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东汉铜奔马“马踏飞燕” 莲鹤方壶 CFP供图 自开花献桃荷花缸钟。 故宫,武英殿书画馆。几十件自晋唐至宋元、明清的珍罕书画正在展出,其中不乏马远、米芾、“明四家”、“四王”、石涛等人的扛鼎之作。赵孟頫《浴马图卷》,夏日疏林,奚官浴马,历经百年依然清丽雅致。沈周《溪山晚照图》轴,晚照秀色入画,崇山高瀑、疏林陂陀间枯淡而富含内力。这些流传千百年的画作,早已历遍断裂与残损,今天依然保...
东汉铜奔马“马踏飞燕” 莲鹤方壶 CFP供图 自开花献桃荷花缸钟。 故宫,武英殿书画馆。几十件自晋唐至宋元、明清的珍罕书画正在展出,其中不乏马远、米芾、“明四家”、“四王”、石涛等人的扛鼎之作。赵孟頫的《浴马图卷》,夏日疏林,奚官浴马,历经百年依然清丽雅致。沈周《溪山晚照图》轴,晚照秀色入画,崇山高瀑、疏林陂陀间枯淡而富含内力。这些流传千百年的画作,早已历遍断裂与残损,今天...
“紫禁城宜赏、宜游、宜发呆,品品古建,聊聊展览,无论怎么逛,先拿一份独家参观指南,总有一款适合你。回复序号,你懂的……” 这是故宫博物院微信公众服务号—“微故宫”上的一段话,是不是瞬间萌到了你呢?当已经快600岁的紫禁城,遇到微信这个新平台,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2014年元旦正式上线的“微故宫”,主要有三大部分内容:“看一看”“逛一逛”和“聚一聚”。 “看一看”部分...
日前,故宫博物院召开“平安故宫”工程实施一周年汇报会。据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介绍,经过一年时间,“平安故宫”工程的七个子项目均有不同程度的进展。如,故宫安全防范新系统改造工程2013年完成39处施工;院藏文物防震项目已完成第一期文物防震评估,开展了第二期文物防震应急能力评估前期调研;院藏文物抢救性科技修复保护项目,除进行文物抢救性科技修复保护、文物保护科技工作、原状陈设文物清洁与保养外,还与其他机...
古书画装裱修复(故宫博物院供图) 随着“平安故宫”相关计划的启动与实施一周年,故宫博物院正在发生一系列的改变,少了些许拥挤的“盛况”,多了几分欣赏的惬意。在4月16日召开的“平安故宫”工程实施一周年汇报会上,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用将近两个小时,800余张照片,详细地介绍了“平安工程”立项以来所取得的各项进展,并建议尽快出台《故宫保护条例》以更好地保障故宫安全。 藏品:保护保存多管齐下 故宫...
大清门是明清时北京皇城的正南门,位于天安门和正阳门之间,明代称大明门,清代改称大清门,至民国又改为中华门。此建筑现已不存在。 雨华阁是紫禁城内最大的一座佛堂,位于内廷外西路的春华门内。乾隆十四年(1749年)雨华阁在明代建筑的基础上,仿照西藏阿里古格的托林寺坛城殿改建为密宗佛堂。“两宫西狩”之后,紫禁城内只有一些太监留守,香炉旁 千秋亭,位于紫禁城内北部御花园中。它的形制奇...
在故宫博物院掌门单霁翔的治下,紫禁城禁烟、禁火种、禁草、禁纸屑……游览环境和文化遗产尊严得到提升。今年,单霁翔上会带来17个文化、文保方面的提案,其中提出应创造条件将故宫行政办公及停车场迁出紫禁城。 单霁翔说,近年来,故宫博物院在加强文物安全,改善观众参观环境方面持续努力,但故宫博物院的空间安全压力逐年增加,特别是紫禁城内不仅“人满为患”,还“车满为患”。 “车满为患”,一方面是指故宫博物院员...
