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4日,济南灵岩寺殿房遗址考古发掘公布了初步成果。建筑身份的疑问逐渐解开,又出现新的谜团。此前,由省考古研究所、济南市考古研究所、灵岩寺管委会、长清区文物管理所组成的灵岩寺联合考古队,已经在灵岩寺五花阁东侧进行了近20天的考古发掘。 下层建筑是佛家殿堂 发掘区被一条游山步道分成东西两区域。东面区域历史上曾经3次修建过房屋,由上向下分别发现有清晚期、清代以及更早时期的建筑遗址,形成上中下3层。 ...
“这是一次惊人的重大发现,这些骨头就是第四纪动物化石!”7月18日,浙江省文物考古所研究员、上山遗址文物考古队队长蒋乐平在浦江县中余乡五星村下毛洞穴试掘现场,拿着一枚原始动物化石激动地告诉笔者。 一个凉爽的洞穴 当日,笔者在浦江县中余乡五星村下毛洞口附近看到有民工把一担担石块挑到中余溪清洗。询问后,才得知是在辨认这些石块中是否存在原始石器。笔者在下毛洞穴的试掘现场发现,...
新华网乌鲁木齐7月20日电 (记者李晓玲)随着20余名武警部队官兵进入考古现场参加土方挖掘,国家考古所在新疆那拉提草原进行的首个重大考古发掘工作进度加快。 19日上午十时,驻疆某武警部队20余名官兵进入位于新疆巩乃斯河谷那拉提草原的考古发掘现场,在考古专家们的安排下,从三个作业面开始清理土方。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考古队队长巫新华博士说,通过刚刚完成的古墓1/4剖面可以看出,一号草原古...
独特的地理环境、干旱的气候条件,地表、地下保存的大量文物古迹,使得新疆成为我国文物大省区之一,尤其是在草原考古方面,新疆更是成果丰盛。 在新疆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各种考古资料种类齐全、数量众多,仅地上的文物遗存就有古城址、古烽燧、古寺庙、古碑刻、古石人、古岩画等。其中石人、岩画及鹿石(刻有鹿型图案的石柱)是新疆草原游牧民族的代表性的文物遗存。从地下文物主要是古墓葬中出土的草原游牧民族使用的各种生...
国家考古所建国以来首次在新疆伊犁地区新源县那拉提草原进行的重大考古发掘近日拉开了序幕。 位于阿吾拉勒山以南、巩乃斯河以北河谷地带的一座巨大的圆形古墓葬是这次考古发掘的首个现场。这里的草原文化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塞人、乌孙、匈奴、突厥和蒙古人都曾经在这片草原上纵马驰骋。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考古队队长巫新华博士说,考古专家迫切地需要通过对这座墓葬的发掘,解决学术界关注的有关西天山草...
天山网讯(记者李骥志摄影报道)7月16日,工作人员在考古现场工作。 7月中旬,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开始对新疆伊犁地区那拉提草原进行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重大考古发掘。但是受降雨天气影响,目前考古发掘工作时断时续。
新疆新闻网7月17日电 工人们小心地揭去覆盖在千年古墓上的草皮,开始清理墓葬四周的土方。建国以来国家考古所首次在新疆伊犁地区新源县那拉提草原进行的重大考古发掘揭开了序幕。 16日,新华社记者驱车千里赶到伊犁河谷草原考古现场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新疆伊犁那拉提草原的考古工作刚刚开始。 位于阿吾拉勒山以南、巩乃斯河以北河谷地带的一座巨大的圆形古墓葬是这次考古发掘的首个现场。 记者看到,这...
新华网乌鲁木齐7月17日电 (记者李晓玲)正在影响新疆大部分地区的降雨天气,同样光顾了伊犁河谷的草原考古工地。 连续两天连绵不停的小到中雨已经影响了正在此间进行中的草原古墓挖掘进度。建国以来国家考古所首次在新疆伊犁地区那拉提草原进行的重大考古发掘为“雨”止步,从16日13时起,考古发掘工作暂时中断,考古专家们已经撤回到距离发掘现场2公里外的新源县则克台镇。 中国社会科学...
重庆开县余家坝考古发掘工作日前全部完成,取得了重大收获。 重庆开县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介绍说,由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栾丰实率领的考古队日前完成了对重庆开县渠口镇云安村余家坝战国墓群的大面积考古发掘。此次发掘面积3000平方米,共发掘战国中晚期墓葬15座,出土战国时期青铜器、陶器、玉器、漆器等器物60件。这是对余家坝进行的最后一次考古发掘。 考古专家指出,余家坝的考古发掘,对研究巴人的生活...
7月13日一早,突然接到一个信息: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大南地区考古发掘中,首次发现了沈阳古城大南门(得胜门)的瓮城,记者立刻赶到了考古现场。考古研究所考古二队的沈彤林大致介绍了整个考古情况。 在记者眼中,已经过考古清理过的现场,可以清楚地看到大南门瓮城原来的地基部分和城墙所用的大青砖、大条石等。沈彤林说,瓮城是指围在城门外的小城,它呈半圆形,对城门起保护作用。目前发现的这个瓮城与原来老城墙的距...
新华网呼和浩特7月15日记者近日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学院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获悉,经过考古学家不懈努力,红山文化对商代玉器影响的直接证据现已被找到。 据赤峰学院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席永杰介绍,从商代出土玉器分析其形态构成、装饰风格及工艺特征,红山文化玉器至少在四个方面对商代玉器或多或少有影响: ——玉材的使用方式。商代立体动物形玉器多用子料雕刻琢磨,依玉材的形状与大小施以合适的艺术题材,这样...
曾被媒体广泛关注的南京卡子门工地“近十座六朝墓被毁”事件终于有了结果,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部经过5天考古勘探,确认该地区没有六朝家族墓地,已知的两处遗迹,分别为六朝和清代晚期之后墓葬。 据主持考古勘探的考古部副主任祁海宁介绍,施工现场只有3000平方米的山坡是地层土,可能有古墓。但根据考古经验,此处存在六朝墓群的可能性不大,理由是古代一般选择山的东面或南面下葬,取通风朝阳之势...
历时25天,行程2000多公里,由北京故宫博物院、四川考古研究院联合举行的康巴地区民族与考古考察活动,近日告一段落。昨日,参加活动的近十位考古专家返回成都并接受了记者采访。据介绍,此次考察取得重大突破,不仅发现了精美绝伦的明清壁画,他们还根据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平定两金川战图册”,找到了乾隆时期金川战役的发生地及大量清军兵器。
在南澳县乌屿与半潮礁之间海域的古沉船“南海Ⅱ号”的水下考古发掘工作有了新的进展,记者日前从汕头市文广新局获悉,目前“南海Ⅱ号”已经基本完成初步的水下考古探摸方案,已经上报省政府和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正着手对沉船周围进行抽泥工作,为下一步的发掘工作做好准备。 “南海Ⅱ号”先期出水的一百三十八件瓷器,有盘、碗、罐、碟、瓶、盖、盅...
最近,安徽省著名古陶瓷专家李广宁在池州市考古调查,发现一处唐代专烧黑陶瓷的窑址,陶瓷釉色晶莹,资质偏高。 该窑址位于贵池区涓桥镇金星村,属丘陵地带,因近村修桥铲土露出碎瓷片堆积层。从断面看,窑址堆积层最厚处有1米多。 李先生现场采集到瓷器标本有罐、瓶、钵、执壶等,釉色主要为黑釉,黑亮滋润,形体厚重,应为民间用瓷。瓶、罐类器物多为四系、小盘口,执壶均是短流、带形鋬手,这些都是唐代瓷器造型。专家认...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