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6日,在山东援建者和省市县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蕴含羌族智慧、彰显羌族文明的北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陈列馆已布展完毕,正式对外开放展出。 北川非遗保护中心陈列馆坐落在最繁华的商业步行街,总建筑面积350平方米,馆藏羌绣作品和各类珍贵文物250余件。其中珍贵文物80余件。 介绍、宣传北川羌族文化的北川非遗保护中心陈列馆,是获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羌绣”的主题陈列馆。布展中,以弘扬伟大抗震...
9月16日,四川博物院“大篷车”流动博物馆走进了北川擂鼓八一中学,为全校师生送上了一份免费文化大餐。值此“9•18”事变79周年之际,四川博物院“大篷车”流动博物馆全体工作人员借助现实文物向学生们普及爱国主义教育,旨在增强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与凝聚力;同时,通过参观文物、参与互动,丰富学生们的课余生活。北川擂鼓八一中学是“5•12” 汶川特大地震的受灾单位,两年前济南军区4.5万名官兵千里赴川抗震救...
由中国五老公益工程组委会承办的《中国五老书画展》开展暨《盛事中华脊梁风采》丛书赠送仪式今天上午在北川新县城文化馆隆重举行。据了解,本次书画展的101幅作品是中央近百名老干部、老将军、老外交官、老艺术家等“五老”群体为北川新县城文化馆捐赠的,也是中国“五老”以“爱”为主题援助汶川地震灾区系列活动之一。承办方表示,这份特殊的&ld...
8月11日上午,四川省文物局副局长赵川荣一行在绵阳市文物局局长王锡鉴、副局长唐光孝的陪同下,到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视察灾后重建工作。 赵川荣副局长一行在新县城视察了正在建设中的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后,听取了馆长高泽友同志对羌族民俗博物馆重建情况和灾后文物保护抢救工作的汇报。对羌族民俗博物馆灾后重建及文物保护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赵川荣指出:灾后重建工作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认真落实,同时要按照黄彦蓉...
由澳门基金会援助、山东德建集团承建的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灾后重建工程,在省委、省政府和国家文物局的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在省级有关部门和地方的共同努力下,博物馆前期工程中遗留的问题已得到解决,各项工作稳步推进。目前,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灾后重建项目已依法完善了相关项目建设审批程序工作,主体工程建设已完成,正在进行室外装饰、装修和屋面施工。同时,中国民族博物馆的支持帮助下,博物馆展陈大纲已编制完成,展览形式...
昨日,有媒体披露:“周六,成都市旅游集散中心增发第一班由成都直达北川的一日游班车,158元/人。以后每周六、周日两天发车。”这一消息引起网民热议。 市民:坚决反对“一日游” 该报道中说,“开行北川地震遗址纪念一日游,可以方便更多的人去参观北川新城,悼念地震中遇难的亲人。” 有网友说:“现在又没建成地震遗址,人去多了,不但得不到很好的保护,简直是搞破坏嘛!”还有网友说:“我个人认为观光旅游都不...
自本周六(7月31日),成都市旅游集散中心增发第一班由成都直达北川的一日游班车,以后每周六、周日两天发车。 “开行北川地震遗址纪念一日游,可以方便更多的人去参观北川新城,悼念地震中遇难的亲人。”旅游集散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去年,旅游集散中心就开行了什邡、汉旺的地震遗址游,“满足了很多市民的需求”。因为北川新县城将于今年9月底前建成,很多市民想去看看昔日的北川变成了什么样子,所以经过前期充分的市场...
7月15日,上万名北川羌族同胞聚集在大禹故里禹里乡,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公开祭拜等形式,纪念华夏先祖大禹的4137年诞辰。这也是“5.12”特大地震发生以来,北川羌族同胞首次自发举行的大型民间祭祀活动。 北川是治水英雄大禹的故里。根据《新唐书》记载,唐代时石纽山下就建有禹王庙,当地羌族同胞认为六月六日是大禹诞辰,因此周边群众每年都要自发举行祭祀活动,到大禹庙朝圣,...
记者7月11日从绵阳市唐家山堰塞湖治理暨北川老县城保护工作指挥部了解到,北川地震纪念馆设计深化方案“花祭·北川地震纪念馆”从即日起面向公众征求意见。公众可登录北川地震纪念馆网站(http://www.bc-dzjng.com)参与投票并提出意见,截止日期为2010年7月18日18时。 今年4月,北川地震纪念馆5套建筑概念设计方案公开征集意见后,共有9万多人次...
昨日,记者获悉,北川地震纪念馆建设以“花祭”和“裂缝”两个建筑设计方案为基础,吸纳各自方案的优点,进行综合和优化设计。 在6月22日至23日两天的评审中,省文化厅、省建设厅、省文物局、省地震局组织来自全国各地建筑、规划、文化遗产、博物馆学以及地震科学等方面的专家,评审了上海同济大学提交的北川地震纪念馆“大地网格”、̶...
2010年6月18至19日,中国民族博物馆馆长顾群、副馆长韦荣慧等一行前往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为即将竣工的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内部展览陈列设计做准备。3月5日,北川县委托中国民族博物馆来承担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的展览陈列方案设计工作。中国民族博物馆馆长顾群表示:“这不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的文化项目,而是一个政治性很强的文化项目,我们将竭尽全力协助北川来完成。” 原四川省北川羌族...
记者日前从四川省北川老县城保护工作指挥部了解到,北川地震纪念馆已确定选址北川羌族自治县曲山镇,工作小组将力争9月前动工建设纪念馆。 北川地震纪念馆目前已确定选址于北川羌族自治县曲山镇任家坪,毗邻北川中学遗址。纪念馆的设计专家小组提供了5个最终候选方案供群众投票选择。北川老县城工作指挥部将力争今年9月前动工建设纪念馆,纪念馆初步预计2011年5月12日可建成并投入使用,供游客参观、祭奠。 此次纪...
“玉树是史诗《格萨尔王传》的诞生地和传承地,具有灿烂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结合抢救北川羌族文化遗产的经验,对玉树地区展开了全民的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并取得了实效。”日前,在“从北川到玉树”——紧急抢救地震灾区文化遗产成果发布会上,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对中国民协等单位积极开展文化遗产抢救...
高泽友在查看新收集的北川文物本报记者练玉春摄 “我敢肯定,新的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绝对可以成为整个羌民族文化、羌民族记忆的最好的展示 场所。”坐在北川县安昌镇拥挤临时办公室里,高泽友很激动,黝黑的脸膛泛着红。这位北川县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县羌族民俗博物馆馆长所说的“新的博物馆”,正在北川新县城修建。新馆按照国家二级博物馆建设,占地1.3公顷,建筑面积8000多平方米,由澳门基金会...
北川、玉树地震发生后,人们在关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同时,也关注着当地文化遗产的抢救工作。中国民协等单位为此积极行动起来,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今天(12日),在汶川大地震两周年之际,由民进中央、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华文化学院、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和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主办的“从北川到玉树”紧急抢救地震灾区文化遗产成果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展示了《羌学文库》与《中国唐卡艺术集成·玉树...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