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在南水北调丹江口市习家店龙口墓群考古现场,考古工作者们发掘出1把2000年前的西汉铁剑和1颗战国时期的料珠。专家称,这对研究西汉时期冶铁技术和古代玻璃史提供了重要依据。 此次出土的铁剑,是1把窄叶剑,剑长105厘米,外有木剑鞘,剑形漂亮,剑锋很细。据宁波市考古研究所副主任、南水北调考古工作队领队李永宁介绍,该剑出土时,是放在棺材上面的,剑鞘外裹层麻布,和它放在一起的还有1把铜勺。该剑以年代...
1月8日,包括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袁靖在内的众文物考古专家齐聚湖南千年学府岳麓书院,交流2008年湖南考古工作经验和成果,亦探讨经济飞速发展下文物保护工作的策略。 2008年,湖南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全省新开工建设了高速公路及电力等20余个大规模的重点投资项目,文物考古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绩。据文物部门统计,在确保工程项目顺利实施的情况下,湖南省文物部门全年调查勘探面积20万平方米,考古发掘古遗址和遗存...
史前猎豹新物种化石 上海科技馆的研究人员在甘肃发现一种史前猎豹新物种化石,表明最古老的猎豹来自中国而不是北美。 这是史前猎豹新物种的一个近乎完整的头骨,其大小和形状类似于现代猎豹的头骨。不过,相对于它的体长来说,这是一个大脑壳了。该化石的一些牙齿特别原始,表明它处于猎豹进化史的早期阶段。 中国研究人员的这一重大发现发表在12月30日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 猎豹是最快的陆地动物了,...
近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史前考古部副主任高旭旌透露,丹江口北泰山庙墓群正进行抢救性发掘,已完成的发掘证实,这一墓群是南水北调湖北库区发现的规模最大而完整、墓葬数最多、出土文物最丰富的楚国墓葬群,为进一步理清战国中晚期秦楚之争以及楚国的衰落提供了有力证据。 北泰山庙墓群位于丹江口市均县镇关门岩村六组。高旭旌介绍,三年来,考古人员对北泰山庙墓群王家垭墓地、水牛坡墓地、吉家院墓地进行了多次发掘。据调查、...
发掘现场 西周随葬马 玉佩 继去年6月17日报道了《梁王城大汶口文化考古现场探秘》后,岁末年初,记者再赴邳州“梁王城”探寻。这个建于春秋战国时期、面积达100万平方米、江苏区域内最大的商周时期大汶口文化遗址,与周边的刘林遗址、大墩子遗址等共同构成了江淮文明的摇篮,此刻,这个规模庞大、延续时间长达5年的梁王城考古已接近尾声,这半年来,梁王城遗址考古又有什么新...
日前从天津市文物部门获悉,由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担的国家重点建设工程京沪高速铁路天津段文物保护工作进展顺利,目前已完成武清区周立营、青坨、南刘庄,北辰区双口等遗址的考古发掘,共发掘遗址3处,揭露古墓葬8座,窑址2处,出土有酱釉瓷器、陶器和银、铜饰件等各类文物百余件,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京沪高速铁路天津段北起武清,南至静海,全长近100公里。2007年6月,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建设...
内蒙古自治区考古研究所日前召开会议,公布2008年度内蒙古考古发掘成果。记者从会议上了解到,中蒙联合考古队在蒙古国后杭爱省的一处回鹘时期墓葬中发现了面积约2.3平方米的彩绘壁画,这是迄今为止蒙古国境内发现的唯一一座壁画墓。 据介绍,2008年6月13日至9月10日,中蒙联合考古队对蒙古国后杭爱省浩腾特苏木乌兰朝鲁巴戈浑地壕莱山谷5号、6号回鹘墓园进行考古发掘,清理出7处建筑基址和5座墓葬,总发掘...