不知不觉又到了供暖季。前些年北京胡同四合院里都进行了煤改电,告别了蜂窝煤生炉子的日子,为了城市环保都变成了无烟供暖。其实,无烟供暖早在几百年前的紫禁城里就实现了。 冬天,皇帝一家老小猫在紫禁城里过冬。如果你到故宫参观、游览过,你可能注意到这样一个细节:无论是书房、卧室还是会议室,都看不见取暖设备的踪影。其实,那时的取暖设备已经相当先进了,就藏在屋内暖阁的墙里。所谓暖阁,指的就是大殿里的套间。这些...
如同古埃及神秘的金字塔,紫禁城建筑中也暗藏着许多数字,学者们力图从数字中解读紫禁城营建者设置的密码,探讨隐藏在这些数字背后的神秘法则。 后寝二宫乾清宫和坤宁宫组成的院落,南北长度为218米,东西宽度为118米,两者之比为6∶11;前朝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组成的院落,南北长度为437米,东西宽度为234米,二者之比也是6∶11。同时前朝院落的长、宽几乎是后寝院落的两...
中国古代建筑有其独特的艺术特点,紫禁城建筑的对称布局、院落组合、空间安排、单体建筑、建筑装修、室内外陈设、屋顶形式以及建筑色彩等,都体现出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特征,从中可了解和欣赏到中国古代建筑之美。紫禁城不仅在总体规划、单体建筑设计等方面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在建筑色彩运用方面也堪称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代表。 紫禁城的色彩设计中广泛地应用对比手法,造成了极其鲜明和富丽堂皇的总体色彩效果。人们经由天...
紫禁城自明初永乐四年(1406年)始建,明清两代不断改建、添建,尤其是明代嘉靖时期的改制和清代乾隆年间的改建,使紫禁城最终形成今日之建筑规模。紫禁城的建筑集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之大成,从中可领略到中华五千年建筑文化的丰厚积淀。 明代营建北京的四个时期——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四年(1406年)诏建北京皇宫,此后营建工程一直陆续不断地进行,直至明朝末年。除一般维修外,以工程量计算,大...
紫禁城其名称系借喻紫微星坛而来。中国古代天文学家曾把天上的恒星分为三垣、二十八宿和其他星座。三垣包括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紫微垣在三垣中央。中国古代天文学说,根据对太空天体的长期观察,认为紫微星垣居于中天,位置永恒不变,因此成了代表天帝的星座。是天帝所居。因而,把天帝所居的天宫谓之紫宫,有“紫微正中”之说。而“禁”,则更为人理解,意指皇宫乃是皇家重...
紫禁城南北长961m,东西宽753m,占地面积达720,000㎡。有房屋890座,共计8707间。四面环有高10m的城墙和宽52m的护城河。城墙四面各设城门一座,其中南面的午门和北面的神武门现专供参观者游览出入。城内宫殿建筑布局沿中轴线向东西两侧展开。红墙黄瓦,画栋雕梁,金碧辉煌。殿宇楼台,高低错落,壮观雄伟。朝暾夕曛中,仿若人间仙境。城之南半部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两侧辅以文华殿...
大剧院里办画展,上演“紫禁城”与“名指挥”的艺术对话 姜国芳:用画笔捕捉音符的人这些天,步入国家大剧院的观众也许会注意到,北水下廊道处正在举办着一个画展,题为“交响·融合”。展出的作品分为两部分:一组以紫禁城为题材的画作,充满古典意境;另一组《世界十大指挥家油画肖像》,则与之形成强烈反差。这一“混搭...
紫禁城系列油画 亮相国家大剧院《交响·融合——姜国芳紫禁城系列作品展》日前在国家大剧院东展览厅开幕。观众不仅能一睹四十余幅极具代表性的紫禁城系列油画作品,还可欣赏到世界十大指挥家的油画肖像。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