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由西方画家绘制的大报恩寺及琉璃塔图。 通体鎏金的表层,熠熠发光;百余颗宝石,嵌于塔座;塔身图案精美,雕刻细致———近日,世界上已知体积最大的阿育王塔终于完整地呈现在世人眼前。 负责此次提取宝塔工作的祁海宁是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部副主任。在他看来,阿育王塔的现身,并没给“金陵大报恩寺遗址”的考古发掘画上结点。他还是想能做到与深埋金陵土地下的所有文物对上话。 现身长干寺歪打正...
为了操作起来更加方便,考古队员不做任何防护,仅凭一根筷子长短的小竹片,徒手对满是“淤泥”的墓室进行清理;打开一座宋代砖石墓时,墓室里的气味弥漫开来,人都无法靠近;一堆碎片,工作人员要耐着性子一片一片进行对拼,直至把文物修复…… 城区黄埭高坟墩墓葬现场发掘已经告一段落,后期的文物整理和修复也进行过半。在过去的5个多月的时间里,五名考古队员将掩埋在高坟...
卢龙地区有旧石器时代人类生存迹象,卢龙地区有5000-6000年的文明物证,卢龙地区有华夏的起源根基……近日,沈阳中华龙根源远古玉石器博物馆研究员、民间收藏家高利群在其《卢龙远古玉石器考证》一书中,提出了近10条石破天惊的考证结论,掀起了考古学界对卢龙远古文化的再关注。 高利群是沈阳人,生于1954年,上世纪80年代在中国民间红山文化研究组织发起人黄康泰的影响下,开始潜心...
牛首山的弘觉寺塔(郑和德塔)与郑和墓在一条垂直线上 阿育王塔22日已经出函,但是金陵大报恩寺地宫之谜仍未揭开。此时,又一个与明成祖朱棣有着千丝万缕关联的另一桩考古悬案,历尽半个世纪,近日终于浮出水面。 众所周知,南京南郊牛首山有一座郑和墓,但专家普遍认为,这是一个衣冠冢。因郑和在第七次下西洋途中病逝印度古里,他的真身究竟葬于何处,一直备受争议,成为历史上的一大悬案。近日,南京博物院专家葛晓康先...
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案头上,《沈阳考古发现六十年》翰墨犹香。记者了解到,这既是他们纪念沈阳解放60周年的一份厚礼,又是沈阳解放以来,沈阳考古领域的第一部典籍著作。分为“出土文物卷”、“报告卷”两部分的《沈阳考古发现六十年》,以大量的出土文物图片、洋洋洒洒将近百万字的考古发掘报告,展示了“沈阳历史文化名城”悠久历史、文化底蕴,展...
3000年前成都平原曾是大象的家(模拟还原效果图) 乌木有力地说明成都曾属于亚热带气候 日前,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馆长李奎披露了金沙遗址气候研究成果。河流绕城而过,河边大树葱郁,蕨类植物茂密,犀牛在河里惬意地戏水,成群的大象从树林中穿过……这是3000年前的成都平原。考古专家通过分析金沙遗址土壤里植物留下的花粉和种子,复原出距今3000年前的成都平原古气候——那时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拥有中国风水第一塔、河南明代砖塔之首等众多“头衔”的许昌市文峰塔的纠偏工程在11月25日进入了第二天。该塔始建于四百年前,近十四年来的年均倾斜度是意大利比萨斜塔年均倾斜度的十倍。中新社发侯伟胜摄
盛世贵收藏这句老话,在中国当下显得格外贴切。十多年来,冲破樊篱的民众古玩收藏,一发而不可收。如今古玩收藏从“养在深闺”以求精神寄托开始走向广阔的经济领域,从文人骚客收藏艺术文化,逐渐走向大众参与,形成了艺术价值、历史价值与经济价值并存的收藏时代。 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古玩市场并不像我们表面上看到的那样风平浪静,虽然我国的艺术品市场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但是市场秩序和消费环境...
“蒸锅提碗”法示意图 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出土的宋长干寺神秘铁函放置在朝天宫地库已经3个多月,考古专家用“蒸锅提碗”法解决了“塔王”出函的难题。 铁函吐出许多“宝贝” 记者了解到,如今,包裹“塔王”的锦缎已经基本打开,专家用蒸馏水添加化学药品对锦缎进行了去污和消毒,对撒在锦缎上...
由山东省文化厅组织实施、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具体承担编撰的《中国文物地图集·山东分册》,日前已编辑完成并正式出版。《中国文物地图集·山东分册》是大型工具书《中国文物地图集》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山东文物考古界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的图书出版实践,凝聚了全省文物工作者几代人的智慧和汗水,前后历时二十余载。全书印刷精美,装帧考究,是一部难得的文物工具书。 上世纪90年代前,全国...
专家称这把90厘米长的铁剑可能是汉代一位退职武将或隐居剑客的佩剑 现场出土的一口井 考古人员在研究铁剑 记者昨天获悉,为配合胶州日照天然气管道铺设,在10月底由山东考古研究所对胶南市珠海街道办祝家庄汉代遗址的挖掘又有突破性进展,11月11日上午,该遗址出土一把90厘米长的铁剑,专家称这把已经2000多岁的铁剑可能是当时一位退职武将或隐居剑客的佩剑,该剑个头之大,保存之...
考古人员展示甲骨文 出土的甲骨文 考古发掘现场 前天(10日)记者从周公庙考古队了解到,曾经轰动全国的周公庙考古又有新突破,发现了前仰韶时期的文化遗存,同时还新出土了大批的西周甲骨文,为研究西周历史文化提供了真实确凿的文字资料。 出土大量西周甲骨文 在考古专家的带领下,记者参观了周公庙考古队第三个考古发掘现场——对商周时代大型建筑宫殿基址废弃垃圾的发掘考古。记者看到,垃圾场从...
这是以色列文物部门公布的耳环图片。 新华社/法新 一件由黄金、珍珠、绿宝石制成的耳环最近在耶路撒冷被发现,这可能为考古学家们了解当时上层社会的生活提供更多的线索。 据美国媒体报道,指挥挖掘工作的多伦-本·阿米介绍说,他们在毗邻耶路撒冷老城墙的一个停车场下挖出了这件耳环,初步估计它应该产于约2000年前的罗马时代。 耳环保存完好,从外观上看,一颗大珍珠镶嵌在一个圆形的黄金环上,金环下...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考古学家在阿富汗巴米扬地底找到19米长的古代睡佛像。 今年9月,由阿富汗人和法国人组成的考古队找到一些未见记载的塑像的身体部位,如拇指、食指、手掌、部分手臂和身体,还有佛像躺着的床。 巴米扬省古迹与历史遗址主任扎利亚说:“这是我们在这里开始以来最重要的发现。开始时,他们找到部分的腿部,但他们不清楚那是什么。” 考古学家法耶兹说,他们还没找到整...
近日,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舟山工作站正式挂牌成立。该“水下考古基地”将主要研究水上丝绸之路的航海史,并“发掘”东海沉船。 舟山历史悠久,地理位置优越,是中国历史上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埠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海上贸易和海上交通活动十分频繁。但因为台风、暴雨、海啸等自然灾害,几千年来,该海域“沉积”了丰...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