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地震一周年前夕,在北川县擂鼓镇的板房区,四十三岁的羌族妇女李银群和儿媳坐在门口专心地刺绣,这是当地独具特色的羌绣。 李银群正在绣的是一幅富贵牡丹,已经绣了三四天,还需一两天才能完工,她儿媳正在绣一面带羌字的锦旗,准备送给援建他们的山东建设者,这种带字的难绣得多,要差不多十天,儿媳边说边起身向记者展示,这种锦旗一幅能挣一百二十块,那种牡丹一幅五十。 粗略估算,靠刺绣她们每人每月能有四五百元的收入...
北川地震纪念馆开工典礼活动 四川省文化厅厅长郑晓幸在北川地震纪念馆开工仪式上讲话 12月28日,备受各界关注的北川地震纪念馆建设工程开工仪式在北川羌族自治县曲山镇任家坪举行。中国地震局副局长刘玉辰、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黄彦蓉、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副司长张建新、四川省文化厅厅长郑晓幸、四川省文物管理局局长王琼、绵阳市委书记吴靖平等有关领导和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代表参加了开工仪式。开工仪...
四川北川地震纪念馆于28日开工建设,预计明年“5·12”汶川地震三周年前完成主体工程。纪念馆建筑方案名为“裂缝”,意为将灾难时刻闪电般定格在大地之间,留给后人永恒的记忆。 据专门负责北川地震遗址保护、地震纪念馆建设的绵阳市唐家山堰塞湖治理暨北川老县城保护工作指挥部介绍,“裂缝”纪念馆包含纪念步道、广场、建筑单体等部...
四川北川地震纪念馆于28日开工建设,预计明年“5·12”汶川地震三周年前完成主体工程。纪念馆建筑方案名为“裂缝”,意为将灾难时刻闪电般定格在大地之间,留给后人永恒的记忆。据专门负责北川地震遗址保护、地震纪念馆建设的绵阳市唐家山堰塞湖治理暨北川老县城保护工作指挥部介绍,“裂缝”纪念馆包含纪念步道、广场、建筑单体等部...
澳门基金会援助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灾后重建工作会 何桂铃黎振强考察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11月26日,澳门基金会委员何桂铃、黎振强在四川省发改委副主任刘媛及省港澳办、文化厅、文物局等省领导的陪同下来到北川羌族自治县考察澳门基金会援助的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灾后重建情况。上午11时,在绵阳市副市长林新、绵阳市副市长北川羌族自治县县长经大忠等市县领导的陪同下,何桂铃、黎振强委员一行首先来到北川新县城视察由澳门...
11月24日,全国政协副主席孙家正来绵调研灾后重建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孙家正强调,民族文化遗产是宝贵的精神财富,羌族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之一,一定要站在对历史、对未来负责的高度,更好地做好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工作,把羌民族文化遗产抢救好、保护好、弘扬好,助推北川经济发展。 副省长黄彦蓉,省政协副主席解洪,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吴靖平,市委副书记、市长曾万明,市政协主席张世虎,市...
9月30日上午,国家文物局交流中心主任王军、办公室主任张玉庭在四川省文物局副局长赵川荣的陪同下,来到北川羌族自治县考察了地震遗址,祭奠“5.12”地震中的遇难同胞。 下午,在绵阳市副市长、北川羌族自治县县长经大忠的陪同下王军一行考察了正在重建中的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羌族民俗博物馆由澳门基金会援助建设,目前主体已完工。王军说: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建筑雄伟、设计新颖。羌族民俗博...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