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日前,在金坛薛埠镇又发现了一处新的土墩墓遗址,从遗址中挖掘出二十多件文物已被送往金坛博物馆收藏保管。据悉,此次发掘的土墩墓因土木施工被施工单位发现,报薛埠镇政府后,该镇第一时间上报该市文保部门,对这处土墩墓进行抢救性发掘,以免其中的文物和原有面貌因施工被破坏。 据金坛文保科科长冯铁介绍,这次发现的土墩墓遗址,规模较小,与2005年发现的土墩墓遗址同属于一个系列,出土的文物主要是硬陶、红陶等陶器...
1月1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在北京举行,公布了“2010年中国考古新发现”,苏州木渎春秋城址考古项目入选。当天下午,市文广新局召开了“苏州木渎春秋城址考古成果”新闻发布会,向苏州本地媒体及驻苏各大媒体通报了相关情况。发布会由市文广新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陆菁主持,市文广新局尹占群副局长以及苏州市考古研究所相关领导参加。会上,苏州市考古研究所所长陈军介绍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的考古成果,中国社会科学...
2011年1月1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正式对外公布了“2010年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鄯善县吐峪沟石窟寺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被列为六大新发现之一。 吐峪沟石窟位于鄯善县吐峪沟乡吐峪沟麻扎村,是新疆东部最早开凿的佛教石窟遗址群,是研究佛教石窟寺艺术由西域向内地传播的关键节点。为配合丝绸之路(新疆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以及吐峪沟崖体加固工程的实施,自2010年3月开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吐...
1月7日,记者从当天召开的山西省考古研究所2010年重大考古发现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吉县柿子滩遗址考古发掘又取得了重大进展,发现了50处用火遗迹和1万余件文化遗物,包括早期细石器和细石叶、成组的穿孔装饰品和一系列石磨盘。 此次考古发现采用了大面积筛选、环境分析采样、土壤微结构分析采样、文化层的保护和整体搬迁等最新考古技术,发现了50处用火遗迹、柿子滩遗址的年代学数据、距今2.5万年前的典型细石器、...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一年一度的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一直备受注目,昨天,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考古学论坛上,“2010年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首次公之于众。据介绍,2010年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分别是浙江东苕溪中游商代原始瓷窑址群、山西翼城县西周“霸伯”墓地、苏州市木渎春秋城址、新疆鄯善县吐峪沟石窟寺遗址、湖南永顺县老司城遗址、广东“南澳Ⅰ号&...
12月30日,贵州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评选和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为重要内容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图片展评选工作结束。评选出以苗族加榜梯田、茅台酒厂历史建筑群为代表的15处重要新发现和以苗族高要梯田、红阳苗民起义营寨遗址为代表的重要新发现参加“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图片展”。根据国家三普办《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评选工作的通知》要求和《关于举办以“第三次全国文...
为使全社会全面了解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内容和成果,全面了解文物价值和当前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的新趋势,普及文物保护知识、文物普查知识,宣传文物事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确保普查工作深入人心,营造全社会关心文物普查、关心文物保护的良好氛围,国务院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决定组织开展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和成果展系列活动,此次活动由国家文物局主办、国家文物局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办公...
日前,由省文物研究所和承德市文物局田野考古队联合组织进行的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文化遗产保护工程——— 避暑山庄新所、御路、驳岸遗址考古工作顺利结束。通过考古勘探及发掘工作,得到了第一手宝贵的实物资料。 避暑山庄新所遗址位于山庄东南部,西南隔元宝湖与月色江声相望,原为一处清代建筑。该建筑早年已毁,基址全部埋于地下。本次考古工作对新所遗址主殿进行了试掘工作,探明了新所遗址主殿的建筑规模和新所在清代的建...
为宣传吉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大新发现,全面展示吉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根据中国文物报社《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评选工作的通知》,吉林省制定了“百大新发现”评选工作方案,经研究评审,吉林省推荐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厂址、春捺钵遗址群、中东铁路南满支线四平段机车修理库、辽源二战高级盟军战俘营旧址、锦江木屋、五台子山城、后太平墓群、纸坊沟城址、夹皮沟金矿、伪满...
俄罗斯基洛夫州国家档案馆工作人员最近在整理文件时,发现了苏联著名作家米哈伊尔·肖洛霍夫的一些私人信件以及《被开垦的处女地》和《他们为祖国而战》两部小说的机打稿,上有作家的批注。《俄罗斯报》20日报道,这些珍贵资料是档案馆工作人员在已故俄罗斯著名地方志学家瓦西里·普连科夫的私人藏品中发现的。据报道,其中17封书信是1942年至1957年期间肖洛霍夫与其好友、苏共中央事务管...
走进墓道,只见两侧白灰抹面的墙壁上绘有生动的侍者、车骑出行仪仗图,所有侍者窄袖长衫,一头髡发,或牵引马匹,或执手伫立,契丹文化气息十分浓郁。 壁画至今虽已1000多年,但依旧轮廓清晰、色彩鲜亮,尤其那匹枣红马,更是色彩明丽、栩栩如生。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八家子乡乌兰木图山下,一座辽代公主的墓葬被考古人员发现。 昨晚6时许,记者获悉,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已经将这墓葬清理完毕,壁画已经...
走进墓道,只见两侧白灰抹面的墙壁上绘有生动的侍者、车骑出行仪仗图,所有侍者窄袖长衫,一头髡发,或牵引马匹,或执手伫立,契丹文化气息十分浓郁。 壁画至今虽已1000多年,但依旧轮廓清晰、色彩鲜亮,尤其那匹枣红马,更是色彩明丽、栩栩如生。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八家子乡乌兰木图山下,一座辽代公主的墓葬被考古人员发现。 昨晚6时许,记者获悉,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已经将这墓葬清理完毕,壁画已经按1比...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为配合机场二期扩建工程进行考古发掘。2010年11月,在清理一座战国秦墓小龛过程中,出土两件青铜器,一件为铜锺,高35.2、腹径22.5、底径14.2厘米;一件为铜鼎,高20、腹径24.5厘米。当考古人员小心翼翼揭开铜锺的顶盖时,发现锺内保留有二分之一容积的液体,液体微浊,无味,半透明,隐约见器底,疑为当时的酒。随后掀开铜鼎时,更为惊奇:铜鼎内有半鼎汤,汤内竟浸有数根骨头。汤色浑浊...
石器 带花纹的陶片 记者10日从新疆且末县获悉,该县文管所工作人员9日在来历勒克遗址上游的陶片集散地新发现大量陶器、石器(含碧玉)、铜器、装饰品和一些木质残料,有些暴露于地表,有些被土层掩埋,波及范围达60平方米左右,此处或周边存在古墓群、窑址的可能性极大。 据悉,该处位于库拉木勒克乡境内,距县城直线距离50公里。且末县来利勒克古城遗址沿车尔臣河古河道分布,东西宽30公里,南北长63...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