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今年6月11日是全国第十一个文化遗产日,6月9日起,嵊州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嵊州市文物管理处在越剧博物馆一楼展廊推出嵊州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图片展。 可移动文物普查是对国有机构代表国家保存的文物进行的一次全面梳理和统计。这是建国60余年来,我国首次针对可移动文物开展的普查,旨在健全文物保护体系,为实现全国文物信息资源的整合利用和动态管理奠定基础。嵊州市第一...
为迎接全国第十一个“文化遗产日”,使文化遗产蕴藏的价值被更多人感知、认可,唤醒激发大众保护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6月11日,苍南县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图片展在县博物馆广场前开展。 该展览以苍南县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取得的成果为主线,图文并茂,用普查工作者的镜头和感触,带领观众领略普查成果,此次成果图片展除展出普查系统内文物116件(套)外,特遴选普查系...
6月7日,为了迎接全国第十一个“文化遗产日”到来,文成县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办在县文化活动中心特举办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及馆藏文物图片展。 本次共展出普查系统内文物48件(套),普查系统外文物8个收藏单位40件(套),其他馆藏文物16件(套)。展品包括瓷器、石器、服饰、首饰等,涉及面广,为群众提供了一场丰富的文化盛宴。 本次展览会陆续进社区、进学校,充分发挥博物馆公共...
文物是人类文明发展历史的记忆和见证,是国家和民族的“金色名片”,是不可再生的珍贵文化资源。为摸清我国国有可移动文物家底情况和保存现状,2012年10月,国务院决定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 记者从国家文物局了解到,截至今年5月18日,全国可移动文物信息登录平台中已注册收藏单位14481家,登录文物48592662件(合18413268件/套),42678686张照片,存储量超过11万...
近日,由阿拉善盟文广局、盟文物局主办,阿拉善博物馆承办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展开展,共展出馆藏文物30件(套),展期45天。 当天的活动吸引了阿左旗第九小学和蒙古族学校的200余名师生,大家一起制作植物标本,参加了阿拉善博物馆首次举办的集博物馆知识、社会大百科及互动游戏于一体的“智勇大闯关”活动。阿左旗蒙古族学校的师生,还现场演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沙力搏尔式摔跤。 据了解...
18日是第40个国际博物馆日,内蒙古博物院作为中国主会场,展出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成果。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河套文化博物院藏唐代三彩炉、内蒙古博物院藏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缴获的美军子弹箱、内蒙古博物院藏1979年呼和浩特市第一炉单晶硅等内蒙古一大批珍藏文物一同亮相。中国其他省份文物以图片形式进行了展示。 记者获悉,国务院决定于2012年至2016年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
按照国普办和省普办关于2016年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的总体要求,3月31日,成都市“一普”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召开了成都市2016年普查工作推进会,全市各县级普查办、市文广新局直属文博单位、市文广新局“一普办”负责同志和业务骨干共6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对2015年成都市“一普”工作推进情况和阶段性成果进行了总结,并结合实际对2016年全市普查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会议强调:全市各级普查机...
河南省雕塑学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郑州召开 河南省雕塑学会第一届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解少勃主持会议 河南省雕塑学会第一届会长崔国琦讲话 2016年4月2日, 河南省雕塑学会首次会员代表大会在郑州市万山湖湖畔龙凤山庄举行,会议由郑州大学雕塑系主任解少勃主持,郑州轻工业学院于俊峰教授做闭幕发言总结。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魏小杰博士等省美协领导与来自全省各地的近80位会员参加了此次会议。 ...
不久前,在北京大学和智慧树联合举办的讲座上,敦煌研究院第四任院长王旭东坦陈了自己如何从一个工科男转变成一名敦煌艺术保护学者的心路历程。他说:“当我24年前来到敦煌时,对敦煌一无所知。现在,我所有的愿望就是让更多的人关注敦煌艺术,让我们后世的人也有机会感受到人类文化的瑰宝,通过敦煌艺术和古人交流。”以下为讲座内容精编。 最初在我眼中,那些泥塑只是土 我出生在甘肃一个非常偏僻的小山村。 童年时,...
2016年讲解员大赛已圆满落下帷幕。为了进一步提升讲解员的业务水平;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文物处牵头,集结各博物馆、管理处等三十余家单位的优秀讲解员,组成了讲解员互动平台,并于3月7日召开了第一次成员会议。 会上,精英讲解员们各抒己见:讨论了现在工作学习中的收获、困惑和遇到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还分享了优秀的 idea。大家都表示希望提升双语讲解水平,为G20添砖加瓦的决心。遗产中心表示全力支持讲...
近日,黑龙江省博物馆“一普晒家底”系列展——黑龙江省博物馆藏封诰展、黑龙江省博物馆藏钱币展、黑龙江省博物馆藏兵器特展、黑龙江省博物馆藏碑帖特展陆续亮相。这些特展展出的精美而珍贵的藏品,几乎都是首次与观众见面。封存沉寂多年,能够重见天日源于黑龙江省博物馆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 自2009年至2015年11月,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通知》,黑龙江省博物馆完成了对馆内珍藏...
为了广泛宣传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将普查成果惠及民众,近日,由山东省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办公室举办的“国宝调查 全民关注—山东省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春节民俗文物图片展”在山东博物馆展出。 展览分为“忙新年”“祭祖先”“着新衣”“开怀饮”“孩童乐”“吉祥到”“生肖猴”七个单元。省普查办遴选出与春节习俗和猴年生肖有关的文物共56件(套),包括陶器、瓷器、绘画、玉器、年画、服饰、珐琅器、木雕...
2016年1月16日,冶金技术与中华文明发展暨长江流域矿冶考古联盟第一次学术会议在北京大学召开。来自北京、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四川、江苏、广西等多个省市冶金考古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我所高成林、莫林恒、肖亚在郭伟民所长的带领下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上,专家学者们对自己多年的冶金考古工作成果进行了交流与共享。李延祥老师为大家介绍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早期铜矿冶遗址调查与研究成果,陈树祥老师与大家分享了铜...
1月16日,“冶金技术与中华文明暨长江流域矿冶遗址联盟第一次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本次会议由长江流域矿冶遗址联盟主办,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承办,来自全国20余家学术机构的60余位学者参加会议。 为打破地域行政界线,实现跨区域的学科联合与互动,搭建科技考古与田野考古的融合平台,更好地推进冶金考古的进展,由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四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倡议发起,于2015年5月30日成立了“长江流域矿冶遗...
普查组织领导和工作开展情况 (一)成立普查机构。2013 年4月22 日,楚雄州人民政府下发了《楚雄州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的通知》明确普查范围、内容及主要任务,确定普查时间和实施步骤,决定成立由州人民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楚雄州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2013 年5 月2 日,楚雄州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楚雄州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