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中新社鄂尔多斯8月25日电 随着人类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国际化、全球化近年来成了一个颇为时髦的词汇。英国剑桥大学人类学系教授、知名植物考古学家马丁·琼斯25日从考古学角度提出,全球化并不是个新现象,早在几千年前就开始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鄂尔多斯市政府和英国剑桥大学考古系共同主办的“鄂尔多斯青铜器与早期东西方文化交流—&mdas...
在安徽六安王汉墓内,泥沙、石材随处堆积。 改道的动车从汉墓原址外驶过。 “题凑”木料已明显变干、褪色、开裂。 作为“2006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安徽六安王汉墓堪比著名的马王堆汉墓,备受海内外关注,高铁项目建设也为保护区文物“让道”。但时隔三年多,耗费4000万元绕道的高铁早已通车,而寄托各界厚望的六安王汉墓原址保护却停滞不前,成了“烂尾”工程,令人揪心。不仅当初计划修建的博物馆...
针对外界对曹操墓真假的相关质疑,24日下午,中国考古专家、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所长郝本性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一一解释,并期望曹操墓质疑者尽快拿出曹操墓造假“铁证”,一起共同“切磋。 自2009年12月27日曹操墓被认定之后,关于曹操墓真假的质疑声一波接一波。本月21日,来自中国各地的20余名“反曹派”的相关人士齐聚苏州召开“三国全国高层论坛”共同声讨曹操墓造假系“河南版周老虎”,他们要求中国国...
一号墓东回廊全景 一号墓铜祖出土场景 中新网淮安8月19日电(朱晓颖)在经历了近一年抽丝剥茧的考古发掘后,江苏大云山千年汉墓墓主的身份线索,从千头万绪渐渐有所指向。专家推测,汉墓主人有可能是七国之乱的“带头大哥”、刘邦之侄——西汉初年诸侯王吴王刘濞,但这并不是定论、需进一步验证。 黄肠题凑出土铜祖体现古人生殖崇拜 19日,记者顺绳索探下,置身偌大深邃的一号墓室。在被历代盗墓者毁损的主...
新华网乌鲁木齐8月22日电(记者毛咏、郭燕、张鸿墀)公元10~11世纪,中国西域的喀喇汗王朝(以现今喀什、疏勒为中心)对临近的于阗王朝(以现今和田为中心)发动战争。战争摧毁了佛教盛行的于阗古国,战争的灰烬和茫茫的沙漠掩埋了历史破碎的残迹。千年之后,考古专家在和田地区策勒县达玛沟乡南部的荒漠中发现了佛寺遗址。 从策勒县城沿国道315线东行约30公里即是达玛沟乡。就在公路以南延伸到昆仑山前的荒漠区域...
中新社郑州8月24日电 (记者 李贵刚) 针对外界对曹操墓真假的相关质疑,24日下午,中国考古专家、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所长郝本性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一一解释,并期望曹操墓质疑者尽快拿出曹操墓造假“铁证”,一起共同“切磋。自2009年12月27日曹操墓被认定之后,关于曹操墓真假的质疑声一波接一波。本月21日,来自中国各地的20余名“反曹派”的相关人士齐聚苏州召开“三国全国高层论坛”共同声讨曹操墓...
山东省济宁市历山西遗址发掘现场 山东省济宁市历山西遗址发掘现场局部--车辙8月中旬,山东省济宁市文物局全面启动日照—菏泽输油管线济宁段覆压文物点的考古发掘工作。为确保地下文物安全,更好地对日照—菏泽输油管线济宁段覆压文物遗址进行研究和保护, 4月初,济宁市文物局配合省考古研究所完成了山东日照--菏泽原油管道济宁段覆压文物点的重点考古勘探工作。经实地勘探,日照—菏泽输油管线济宁段工程范围内共涉及文...