被发掘出来的1号塔基地宫。北京市文物研究所供图 北京市文物局在五日举行的地下文物保护会议上透露,考古队员去年底在大兴康庄发现了一处辽金时代塔林,共发掘二十五座砖塔,面积为一千八百平方米。专家表示,此次发现的僧侣墓葬群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在新中国成立以来还是第一次。 据北京文物研究所考证,本次发掘的二十五座塔址均为僧人供奉佛舍利、佛像、佛经、僧人遗骨的佛塔,塔基前有踏道,塔基四周有散水。在塔基下...
考古人员在勘察发掘现场。 日前,从岐山县周公庙考古现场传来喜讯,考古工作者又发现了距今约5000年的天井院落遗址,并以三维动画形式重现了当时的生活场景。 灰坑下发掘出天井院落 在周公庙广场前200米处,考古工作者勘探发现了前仰韶时期到西周晚期的先民居址遗存。在这处先民的生活遗址上,考古人员先发现的是仰韶时期的灰坑,随着发掘工作的不断深入,在仰韶时期的灰坑之下,具有龙山文化典型特点的石器、陶器...
2008年世界各地频频传出重大考古发现的消息,让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为之兴奋不已。以下是其中最受瞩目的五大考古发现: 1.粪化石将北美土著文化推向更早 可以说,2008年最有趣的“文物”奖是一堆粪便。今年科学家对2002年在俄勒冈州一个洞穴发现的一堆粪便使用DNA提取新方法再次进行检查,他们惊喜地发现这堆粪便,也称粪便化石是人类的粪便,距今1.4万年之久,这标志着人...
记者近期获悉,为给北川县城新址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提供依据,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绵阳市文物局和北川羌族自治县博物馆专业人员组成联合考古调查队,进入北川县城新址区域开展先期考古调查。在2008年12月29日至30日先期考古调查中,联合考古调查队在此区域内发现了多处重要的不可移动文物,其中一座历经地震,依然完好无损的清代石桥引起考古队重视。 调查 支持新北川重建考古队文化寻根 “...
发掘中的南城遗址 邯郸惊现河北最大的先商墓地!河北省考古再传喜讯。昨天记者采访了本次考古发掘队队长、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的石磊,请他向读者介绍一下这件河北考古界的新鲜事—— 专家青睐南城遗址 “当初我们也没料到会有这么大收获。”石磊告诉记者,这次在邯郸发现的先商墓地位于磁县西北部南城村的西北台地上。“所以得名南城遗址,它也是南水北调工程重点文物考古项目之一,工...
随着三峡水库175米试验性蓄水的顺利推进,我省三峡库区考古发掘工作已完成全部规划任务。昨日,从全省文物局长会议上传出消息,库区已出土不同时代、不同质地的文物标本超过6万件,其中珍贵文物约5000件。 据省文物局局长沈海宁介绍,我省三峡工程文物保护工作历经16年之久,现已圆满完成地下217处文物点、45.8万平方米的考古发掘和190.6万平方米勘探工作任务。已经发掘出的5000件珍贵文物中,距今6...
12月23日,浙江省考古研究所专家等冒着零下7℃的严寒到长兴县龙山街道玄坛庙村张家桥自然村指导文物普查工作,为一线同志解决疑难问题。 在长期间,陈元甫、田正标和孟国平等老师会同长兴县文物普查队队员对位于长兴县龙山街道玄坛庙村杨家桥自然村磨盘山东北侧的一处大型古文化遗存土墩进行了勘探,利用土墩剖面文化堆积、周边环境及文化遗存等元素进行了综合分析,确定了该文化遗存的内涵及类别、时代等信息,还为年轻普...
近日,世界权威考古杂志、美国《考古学》评出“2008年十大考古发现”,除玛雅人古代蓝色颜料之谜被揭开外,还有一个重大的发现—— 美国人类学家埃里克·特林考斯认为,发掘于距离中国周口店遗址区西南6公里处的田园洞、距今4.2万年的人类趾骨表明,那时候的人已经开始穿鞋。因此,这条源于中国的考古发现也被冠以“最早的鞋”而排在“2008...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