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6月21日,在济源市文物工作队,众多精美的商周文物仿佛带领记者走进了远古历史。 济源市文物局副局长高明介绍,从6月10日开始,为配合济源市西部山区省道温(县)邵(原)线改造工程建设,济源市文物工作队对工程沿线进行了认真勘探,并对施工过程中挖出的一批商周墓葬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其中编号为JSSM2的墓葬成为古墓群的重中之重。 据了解,该墓葬共出土了46件(组)不同质的文物,以青铜器为主。青铜器...
埃及古文物最高管理委员会秘书长扎希·哈瓦斯23日说,考古学家在帝王谷发现了一个阿蒙神大祭司的木乃伊,具有3000年的历史。 哈瓦斯告诉埃及中东通讯社,来自英国剑桥大学的一支考古队在卢克索附近的帝王谷发现了这具埃及第十八王朝时期的大祭司木乃伊。 帝王谷是世界最负盛名的考古地点之一。这具木乃伊被发现于帝王谷第99号墓坑。大祭司被认为是古代埃及王朝中地位仅次法老的人,可以执行行政职责、主持...
新华网内蒙古频道6月25日电(记者丁铭)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学院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近年来通过对红山文化墓葬深入研究发现,积石冢是红山文化的主要墓葬形制。 据赤峰学院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席永杰介绍,已发现的红山文化墓葬大多以积石冢的形式出现。所谓积石冢,就是在墓上封土后再积石。常见的墓地一般规模较小,墓葬少则几座,多则数十座集中于一个相对狭小的区域内。既有土坑竖穴无葬具者,又有石块或石板砌棺者。...
根据近年来考古调查的结果,内蒙古赤峰地区红山文化“村落”级遗址密布。 据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学院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席永杰介绍,在近年中美赤峰联合考古队对赤峰西部区域性考古调查中,在765.4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共发现含红山文化陶片的遗址点160处,比赵宝沟文化阶段的遗址点数量多了数倍。 指导这项调查的匹兹堡大学的周南教授在随后的分析中发现,如将这些遗址点中彼此毗邻、相互间...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学院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近年来通过对红山文化墓葬深入研究发现,红山文化权力阶层内部有等级之分。 据赤峰学院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席永杰介绍,已发现的红山文化墓葬大多以积石冢的形式出现。常见的墓地一般规模较小,墓葬少则几座,多则数十座集中于一个相对狭小的区域内。既有土坑竖穴无葬具者,又有石块或石板砌棺者。墓上或有积石,或有石圆圈。 已知克什克腾旗南台子、林西白音长汗、阜新胡头沟...
美国开国总统乔治&S226;华盛顿总统府遗址在挖掘过程中惊现一条鲜为人知的奴隶通道。经证实,这条通道为当年华盛顿家中奴隶所使用。 美联社7日报道,考古学家在位于费城的华盛顿总统府遗址挖掘时发现了一条地下通道及其它遗迹,经证实是华盛顿当年家中9名奴隶的活动和居住场所。 费城1790年至1800年期间是美国首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和第二任总统约翰&S226;亚当斯曾在这里的总统府内居住和办公。这条...
记者郁鑫鹏报道:6月15日,记者从省文物局获悉,本报曾报道的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靖安县博物馆联合对靖安县水口乡李洲坳东周墓葬进行的抢救性考古发掘(见4月26日B1版),经过半年发掘,目前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据介绍,墓葬内有47具棺木,部分棺内还保存有完整的人骨架。棺内出土了大量保存完好的青铜器、漆木竹器、陶瓷器、玉石器、铁器、金器和丝织品等。国家文物局专家组在考察时认为,该墓葬规模巨大、葬俗特殊...
乌鲁木齐6月18日专电 (记者 毛咏 张鸿墀) 新疆东北部青河县境内古老的阿尔泰山脉南麓,三道海子深藏在其中一条山谷里,50多座石堆墓以人们还无法破解的方式布阵其中,簇拥着一个规模宏大的金字塔状巨石堆冢。 正在这里调查的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吕恩国认为:巨石冢并不是王陵宫殿,而是一处宏伟的祭祀遗址,是目前欧亚草原上发现的最大的一座太阳神殿,修建的年代推测在公元前1000年的某一个时期。 6月...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学院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席永杰近日向记者透露,红山文化遗存中出土了很多石质和陶质纺轮,这说明早在5000多年前我国已出现纺织业。 赤峰市巴林右旗那斯台遗址出土的6件陶纺轮,呈扁平圆形,正中钻一孔,均用陶器残片加工而成,直径4厘米左右。西水泉遗址出土的5件陶纺轮,利用陶器碎片制成,直径4厘米至5厘米,中央有穿孔。其中4件用彩绘陶片,一件用之字形压纹陶片制成。 红山文化遗址出土...
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06年11月至2007年2月初对湖北陨县上宝盖遗址进行了发掘,总面积达2500平方米。其中,2007年1月至2月初发掘面积约1000平方米,时代涉及商周至汉代,出土各类文物200多件。该项目现已全部结束。 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06年8月至2007年2月初对河南辉县赵庄墓地进行了钻探发掘。其中,2007年1月至2月初,...
6月15日,考古人员展示出土的骑马俑。 6月15日,河北磁县北朝墓群南部的东魏元祜墓发掘出土了包括壁画、青石墓志及彩色陶俑等190多件随葬品。据考古专家介绍,这批文物将为研究当时的人物服饰、兵器、政治制度等提供线索和依据。
古墓中出土的金剑鞘 古墓中出土的玉戈 继去年陕西韩城3座周代大型贵族墓发现惊世珍宝之后,陕西省考古工作者加紧了对这3座大墓的发掘清理工作,又有一大批珍贵文物面世:30件周代鼎、簋、鬲、编钟等青铜器,大量金器和品类繁多的玉器以及距今7000年前的红山文化时的玉猪龙相继出土,为研究周代及“芮国”历史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专家们惊叹,韩城周代高等级贵族墓,堪称一座珍宝库...
中日合作研究保护莫高窟第五期合作首年度项目报告会日前在敦煌举行,在过去一年的合作中,双方首次将碳14测年、铅同位素分析等先进科技手段应用于敦煌莫高窟的石窟考古和壁画颜料分析。 以往的考古研究表明,公元4世纪是敦煌莫高窟的创建期,第272窟等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记者从敦煌研究院了解到,此次双方合作的首要成果就是通过碳14测年,得到了与以往考古研究确定的莫高窟早期洞窟年代基本一致的结果,用科学的...
这是“南海Ⅱ号”上的出水文物。青花瓷盘上画着侍女图案 这是“南海Ⅱ号”上的出水文物。青花瓷盘上画着花卉图案。 这是“南海Ⅱ号”上的出水的带有龙纹的陶 这是“南海Ⅱ号”上出水文物(图片来自:广州日报) 在打捞古沉船“南海Ⅰ号”的时刻,又传来发现...
新华网石家庄6月10日电(王丽)近日,河北省磁县北朝墓群考古发掘出土了大批文物,位于墓群南部的东魏元祜墓出土了精美的壁画、青石墓志及彩色陶俑等较丰富的随葬品。 这次发掘为配合南水北调工程的抢救性考古发掘,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河北工作队负责东魏元祜墓发掘工作。领队朱岩石博士介绍说,东魏元祜墓位于北朝陵墓群南部,东距邺城遗址7公里,西北距天子冢(疑为东魏孝静帝之陵墓)约3·5公里。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