱顺知告诉记者,十一月初他跟随洞穴地质科考组前往酉阳县考察,在腾龙洞内见到近百个熬制硝盐造火药的古灶,灶坑上还有许多烟熏的痕迹,地面散落着一些古代瓷器和人骨。 据《酉阳县志》记载,清末时太平军将领石达开率军攻克酉阳县龚滩镇后,为进军四川,曾在当地...
日前,邯郸赵王城遗址勘察与发掘取得了新的收获:确认了赵王城的环城城壕系统,尤其是在南垣以南1000米处发现了城南的外围城壕系统,此种形式的城壕布局,为目前东周城市考古发现的孤例。 赵王城,一般认为是战国时期邯郸城的宫城。2007年至2008年,在南水北调中线建设工程的文物保护工作中,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对赵王城西南1500米处的郑家岗遗址进行了大面积的发掘。 此次勘察发掘发现,赵王城建有完整的壕沟...
咸阳市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曾是秦王朝的都城和西周、西汉、北周、隋、唐等王朝的京畿之地,因其历史上长期处于中国古代盛世王朝的政治中心区域,遗存有大量秦、汉、唐时期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中以秦咸阳城遗址、汉甘泉宫遗址等秦汉时期的都城、宫殿遗址和汉唐帝王陵墓为代表的大遗址最为典型,具有数量多、面积大、分布广、等级高、品位佳的特点。根据考古调查和文献记载,自西周至唐末,分布在咸阳境内的历代帝王陵墓共有20多座...
邯郸赵王城遗址勘察与发掘取得了新的收获:确认了赵王城的环城城壕系统,尤其是在南垣以南1000米处发现了城南的外围城壕系统,此种形式的城壕布局,为目前东周城市考古发现的孤例。 赵邯郸故城是战国至汉代赵国的都城遗址,全城包括赵王城和大北城两部分。关于赵王城的性质,一般认为是战国时期邯郸城的宫城。2007年至2008年,在南水北调中线建设工程的文物保护工作中,受省文物局的委托,省文物研究所对赵王城西南...
专家称这把90厘米长的铁剑可能是汉代一位退职武将或隐居剑客的佩剑 现场出土的一口井 考古人员在研究铁剑 记者昨天获悉,为配合胶州日照天然气管道铺设,在10月底由山东考古研究所对胶南市珠海街道办祝家庄汉代遗址的挖掘又有突破性进展,11月11日上午,该遗址出土一把90厘米长的铁剑,专家称这把已经2000多岁的铁剑可能是当时一位退职武将或隐居剑客的佩剑,该剑个头之大,保存之...
部分古陶片 古城墙的横断面 在距离武汉市黄陂区城关镇约10公里处,我省考古队员近期发掘出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初步判断可能是一座4300年前的古城遗址。昨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王红星等专家赶赴黄陂考察。 今年9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刘辉率队在黄陂铁路沿线开展抢救性文物发掘时,在祁家湾镇张西湾村一处台地上,发现有古城迹象。经过两个月挖掘,果然发现明显的城垣堆积,城垣边还有落差明显的城壕遗迹...
昨天,省、市两级的考古专家对南湖区新丰镇姚家村的遗址进行抢救性挖掘。记者赵颖硕摄 挖下去,一厘米、一厘米,我们渐渐接近历史。连续的阴雨结束了,天终于放晴,姚家村遗址的挖掘工作也开始进入实质性阶段。昨天,考古人员在遗址上先布了4个探方,随后,16名工人在专家的指导下开始挖土。记者从考古队了解到,今天4个探方基本会有轮廓出现,五六天后,考古人员有可能在这4个探方里看到文化层。 昨天开始布方挖土 ...
赵局长接受采访 11月3日至6日,由新华社、《光明日报》等中央新闻媒体和《中国文物报》、《瞭望东方周刊》杂志组成的新闻媒体采访团赴陕,专题采访报道以唐大明宫遗址为重点的陕西大遗址保护工作。 10月21日,国家文物局、陕西省政府在西安举办了“大遗址保护高峰论坛”,来自成都、杭州、郑州、洛阳、无锡等11个城市的书记(市长)和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局的代表及文化遗产保护专...
近日,考古人员在吴起县薛岔乡普查时,发现一处北宋末年所建城寨遗址。据考证,该城寨遗址应为北宋建立的一处军事基地,用来防御西夏的侵扰。这处城址的发现对于研究北宋时期军事分布和军事防御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据介绍,这处遗址依山势堑山为城,平面略呈三角形,面积约160000平方米,为坡地。城墙大部分已毁,仅有东城墙北侧残存长90米,宽1.2米,内高2米,外高4米夯筑墙体;夯层厚4~10厘米,夯窝直...
图为中水汉墓群遗址。 曾被列为“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如今遭不法分子盗掘,专家呼吁保护威宁中水文化遗存 近日,省旅游经济研究所专家到威宁自治县中水镇的中水汉墓群进行乡村旅游规划考察时,对当地的中水汉墓群、鸡公山遗址、红营盘墓地等古文化遗存进行了考察,有关专家和当地政府都呼吁,尽快保护这些文化遗存。 据了解,中水汉墓群位于乌蒙山中段前河和后河之间的一个大河湾中,距县城1...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