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主讲人:袁靖 时间:2015年11月6日(周五)14:00 地点: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教学楼402 主讲人简介: 袁靖,1952年出生,1982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85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1993年毕业于日本千叶大学研究生院自然科学研究科,获学术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考古科技实验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考古学会动物考古专业委员会主任,...
22日获悉,本周的《科学报告》在线报道了一个白垩纪晚期多瘤齿兽的新属种——中原豫俊兽,它是欧亚大陆已知最大的中生代多瘤齿兽。该研究由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徐莉等、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吕君昌和纽约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孟津研究团队合作完成。 多瘤齿兽是一类长得像啮齿类的哺乳动物,生活在1.6亿年前的侏罗纪到4000万年前新生代的始新世。来自河南栾川晚白垩世地层的中原豫俊兽化石保存完好,是蒙古高原以外亚洲...
特展现场 珍稀野生动物标本栩栩如生。 22日,世界著名企业家、慈善家肯尼斯·尤金·贝林向黑龙江省博物馆捐赠世界珍稀野生动物标本入藏仪式在黑龙江省博物馆举行,今年10月贝林先生向省博无偿捐赠了价值过亿的第一批200件珍稀大型动物标本,这批标本已全部运抵哈尔滨。 2013年8月,贝林一行十二人来专程到访黑龙江省博物馆进行参观考察,期间,文化厅与贝林就省博物馆新馆建设、环球健康与教育基金会后续...
9月24日至2016年1月5日,“生命·超越——中原文化中的动物映像展”在浙江自然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以中原出土的动物造型器物为主,从河南博物院的众多收藏中遴选出与动物有关的132件(组)古代青铜、陶瓷、玉石、珐琅、象牙、丝织和砖瓦等文物,其中“王子午”铜鼎、兽面纹铜瓿、龙虎纹镂空仪仗戈等26件展品为国家一级文物,辅以浙江自然博物馆精选出的现代动物标本,相映成趣,呈现出“自然”与“人文”的碰撞和“...
唐代画家韩滉擅绘人物和走兽,尤以画牛著称,与同时代擅画马的韩干并称“牛马二韩”。《五牛图》是韩滉迄今存世的唯一作品,是现存最古的纸本中国画,也是少数几件唐代绘画作品真迹之一。 《五牛图》展现了唐代画牛所达到的杰出水平。画中五牛一字排开,列为一行,似从远方走来,缓行在田垄之上。五牛状貌不一,姿态各异,一缓步前行,一回首顾盼,一端立不动,一翘首前仰,一俯首吃草,颇具动感。尤以中间一牛最为特别,画家选...
明代沈度的《瑞应麒麟图》。明代人不认识长颈鹿,以为牵着的是麒麟。 拴大象的铁链重达200多斤,需要两个大汉来抬;不识长颈鹿,明朝官员指鹿为麒麟;1945年日本战败时,北京动物园只有13只动物;1957年的动物园门票很时髦,竟然是游戏币的样式……北京动物园畅观楼10日起对市民免费开放——这个曾经的慈禧行宫已开辟为展厅,将常年举办“北京动物园园史展”。 这是北京动物园首次亮家底儿,420余件文物、...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白頔)纵观中国近现代画坛,国画大师们大多都有一个自己最为擅长描绘的动物,比如齐白石画的虾,徐悲鸿画的马,李可染画的牛,黄胄画的驴,李苦禅画的鹰等等。而每当我们提起其中的某位大师时,也总是会首先想到与这些动物有关的画作。下面就请您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这些大师和他们所擅长画的动物之间的那些不解情缘吧。 齐白石和虾 齐白石画虾堪称画坛一绝,他从小生活在...
