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带有“成都”铭文的青铜矛是雅安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雅安市博物馆馆长李炳中表示,在这支矛被发现前,关于“成都”城市称谓的最早由来是西汉,在战国墓里发现了“成都矛”,说明当时已经有关于“成都”的说法了,将成都历史向前推了200年。 12月30日,全省首个灾后重建完工的综合性博物馆—&mdash...
带有“成都”铭文的青铜矛是雅安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雅安市博物馆馆长李炳中表示,在这支矛被发现前,关于“成都”城市称谓的最早由来是西汉,在战国墓里发现了“成都矛”,说明当时已经有关于“成都”的说法了,将成都历史向前推了200年。 12月30日,全省首个灾后重建完工的综合性博物馆———雅安市博物馆将举行开馆仪式。雅安市博物馆共5个展厅,陈列文物500余件。雅安市博物馆馆长李炳中称,该馆的开放,将彻底...
带有“成都”铭文的青铜矛是雅安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雅安市博物馆馆长李炳中表示,在这支矛被发现前,关于“成都”城市称谓的最早由来是西汉,在战国墓里发现了“成都矛”,说明当时已经有关于“成都”的说法了,将成都历史向前推了200年。12月30日,全省首个灾后重建完工的综合性博物馆——&...
第1层 现代农耕层 第2层 明清时代农耕层 第3层 出土唐宋的瓷片 第4层 出土汉代的陶器等 第5层 出土战国时期陶罐等 第6层 商周时期地层 “就这样,商周到现代4000多年的双流历史毫无断代地被联系起来了。”在双流县黄水镇长沟村9组三官堂遗址发掘现场,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考古学系教授、研究生导师黄伟指着脚下激动地告诉记者,在三官堂遗址的第二阶段发掘中,确认了自...
原始瓷青釉水波纹盖鼎,战国,高19cm,口径19cm,足距17cm. 此件收藏品仿同时期青铜器造型,口沿下对称置双耳。直腹,平底,下承以外撇三足。器表施青釉,胎色灰白。鼎附圆形盖,盖顶中央置一小系,四周对称分布三个小纽。盖面施青釉,以三道弦纹为装饰带,其间刻划简单的水波纹。 鼎最早是煮食用的陶质餐具,首见于新石器时代河南新郑裴李岗和河北武安磁山文化遗址,仰韶、龙山、屈家岭、马家...
【名称】:战国彩绘陶鸭 【类别】:陶器 【年代】:战国(公元前476年——前220年) 【文物原属】:陪葬品 【文物现状】:现藏河南博物院 【出土时间】:1954年河南省郑州二里岗战国基出土。 【简介】: 通高30厘米,长34厘米。 陶鸭昂首张嘴,两翅作月芽形,尾部平直,双足呈扇形直立。双翅、尾部及双|足皆有榫头与腹部连接,可自由拆装。眼涂黄彩,口腔...
核心提示:12月11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透露,近日在西安清理一座战国秦墓小龛过程中,发现了一件青铜鼎,内有半鼎汤,汤内还浸有数根骨头。据悉,“骨头汤”已保存了2400多年,这个发现在中国考古界尚属首次。 昨天,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透露,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近日在西安清理一座战国秦墓小龛过程中,发现了一件青铜鼎, 内有半鼎汤,汤内还浸有数根骨头。这个发现在我国考古界尚属首次。 与“骨头汤”一起...
西泠拍卖首届古籍善本专场于2010年12月11日下午完美落幕,118个标的,总成交额2153万元,成交率达87%,规模不大却亮点频现,其中,清乾嘉年间著名校勘学家、目录学家顾广圻批校的《战国策三十三卷》(1函4册)以800.8万惊人价格创下古籍批校本的拍卖纪录,为这场2010年最受瞩目的古籍秋拍敲响重槌。 p{text-inden...
此次西泠首届古籍善本专场备受藏家关注,总成交额为2153万,总成交率为87%。其中清乾隆二十一年雅雨堂精写刻顾广圻批校本战国策三十三卷以800.8万高价创下批校本的拍卖纪录,成为全场最大亮点。 在中国古典文化传承中,书香墨韵,琴瑟相和,渊穆之风,自古而然;在欧美收藏界,古籍收藏同样被尊为“绅士的收藏”。作为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载体,古籍善本以其不可复制性以及独特的文物价...
西泠拍卖首届古籍善本专场于2010年12月11日下午完美落幕,118个标的,总成交额2153万元,成交率达87%,规模不大却亮点频现,其中,清乾嘉年间著名校勘学家、目录学家顾广圻批校的《战国策三十三卷》(1函4册)以800.8万惊人价格创下古籍批校本的拍卖纪录,为这场2010年最受瞩目的古籍秋拍敲响重槌。西泠拍卖也一战成名,一跃而成古籍拍卖的南方重镇。名家批校,笔笔点金从西泠首届古籍拍卖成交结果来...
【博宝艺术网讯】西泠拍卖首届古籍善本专场于2010年12月11日下午完美落幕,118个标的,总成交额2153万元,成交率达87%,规模不大却亮点频现,其中,清乾嘉年间著名校勘学家、目录学家顾广圻批校的《战国策三十三卷》(1函4册)以800.8万惊人价格创下古籍批校本的拍卖纪录,为这场2010年最受瞩目的古籍秋拍敲响重槌。西泠拍卖也一战成名,一跃而成古籍拍卖的南方重镇。 名家批校,笔笔点金 从西...
核心提示:12月11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透露,近日在西安清理一座战国秦墓小龛过程中,发现了一件青铜鼎,内有半鼎汤,汤内还浸有数根骨头。据悉,“骨头汤”已保存了2400多年,这个发现在中国考古界尚属首次。 京华时报12月12日报道昨天,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透露,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近日在西安清理一座战国秦墓小龛过程中,发现了一件青铜鼎, 内有半鼎汤,汤内还...
怎么牛?预展时唯独它不拿真面目示人为何牛?清代很牛的校注家顾广圻校勘 被网友称为“史上最疯狂的秋拍”之火,这个星期终于烧到杭州了。在北京保利秋拍刚刚以人民币52.8亿元的成交额刷新中国艺术品拍卖单季纪录后,有“江南第一槌”之称的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将于本月11日至14日举行秋拍。因为嘉德、保利等秋拍的总成交额都比春拍翻了一倍或接近翻番,这次西泠秋拍也顺势推出了多个新的专场,比如古籍善本专场、葡...
记者今天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为配合机场二期扩建工程,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进行考古发掘,在清理一座战国秦墓小龛过程中,出土两件青铜器,一件为铜锺,高35.2、腹径22.5、底径14.2厘米;一件为铜鼎,高20、腹径24.5厘米。当考古人员小心翼翼揭开铜锺的顶盖时,发现锺内保留有二分之一容积的液体,液体微浊,无味,半透明,隐约见器底,疑为当时的酒。随后掀开铜鼎时,更为惊奇:铜鼎内有半鼎汤,汤内竟浸有数...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