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7月18日,“海上瓷路——粤港澳文物大展”在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隆重开幕。这也是继“大元帆影——韩国新安沉船出水文物精华暨康津高丽青瓷特展” “扬帆南海——华光礁1号沉船出水文物特展” 之后浙江省博物馆推出的又一个“海上丝绸之路系列特展”。 本次展览包括“东方瓷国”、“海上通衢”、“瓷艺远播”三个部分,185件珍贵展品涵盖了自汉代至清代的陶瓷外销精品,立体展示了中国作为“瓷之国度”近2000年来...
考古学是什么?良渚古城是如何被发现的?良渚文化的发展与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关系又有着怎样的关系? 昨天,北京大学第八届全国中学生考古夏令营开营仪式在良渚博物院举行。此次夏令营从7月19日至7月28日,历时10天,其间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百余所中学的214名同学,将在杭州良渚等地开展一系列的考古、交流活动,近距离接触古代文物,亲身感受古代文明。 本届夏令营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浙江省文物考...
同学们在崇仁古镇认真聆听工作人员讲解古祠堂建筑的修缮与保护状况 日前,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分院“绿蚁”服务队赶往绍兴各地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们从“体农事、享风情、宣生态”,“习家风、遵古训、铭诫勉”,“寻古建、访民居、研技艺、倡保护”三个实践路径着眼,通过请教专家,访谈居民,探讨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社会创新发展的关系,倡导人们爱护身边的 “乡愁记忆”。 实践队员连日来穿梭于多个古...
海盐县城内河道纵横,大街贯通,巷弄四达,有“七十二半弄”之说。一说“七十二半弄”尽是传说,取七十二为祥瑞之数,极言巷多。每一条弄的形成,都包含了那一个时期的历史文化,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形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迁,旧志上记载的弄大多已不复存在,而增加了一些新的弄。 杨家弄·名人的摇篮 董家弄·新颜 杨家弄在今广福桥对面,南北向,北通文昌东路,中有支弄通姜尺弄。杨家弄以杨姓命名,原来是条...
7月15日,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陈瑶率专家组专程到丽水指导文物工作,丽水市委常委、副市长、莲都区委书记葛学斌,丽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张福和,丽水市莲都区副区长雷勇军、瓯江风情旅游度假区管委会主任徐建林等参加座谈或陪同调研。 在座谈会上,大家就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通济堰的保护利用、当地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挖掘、古堰画乡5A级景区申报等工作展开了交流。随后,陈瑶局长一行还实地考察了...
来自粤港澳三地涵盖自汉代至清代的185件陶瓷外销精品18日于浙江杭州展出,通过“东方瓷国”、“海上通衢”、“瓷艺远播”三个部分展示中国作为“瓷之国度”近2000年来的辉煌历史以及对亚洲和欧洲各国工艺美术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三地盼与浙江共同弘扬中华优秀的海上瓷路文化。 陶瓷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华彩篇章,中国陶瓷器从唐代开始从海路大量出口外销,运往世界各国,这些海外贸易航道也被称为“海上瓷路”...
日前,浙江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赴浙江西湖老龙井接待中心(浙江西湖老龙井御茶园有限公司),顺利完成普查信息采集工作。根据2014年专家组文物认定的结果,浙江西湖老龙井接待中心(浙江西湖老龙井御茶园有限公司)收藏的一件清龙首石雕件被认定登记为文物。下一步,省普查办将组织专家对已采集的数据进行离线审核,然后在全国可移动文物信息登录平台进行报送。 2015年是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
7月11日,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所长陈同滨带队的浙江省“海上丝绸之路”申遗点遴选专家咨询组一行4人,来到温州博物馆考察温州“海上丝绸之路”申报情况。 温州海丝申报组介绍了温州海上丝绸之路的悠久历史及其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并具体盘点了温州准备申报的现存海丝遗址、文物保护单位和需要深入挖掘文化内涵的海丝文化遗产。专家组在文物鉴赏室内,现场考察了温州博物馆馆藏的与海丝相关的宋元时期龙泉窑...
