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日前,由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和承德市文物局田野考古队联合组织的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考古勘探工程——山庄新所、御路、驳岸考古勘探工程顺利完工。工程历时3个半月,共勘探遗址总面积7500平方米,布探沟21条、探方2个,试掘面积281平方米,发现、清理了多处清代遗迹。避暑山庄新所位于山庄东南部,西南隔元宝湖与月色江声相望,原为一处清代建筑。该建筑早年已毁,基址全部埋于地下,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被儿童游...
破译穴居人基因密码 据美国考古学杂志报道,近日,《美国考古学杂志》最新评选出2010年十大考古发现,比如:赫卡托穆斯陵墓、克利特岛旧石器时代工具、秘鲁2800年前的早期金字塔、破译穴居人基因密码等。 人类的近亲穴居人可能会再次行走在地球上。科学家们通过在欧洲发现的穴居人骨骼解开了他们的基因密码,可能会为我们提供穴居人的长相、智力、健康和习性以及我们人类如何形成等情况。它还提高了让我们这些大约3...
■将新闻进行到底 近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考古专家在西安咸阳机场二期考古工地清理一座战国秦墓时,发现了一件青铜鼎,内有半鼎汤,汤内还浸有数根骨头。这个发现在我国考古界尚属首次。与“骨头汤”一起出土的还有另一铜锺,里面有疑似“陈年佳酿”的神秘液体,虽然早已气味全无,却珍贵异常。据悉,“骨头汤”和神秘液体已经保存了2400多年。 这一考古发现被公布于众后,立刻引起了极大的关注。铜鼎中浸有骨头...
夏鼐先生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考古工作的主要指导者和组织者,是中国杰出的考古学家,是现代中国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今年是夏鼐先生诞辰100周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专门开展多项活动,怀念这位伟大的人物。关于夏鼐先生在中国考古学上所建立的丰功伟绩,多位前辈学者已经撰文做过阐述和评价。我每读一遍,就增添一份对这位中国考古学领军人物的崇敬之感。 在科技考古这个名称尚未出现以前,这方面的研究一般称之...
首都博物馆这几年来举行了好几次和考古有关的展览,仅今年,就有8月的“考古中华”和10月的“中意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最新开幕的是“百工千慧——中国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成果展”。尽管如此密集,每次展览还都能让观众有新的收获,让人们跟上最新的学科成果前沿。 “百工千慧”展示的是2005年以后最新的考古保护修...
从对河南安阳“曹操墓”的质疑在网上“一石激起千层浪”,到一些地方媒体高调宣传开挖“刘备墓”、“孙权墓”,严肃的考古工作俨然蜕变成娱乐八卦。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童明康近日指出,某些媒体为了吸引公众眼球,拿与“曹操墓”无关的东西炒作,甚至诬蔑考古与盗墓没两样,事实上...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为配合机场二期扩建工程进行考古发掘。2010年11月,在清理一座战国秦墓小龛过程中,出土两件青铜器,一件为铜锺,高35.2、腹径22.5、底径14.2厘米;一件为铜鼎,高20、腹径24.5厘米。当考古人员小心翼翼揭开铜锺的顶盖时,发现锺内保留有二分之一容积的液体,液体微浊,无味,半透明,隐约见器底,疑为当时的酒。随后掀开铜鼎时,更为惊奇:铜鼎内有半鼎汤,汤内竟浸有数根骨头。汤色浑浊...
《曹操高陵考古发现与研究》近日由文物出版社出版。 该书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辑,收录了至2010年10月中旬在《考古》《文博》《中原文物》《东南文化》《文史杂志》《中国文物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等专业学术报刊上公开发表的研究文章,共53篇约25万字,作者多是研究汉魏历史、考古、文献等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涉及内容丰富,涵盖了曹操高陵考古发现的主要方面。 该书编者在《前言》中说,本书收录的论文代...
北京时间12月15日消息,美国国家地理网站评选出2010年度十大考古发现,全球12处文化遗址濒临消失、秘鲁千年神庙发现成堆女性骸骨以及DNA揭开埃及少年法老图坦卡蒙死因等重大发现榜上有名。 1.《死海古卷》作者之谜解开 科学家对一个神秘杯子上的代码的成功破译、发掘耶路撒冷古城隧道以及其他方面的考古发现,或许有助于揭开《圣经》的最大谜团之一——究竟是谁写了《死海古卷》?《死海古卷》涵盖...
三里城的“罐罐茶”,用柴火烧热“罐罐”,放入茶叶,再用开水冲泡,开水在“罐罐”当中沸腾一阵,便是茶。 土家族以白虎为图腾,屋主人说,我家的白虎牌子就是廪君,他是我的祖先。 三里城山顶地貌,独立峻绝,岩石自然生为城墙,极为险要。 墓淌村村民向宏甲告诉我,巴务相在他脚下的拜台成为巴人首领,然后从...
12月10日,河南省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建院50周年庆典在郑州举行,市领导丁世显、雷志、党普选等出席。庆典活动中,还进行了博士后研发基地和嵩山地区古代文明研究基地的揭牌仪式。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前身为郑州市文物工作组,1995年,更名为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2006年升格为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从上个世纪60年代起,该院先后参加了国家第一、二、三次文物普查工作,调查发现古文化遗址千余处,确立...
三峡晚报讯 现场发掘出巨大的椁木 本报记者 秦发 摄 昨日,记者赶赴考古现场后,在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黄歇考古队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获得编号为002号的 “黄歇古墓发掘现场嘉宾证”,目击了已尘封2300多年古墓的秘密。 墓身发现古代盗洞 在现场,考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黄歇村东周墓群1号墓有战国墓的典型特征:墓坑台阶是墓主身份地位的象征,台阶级数越高,说明墓主的身份越...
杨家将保卫国家英勇作战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记者昨日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对杨家三代守卫的神木麟州故城调查发现,城内三城环环相扣,严密的防御工事是杨家将守城的有力武器。 天然屏障:高山沟壑护卫 麟州故城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店塔镇杨城村西北部的杨城山上,城址依自然山势逶迤而筑。麟州城始建于唐代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废弃于明代正统八年(公元1443),历时719年。五代麟州刺史杨宏信...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成立50周年庆典昨天在郑州举行,庆典仪式上有关领导和专家为该院博士后研发基地和嵩山地区古代文明研究基地揭牌,其中博士后研发基地是国内考古机构的第一个。 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我省建立了首批博士后研发基地60个,其中包括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博士后研发基地。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将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以中国腹心地区考古学文化的发展与传承为题,通过建立郑州市文物...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