自然博物馆昨天来了一批“稀客”——河南博物院的132件(组)珍贵文物。在自然博物馆看惯了恐龙的人可能会奇怪,为什么博物馆的文物来串门了呢?这正是一个动物标本和几千年文物的跨界展览。 9月24日开始,“生命.超越——中原文化中动物映像”将会正式对公众开放。8000年前的骨笛,7000年前的青铜器,还有许多玉石、陶瓷上,古代中原人把十二生肖和各种动物图腾雕刻其上,再加上自然博物馆里本身的动物标本,一...
哈佛大学Richar Meadow(左三)和Ajita Patel(右一)在讲述怎样进行考古遗址出土动物骨骼鉴定 近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分别与美国哈佛大学、纽约大学和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开展了一系列动物考古领域的合作研究与学术交流。 哈佛大学动物考古学家Richard Meadow以“黄牛与水牛的骨骼形态学差异”为题来该院进行了为期21天的合作研究。美国纽约大学世界古代研究中心Roder...
近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分别与美国哈佛大学、纽约大学和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开展了一系列动物考古领域的合作研究与学术交流。 哈佛大学动物考古学家Richard Meadow以“黄牛与水牛的骨骼形态学差异”为题来该院进行了为期21天的合作研究。美国纽约大学世界古代研究中心Roderick Campbell教授与该院签订了“河南荥阳关帝庙遗址出土动物骨骼研究”的合作协议,双方对关帝庙遗址部分单位出...
据英国《每日邮报》8月14日报道,英国曼彻斯特博物馆正在筹备举办一场古埃及畜类木乃伊展览,将展出包括鳄鱼、猫、狒狒、鸟类以及豺狼等原本埋葬在地下墓穴中,作为古埃及人用来还愿而供奉给神明的祭品动物木乃伊。此次展览将借助X射线和CT扫描还原木乃伊的真实面貌。 一提到埃及,很多人就会想当然地联想到风沙漫天的荒野,然而真正的埃及却是一个草叶茂盛的国度。此次,曼彻斯特博物馆举办的木乃伊展不仅旨在为人们...
“古埃及的动物王国”共展出 430 件精选物品,通过狮身人面像和雕像(有些尺寸非常大)与石碑、瓶子和罐子、水彩画和壁画、保险柜和护身符、石棺和木乃伊阐明了这种亲密的关系。 中国文物网 8 月 11 日编译报道:一只猴子正在爱抚自己的幼子,一头驴正在弹奏竖琴。远处,一头狮子正在怒吼。无论是真实还是象征性的,无论是野生还是家养,动物在古埃及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并且普遍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古代埃及人...
8月1日上午,浙江自然博物馆召开“生命的超越——中原文化中的动物艺术”(暂名)展示方案论证会。会议邀请了北京自然博物馆、中国文物报社、浙江省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河南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学会等单位专家参加。 会议听取了浙江装饰有限公司代表从展示主题、内容结构、总平设计、互动展项等方面对“生命的超越——中原文化中的动物艺术”展示方案的汇报。专家组对设计理念给予肯定,认为主题新颖、独具创新,展览具...
早期哺乳动物与恐龙一同生活在中生代 (Mesozoic) 时代(2.52 亿至 6600 万年以前)。它们曾被认为是仅有的小型夜间食虫生物,但在过去十年中从中国和南非发现的化石表明其发展存在针对觅食与移动的不同适应性,包括滑行、挖掘及潜泳。图为豪式欧罗巴龙。 中国文物网7月29日编译报道:早期哺乳动物与恐龙一同生活在中生代 (Mesozoic) 时代(2.52 亿至 6600 万年以前)。它们曾...
“丑小鸭最后变成了白天鹅,看,这就是白天鹅。”昨天,来自盘龙区倍特·滨江国际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昆明动物博物馆。昆明动物博物馆也迎来了暑期参观热潮。据昆明动物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随着暑期临近,近期预约到博物馆参观的学校较多,幼儿园就有好几家,昨天本来另一家幼儿园也想来,但已经接待不了了。 倍特·滨江国际幼儿园园长李应举说,幼儿园此次社会实践的主题就是走进博物馆,以培养孩子们从...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