浙江省: 瓯窑:在今浙江温州一带,汉代已烧造原始瓷器,至唐宋时期成为浙江境内仅次于越窑的青瓷瓷窑。其特征和鉴定要领是:(1)瓷胎呈色较白,白中略带灰白。三国西晋时胎质较粗,坯体没有完全烧结,到了东晋,胎质细腻,有很大提高。唐至宋瓷胎呈灰白或淡灰白。(2)三国两晋时釉色淡青,透明度较高,亦有少量青黄色和青绿色。南朝时釉色普遍泛黄,开冰裂纹,胎釉结合不好,易剥落。唐代早、中期釉色呈现黄或淡黄色。晚唐...
7月14日,以收藏和研究恐龙化石见长的浙江自然博物馆收到了一件珍贵的礼物——台湾石尚矿物化石博物馆捐赠的一件“腹腔含蛋窃蛋龙化石标本复原模型”。李晨韵摄 目前为止,全世界已发现的“腹腔含蛋窃蛋龙化石标本”仅有两件,均产自江西赣州一带,且都是腰带和后肢部分,其中一件早已被浙江自然博物馆收藏,加上本次台方赠送了这一件,今后该馆就可以同时陈列展示这两件全球仅有的“孕妇”窃蛋龙标本了。
腹腔含蛋窃蛋龙模型 自然博物馆藏窃蛋龙蛋化石 7月14日,台湾石尚矿物化石博物馆馆长冯正雄专程来到浙江省自然博物馆,并将一个窃蛋龙的复原模型捐赠给该馆。 记者看到,这个模型的腹腔内保存了两颗恐龙蛋,说明窃蛋龙的两侧输卵管同时产出一颗蛋,类似于现在的鳄鱼,不同于现生鸟类只有单侧输卵管产蛋。因此,这件化石的复原模型,具有重要价值和特殊意义。据冯正雄介绍,该标本产自中国江西赣州晚白垩世南雄组。...
7月10日下午,浙江自然博物馆召开防台紧急会议,传达《关于全力以赴做好9号台风“灿鸿”防御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要求全馆上下高度重视防台抗灾工作,全力以赴做好各项检查和应急准备。 会议全面部署防台工作,并成立防台工作小组,要求对全馆再次进行全面安全检查。迅速做好应急准备,关闭门窗,切断部分电源,仔细排查藏品库房、配电房及屋顶露台各设备设施的安全隐患,加岗值班,加强夜间巡查,全力以赴做好防台抗台...
7月7日,浙江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赴浙江省钱塘江管理局,顺利完成普查信息采集工作。根据专家组文物认定的结果,浙江省钱塘江管理局共有近代水准仪、1929年浙江省水利局民国十八年年刊等6件(套)藏品被认定登记为文物。下一步,省普查办将组织专家对已采集的数据进行离线审核,然后在全国可移动文物信息登录平台进行报送。
根据《浙江省文物局关于开展2015年度全省文物执法监察交叉检查工作的通知》(浙文物发〔2015〕142号)文件要求,日前,省文物监察总队与湖州市文物执法监察机构组成联合检查组对杭州地区开展了文物执法监察交叉检查工作。 检查组先后赴桐庐县、建德市、临安市、余杭区以及市本级进行了实地检查,检查了新叶村乡土建筑、申屠氏宗祠、吴越国王陵、大运河(含广济桥、桂芳桥)、塘栖乾隆御碑与水利通判厅遗址、六和塔等...
日前,在湖州市普查办的协助下,浙江省第九地质大队可移动文物普查信息采集工作顺利完成。根据国家文物局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办公室《关于做好馆藏自然类藏品登录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要求,浙江省第九地质大队收藏的一件满洲龟化石符合本次普查登录范围。下一步,省普查办将组织专家对已采集的数据进行离线审核,然后在全国可移动文物信息登录平台进行报送。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