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9月16日,首届中国古村大会浙江新闻发布会在孙权故里杭州龙门古镇召开,标志着国内首个致力于传统村落和古村保护与活化的议事平台落户浙江。浙江古村之友团队、清华大学等院校的专家学者以及浙江主流媒体记者近50人参加了此次发布会。 近年来,中国保护发展古村落的步伐不断加速。2014年11月,住建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国土部、农业部、国家旅游局7部委联合公布第三批国家级传统村落名单后,列入中国传...
8月份,对“西路乱弹”市级传承人卓琳丽和蔡铁萍来说,是忙碌的一个月。她们不仅白天要做好本职工作,每天晚上还要准时在文化馆五楼排练厅排演传统剧目《双阳公主追狄青》,为的只是在全省的舞台上呈现出最专业的西路乱弹。 8月26日,2015浙江好腔调——“开锣了”濒危剧种传统剧目专场展演活动在台州市举行。本次汇演由省文化厅、省戏剧发展促进会主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等承办,来...
截至9月15日,浙江省在全国可移动文物信息登录平台登录藏品总数305948件/套,实际数量512663件,藏品报送进度37.59﹪。全省648家收藏单位共申报藏品总数813841件/套,其中开始报送普查数据单位484家,完成报送单位368家。我省已维护收藏单位数量、申报藏品总数、已登录藏品总数,分别暂居全国第2、10、12位。 与此同时,鉴于普查登录平台的实际运行情况,为提高审核效率,保障数据质...
“武林门外鱼担儿,艮山门外丝篮儿,凤山门外跑马儿,清泰门外盐担儿,望江门外菜担儿,候潮门外酒坛儿……”这首昔日家家户户传诵的歌谣,如今已湮没在城市化的推进浪潮中。杭州的古城墙,如今只剩地名和石碑,但所幸岁月痕迹的背后,是不灭的古城文化故事,一代又一代的传递。 近日,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社会实践小分队,选择追溯杭州十大古城门的文化作为自己调研对象,从查阅资料、宣誓出发,到踏访每一个城门、了解和城门...
几十年间,中国乡村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路面平整了,小洋楼起来了,生活更富足了,但那些记忆似乎越来越飘渺。村口的老树还在吗?儿时的学堂里还有朗朗的读书声吗?抬起头看祠堂的天井,天还如儿时那么蓝吗? 杭州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学生组成一支探访团队,走进浙江各地祠堂、学堂、礼堂,听老人们讲述农村的故事,了解数十年来中国乡土社会的变化。 (一) 时间:2015年7月26日 地点:宁波余姚市四明山镇...
“浙江是通过京杭大运河把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连接起来的惟一省份。”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郑建华1日在浙江杭州召开的“丝路之绸:起源、传播与交流”大展新闻发布会上谈到浙江主办此次展览的地域意义时如是表述。他认为,该展览不仅能从文化层面对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做贡献,又能以丝绸这个载体折射丝绸之路在历史上的文化意义。 “丝路之绸:起源、传播与交流”大展将展出从26家文博考古机构选调,包括“延年益寿大...
9月1日,“钱江怒潮——抗日战争在浙江”特展即将开幕之际,浙江省博物馆召开新闻发布会,人民网、浙江日报、浙江卫视、杭州日报、杭州电视台等十多家媒体齐聚浙江西湖美术馆,提前通过展览感受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氛围。 新闻发布会上,陈浩馆长介绍了此次展览的筹备情况。展览于三年前就开始着手准备,本次展览包括前言、抗日烽火、日军暴行、胜利纪念四个部分,每个部分根据内容运用了不同的颜色背景以突出所...
0周年音乐会在浙江省博物馆举行。此次音乐会由浙江省博物馆联合浙江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浙西分会全力打造,为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献礼。 音乐会上半场是红歌嘹亮慰英魂,一曲曲气势磅礴的红歌唱响对抗日英雄的礼赞。经典红歌瞬间将观众带入了70年前烽烟四起的抗战时期,让观众回忆起近代中国饱含热泪和屈辱的血泪史,为观众展开了一幅幅抗战的壮烈画面。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浙西分会艺术团的老战士们穿着军装,为观众带来...
武器、书信、连环画、文件、图片……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今天,省博物馆举办的《钱江怒潮——抗日战争在浙江》特展在西湖美术馆开展。本次展览分前言、抗日烽火、日军暴行、胜利纪念4个部分,以省博物馆馆藏抗战时期文物为主,从政治、军事、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全面客观地展示抗日战争时期的浙江社会,通过文物与图片形象生动地展现浙江波澜壮阔的抗日历史。 此次展出的文物共有320件...
抗战时期的武器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9月2日至10月7日,浙江省博物馆将在浙江西湖美术馆推出《钱江怒潮•抗日战争在浙江》特展,力求从政治、军事、文化、思想、社会生活等方面全面客观地展示抗日战争时期的浙江社会。 展出的历史文物 展出8件国家一级文物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经过艰苦卓绝的八年...
邓和平、江南都市报记者王文报道:为延续抗战记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泰和县投入80万元对浙大西迁泰和旧址校长办公楼进行全面修缮,让校长办公楼重现当年原貌。 据悉,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1938年2月国立浙江大学迁至泰和,1939年民国江西省政府迁至泰和,当时泰和成为江西的抗日救亡运动中心,留下了不少抗战遗址旧址。 为延续抗战记忆,泰和加大了抗战遗址旧址的修缮保护力度。县里先后筹资2...
浙江大学龙泉分校遗址。金春华摄 走过40米长的两层西式外墙,推开正中间略窄的木门,跃入眼帘的是一座三层木结构大宅。 爬上逼仄的楼梯,二楼4间正房内,一张张课桌椅排放整齐。几丛光束透过窗棂照进室内,细细的烟尘中,那一群或埋首苦读、或聚而论道的缊袍敝衣少年仿佛刚刚离去。 这是位于龙泉市东南近郊芳野村的曾家大屋。76年前,为躲避日寇迁至西南边陲的浙江大学在这里设立分校;前后7年,...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浙江省博物馆将于9月2日—10月7日在浙江西湖美术馆推出《钱江怒潮——抗日战争在浙江》特展。本次展览包括前言、抗日烽火、日军暴行、胜利纪念四个部分,主要以浙江省博物馆馆藏抗战时期革命文物为依托,力求从政治、军事、文化、思想、社会生活等方面全面客观地展示抗日战争时期的浙江社会。 特展届时将展出文物约370件组,其中包括国家一级文物8件;同时...
8月24日,省文物局副局长、省普查办副主任郑建华一行赴衢州市实地督查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 督查组首先来到江山市博物馆,仔细检查藏品展示保管状况,询问信息采集登录进度,认真调阅相关档案资料。实地检查完成后召开了座谈会,衢州地区各普查办负责人和业务骨干30多人参加了会议。 在会上,衢州市普查办全面汇报全市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进度,各县市区普查办交流普查进展情况和存在问题,承诺了完成数据登录...
大学生参观省委机关旧址。 8年抗战,是一部人民战争的英雄史诗,既有烽火连天的战争场景,也有看不见硝烟的地下斗争。 位于丽水市莲都区紫金街道的厦河村,有村民1600余人。这个据史料记载至少有400多年历史的村庄,在70多年前成为抗战的见证者——1939年3月至1941年4月期间,中共浙江省委机关迁至丽水,当时的省委书记刘英化名王志远,就租住厦河村,领导全省党的工作和抗日救亡运动。 日前,本报记...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