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一棺内保留完整的尸骨骨骼内竟然多处长出绿色的晶体 自靖安东周墓群从15米深的地下“重见天日”之后,一直以来成为全国考古专家及媒体的关注焦点,被国家文物局列为1号关注项目。7月1日,经过半年时间的先期准备,墓群发挖工作正式开始。发掘首日考古专家便从墓群的G33号棺木首次发现完整的人脑,为整个墓区的发掘留下了更多的悬念。 7月2日,在众人的期待中,墓群的主棺开启,虽然在主棺...
南昌市规划委员会日前审议了《南昌市城市紫线规划》,对各级各类文物保护单位分别划定保护范围,重点对一些革命史迹纪念地和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保护。 此次列入南昌规划“紫线”的包括八一起义总指挥部旧址、朱德旧居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3处7点;佑民寺、绳金塔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共7处;市级重点保护单位4处,以及3处登记保...
新华网江西6月10日电江南地区最大的一座西汉古墓于日前在江西莲花县被发现。经过一个月的抢救性发掘,考古学家从其中出土的一枚金质印章初步判定,这座汉墓的墓主是汉景帝的孙子刘苍或是景帝曾孙刘寿光。 被挖掘出的西汉古墓位于莲花县工业园区的罗汉山老虎坳,是一座带墓道的大型土坑穴墓,坐西朝东。墓室长10.39米,宽8.9米,深1.5米。据当地文物保护部门介绍,在5月初,一名推土机司机在当地作业时发现了一...
位于江西靖安的东周大墓经过4个多月的发掘,已经确认这个距今约2500年的庞大古墓里,共安放有48具古棺。江西省考古学家近日在清理现场的过程中,还首次确认了古墓葬的主棺,并发现了罕见的圆形金箔饰物。国家文物局将在近期参与古墓葬的全面发掘。 江西省考古研究所所长樊昌生介绍,主棺位于这个约200平方米的墓葬东南角。主棺全长3.5米,宽1.1米,其墓穴单独挖建,建有棺床,棺外白膏泥上也是用黄土硬层包裹...
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再现商代青铜文化,江西省计划在大洋洲商代大墓发掘地兴建青铜文化遗址公园。 1989年9月,大洋洲商代大墓因出土多件国宝级的青铜器震惊世界,被中外青铜专家誉为“长江中下游青铜王国”。 江西省发改委介绍说,大洋洲商代青铜文化遗址公园地处新干县大洋洲镇,占地500亩,主要建设内容有青铜博物馆、青铜器出土遗址保护棚、遗址文物复原展厅、古祭祀台、商代农业生...
5月22日从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经过近5个月的紧张工作,考古人员对该省靖安县水口乡李洲坳古墓的考古发掘已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专家指出,该古墓为一坑多棺型,此种葬俗在江南乃至全国都极其罕见。 据了解,李洲坳古墓被发现于去年12月底;今年1月6日,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靖安县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进驻现场展开发掘。这一古墓是一处有封土的大型土坑竖穴墓葬,面积约190平方米。迄今墓葬内共清理出棺...
江西省安义县一建筑工地日前发现9件保存较完好的青铜器。考古人员初步断定,它们是约3000年前的东周时期的生活、祭祀器皿。 这批出土文物有5件保存完好,另外4件略有破损。安义县距南昌市数十公里,当地凤山村七里墩村小组的建筑工人在施工时,挖出了这批青铜 制品。 据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徐长青介绍,这9件文物分别为古代祭祀时用于盛装谷物、食物的青铜簠、青铜三足盘,供洗涮、喝水用的青铜洗、青铜...
5月20日,记者获悉,将于5月24日在江西画院举行的2007春季拍卖会精品云集,严嵩之子所掠宣德炉将惊现拍卖现场,而傅抱石、黄秋园等名家精品也将在现场进行拍卖。 据介绍,此次名家春拍分书画与瓷杂两项专场,共计200余件艺术品,总估价360余万元。据统计,此次征集的拍品中,书画专场共有140余件作品,基本格局可称为“大家镇山,名家唱曲,三分天下是精品”。像耳熟能详的大家傅...
发掘现场 《靖安开挖神秘古墓》最新进展 靖安古墓掘出金丝楠木棺阵 为距今2500多年的大型春秋战国古墓 墓葬形式全国罕见 核心提示:今年1月9日,由于盗墓贼行迹败露,靖安县水口乡李家村李洲坳附近的两座古墓才被人发现。本报此前曾对此事进行过报道。昨日,从考古现场传出消息,经过考古专家3个月的挖掘和清理,发现这两座古墓之下还有一处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型墓葬。幸好表层的两座晚清、元代墓地迷惑了...
“寻芳陌上花如锦,折得东风第一枝”。四月的洪城,春色撩人,艺术的春红也绚丽绽放,由江西省名家艺术沙龙有限公司举办的“江西名家油画艺术沙龙展暨拍卖会”即将在4月21日至29日起在江西省书画院五楼艺术沙龙展厅展出。 近些年来,中国油画市场已经撑起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半壁江山,但在省内,油画艺术品还未被投资者所充分认知,名家艺术沙龙经过精心策划,为广大市民...
江西省博物馆和省古建中心日前联合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智石刻进行实地勘测,并着手制定保护规划。 大智石刻位于安福县山庄乡大智村,现存16处,散布在大智村旁约1公里长的古道、田垄一带的花岗岩石上,可考释文字6000余个,记载的是明朝正统八年至弘治六年官宦之家彭氏家族的历史。因此,大智石刻也被文史界称为“彭氏家谱”。彭氏家族时称“父子四进士”(...
因出土“绝世孤品”的瓷器和文物而震惊中外的景德镇御窑遗址已被列入“十一五”期间大遗址保护总体规划。 御窑又称官窑,是封建王朝的皇家瓷厂。景德镇官窑集中了从元朝至清朝历代最优秀的工匠和最好的原料,烧造出当时世界最高水平的瓷器。据文献记载,每100件成瓷仅有4件能入宫使用,而绝大多数瓷器次品、试制品和贡余品都必须被集中砸碎后埋入官窑范围之内,以禁绝流入...
西津古渡历史文化街区作为镇江老城区的一部分,至今居住着大量居民。李玉祥摄 西津古渡,坐落在江苏省镇江市内西部云台山麓,曾是长江天堑下游地区主要渡口之一,马可·波罗曾在这里登岸前往江南游历。如同我国不少历史文化古街区一样,西津古渡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但整体风貌依旧,街巷空间布局完整,古迹文物众多,亟待整体保护、修建与管理。 3月22日至2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和国内多位知名建...
省道赣粤公路(寻乌至黄砂段)是江西省公路建设的重点工程,按照原来的路线设计要求,需要将寻乌县文物保护单位红四军大队以上干部会议旧址实施迁移。寻乌县人民政府多次组织召开协调会议,广泛征求意见,在认真听取市、县文物行政管理部门的意见后,依照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决定不采用原来对文物保护单位实施迁移的方案,而是采取避开绕道的方案,改变原来的公路设计线路。同时,投入保护经费对该旧址进行抢救维修,使文物得到...
千年城墙上住着40多户人家。 从城墙上随意丢弃下来的大麻条石。 一住户的后门就开在了高高的城墙上。 在会昌县城,至今留存一段1000多米的宋代城墙。它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七年,是目前我国南方县城为数不多的宋代城墙。它成就了会昌县城在古代军事史上的重要地位,使“铜赣州、铁会昌”的盛名远播,属于江西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城墙既是军事防御工事,又是防洪设施,正是这千...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