安徽六安王汉墓内,泥沙、石材随处堆积。作为“2006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安徽六安王汉墓堪比著名的马王堆汉墓,高铁项目建设也为保护区文物“让道”。但时隔3年多,耗费4000万元绕道的高铁早已通车,而寄托各界厚望的六安王汉墓原址保护却停滞不前,成了“烂尾”工程,令人揪心。不仅计划修建的博物馆成为画饼,而且大量珍贵文物仍浸泡在...
19世纪开始,近代考古学伴随着欧洲学者的身影远渡重洋,来到遥远的新大陆继续成长。今日的美国考古学已经得到了更加如火如荼的发展,并怀揣着经典理论与新生方法,走向了全球,对亚洲、大洋洲、非洲考古学的发展起到了不同凡响的带动作用,由此影响了全世界考古学的发展。1934年,美国考古学会(Society for American Archaeology,简称SAA)成立,编辑出版《美国考古》(America...
曹操墓出土的“口含”翡翠玉珠 记者15日从河南安阳曹操高陵挖掘现场获悉,备受关注的曹操高陵出土价值千万的翡翠珠,并未被考古人员证实其价值。 6月12日,位于河南省安阳县西高穴村的曹操高陵重新开挖。曹操高陵文物考古工作者在2009年年底已经确认的曹操墓中,发现一块刻有“常所用长犀盾”字样的石牌,以及铁质铠甲片、陶器、漆器等遗物。这座墓中挖掘出的还有...
错金银铜质俳优俑 新华日报 陈刚/摄 铜印(诚信) 新华日报 陈刚/摄 一号墓编钟出土场景 新华日报 陈刚/摄 一号墓铜质虎帐座 新华日报 陈刚/摄 一号墓铜鼎和铜甑出土场景 新华日报 陈刚/摄 备受关注的盱眙马坝镇大云山西汉大墓考古发掘进入关键时刻。前天,南京博物院就1号大墓新发现,举行了第三次媒体开放日活动。之前,1号大墓墓主身份...
“湘赣粤桂考古峰会”暨“湖南省考古学会第十一次年会”在永州隆重召开 大会与会代表合影留念 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张忠培先生讲话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赵辉先生发言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李伯谦教授做总结发言 8月16日至18日,南国湖南正值盛夏、酷热炎炎,由湖南省文物局和永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湖南省考古学会、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永州市文化局与永州市文物处共同承办的“湘赣粤桂考古峰会”暨“湖南...
近日,江苏省宿迁市区鑫地名都考古工地出土了汉代琉璃珠等多件重要文物。考古人员在编号为20号墓葬中出土汉代琉璃珠。此墓葬为南北向的竖穴土坑墓,长2米,宽1.2米,残深约0.9米,棺木无存,人骨亦朽蚀严重。琉璃珠位于墓葬西侧的随葬品堆中,珠体直径约2cm,圆柱中空,整体呈深蓝色,周身镶嵌宝蓝色琉璃片。其镶嵌部位局部脱落,在嵌槽底部还残留有白色的粘合剂。从外形推断,这件琉璃珠应是墓主随身佩戴的挂件。墓中...
一号墓东回廊全景一号墓铜祖出土场景中新网淮安8月19日电(朱晓颖)在经历了近一年抽丝剥茧的考古发掘后,江苏大云山千年汉墓墓主的身份线索,从千头万绪渐渐有所指向。专家推测,汉墓主人有可能是七国之乱的“带头大哥”、刘邦之侄——西汉初年诸侯王吴王刘濞,但这并不是定论、需进一步验证。黄肠题凑出土 铜祖体现古人生殖崇拜19日,记者顺绳索探下,置身偌大深邃的一号...
刻辞卜骨 商代晚期小扣尖底陶瓶 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龙头提梁卣 商晚期酒器家猪头骨 距今约5000年文字扁壶 陶寺文化晚期错金铜豹 西汉时期彩绘龙纹陶盘 陶寺文化早期华北距今1.5万年前的刃部磨制的石铲与弓箭箭头、汉代最为精致的错金镶红宝石铜金钱豹、北朝人面瓦件……在首都博物馆,“考古中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成立60年成果展&r...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