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6000年前的陶鼎 随着西周贵族墓、仿铜陶礼器、骨针和二次合葬墓等重大发现,即墨北阡大汶口文化遗址第三次发掘进入了关键时刻。昨天上午,考古人员在一处原始部落房子遗址发现一只保存几近完好的三足陶鼎。据专家介绍,陶鼎是6000多年前原始人类用来做饭的炊具,与以前出土的陶鼎残片相比,这件保存较为完好的陶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6000岁陶鼎重见天日 昨天上午,记者在即墨北阡大汶口文化遗址发掘现场看...
专家在复原出土的文物 杨正华 摄 中新网淮阳7月25日电(齐永 张广起) 在前不久举办的平粮台古城遗址保护规划研讨会上,河南考古专家曹桂岑爆出平粮台古城遗址两大新发现,遗址面积由原勘探的5万平方米进行扩大到50多万平方米;遗物证明先民在此生产生活的时间,可由原勘探的4300年的龙山文化追溯到6300年前的仰韶文化,将淮阳文明历史向前推移2000年。这一消息让现场所有人惊喜不已。 位于淮阳县城...
(记者胡啸 通讯员夏宗华 周武现 )7月18日,江西修水县文史爱好者在修水东港乡赤坳村发现一方乾隆时期的“明经维新”石刻匾额,距今232年,石刻的发现对于研究当地民风民俗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石刻匾额长约2米,宽0.8米,镶嵌在一栋破旧的砖木结构的宅院大门之上。石刻匾额上浮雕“明经维新”四个行书大字,笔力遒劲,右边题款为“皇上乾隆己亥年孟...
考古队员们在清理遗址 近日,由西北大学15名在校本科生和6名硕士、博士研究生组成的东黑沟遗址考古队在考古挖掘中有了一些新的发现。 此次考古中,最重要的一项发现是,遗址中一座东西宽60米、南北长约90米的大型石筑垣墙,在垣墙内出土了许多用于烹煮、盛储的陶器;羊、牛、马等牲畜的骨骼,以及很多骨箭头、石球、骨制的盔甲片等武器。通过对巴里坤石仁子东黑沟考古遗址的挖掘,考古队发现东黑沟是一个多时期叠压...
三亚市崖城文明门遗址考古发掘项目于上个月18日启动以来,历时近20天,已结束全部野外发掘工作。本次发掘不仅初步探明了文明门西侧城墙的大致走向,还意外发现了疑似建筑和使用年代早于文明门的南门遗址。 “边城斜照” 据介绍,本次发掘项目是经由国家文物局批准进行的。本次发掘的地点位于三亚市崖城镇文明门西侧,布正南北向10×10平方米探...
始建于约24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长沙城,地下是一个文物和古迹的宝库。6月上旬,长沙城市南部区域多处建筑工地发现古迹与古墓,初步判定时间跨度从魏晋、宋直至明清时期。一些文物遗迹揭示出宋代、明代和清代等朝代长沙城城市基本格局。 在曾经出土西汉至三国时期数以十万片计简牍等珍贵文物、古迹的长沙核心城区芙蓉区“东牌楼”一带,文物部门从一个大型商品房楼盘建筑工地地下,又...
广东黄沙塘高桥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广东评“十大新发现” 广东现存最早铁路桥被列为文物 广东省文物局近日评选出“十大新发现”,昨日南方日报记者独家获悉这一信息,它们全部是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的新发现。 据了解,今年6月,广东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的新发现得到了国家普查办和国家文物局数据中心的最终确认,其中普查新发现数量为2.7万余处,省文物...
考古人员日前在河南省新郑市龙湖镇一处工地进行抢救性发掘时,新发现一处保存完好、布局规整的春秋战国时期墓葬群,共清理墓葬104座,出土铜、陶、骨、贝、玉、水晶、玛瑙等不同质料的文物近300件,为研究春秋战国时期墓葬习俗以及城野布局、人口分布、社会结构等提供了珍贵实物资料。据考古队领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郑工作站站长樊温泉介绍,这批墓葬布局有序,排列规整,显然是有意规划,专家推测这里应为一处典型的...
9日下午,国家文物局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了“201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最终入选名单。据悉,此次评审会由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考古协会和中国文物报社承办,全国共有25项考古发现进入了最后的角逐。
6月10日下午,上海博物馆与松江博物馆联合举办“广富林考古新发现特展”在松江博物馆隆重开幕。这次展览重点展出了2008-2010年广富林考古工作的最新成果,有距今5100年至4200年的红陶、黑衣灰陶以及这一时期人们劳作使用的石刀、石犁等,其中的出土文物玉琮和角质端饰是重大发现。“广富林考古新发现特展”是上海博物馆在广富林地区考古工作的一个缩影,凝聚...
据从浦东新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总结会上获悉,新区历时四年,已圆满完成“三普”工作,新发现167处文物点,其中13处已经挂牌保护,其余的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建档并开展保护工作。浦东新区第三次文物普查从2008年启动,在4年时间里,共完成611处不可移动文物的现场调查工作。其中,复查文物点305处,消失文物点139 处,新发现文物点167处。普查内容涵盖5大类25个小类的文物,普...
今年,应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办公室的邀请,又为入围项目中的两项写了“学者解读”,已收入昨天在终评会会场散发的资料册中。出差在外,没能参加终评会,甚憾。真希望两项都能入选,可又与去年一样,只上了一项,但没评上并不说明其不重要。对入选者以此致贺,对未入选者,也应该让大家知道它重要在哪儿。 山东济南大辛庄商代遗址 大辛庄,商王朝东渐的重要桥头堡。 它崛起于商代前期的大扩张浪潮...
9日下午5点,“201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正式揭晓,济南大辛庄商代遗址位列其中。同时,广东汕头“南澳I号”明代沉船遗址成为首个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水下考古项目。在最初56个入围初评的考古项目中,山东省共有大辛庄商代遗址、菏泽元代沉船遗址和聊城明清运河土桥闸遗址入围,最终只有大辛庄遗址顺利进入“十大”。 【意义】济南...
[提要] 经过一天半紧张的现场演示和评委评议投票,昨天下午,“201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江苏两个项目当选,分别是江苏苏州木渎古城遗址和南京大报恩寺遗址。 经过一天半紧张的现场演示和评委评议投票,昨天下午,“201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江苏两个项目当选,分别是江苏苏州木渎古城遗址和南京大报恩寺遗址。据专家介绍,进入“...
2010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9日在京揭晓。广东汕头“南澳 I号”明代沉船遗址成为首个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水下考古项目。被评为201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是:河南新郑望京楼夏商时期城址、山东济南大辛庄商代遗址、山西翼城大河口西周墓地、江苏苏州木渎古城遗址、陕西西安凤栖原西汉家族墓地、新疆鄯善吐峪沟石窟群和佛寺遗址、陕西蓝田北宋吕氏家族墓园、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江苏南京...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