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儿孙墓志大于祖上,稀罕! 石棺宏大独特精美,少见! 近日,记者从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北宋三朝名相韩琦家族墓二期考古结束。此次考古共清理宋代大型石室和砖室墓葬4座,大型宋代建筑基址1处(去年7月2日本报以《他做官做得大墓志也最大》报道了此事)。 新闻现场 墓葬分石室砖室两种,墓被盗仍出土了铁牛、铁猪 此次发掘区位于安阳市殷都区皇甫屯村西地。4座韩琦家族墓葬位于现南水北调干渠两侧。墓室...
记者19日从四川青神县文管部门获悉,该县陈家山遗址第一期考古发掘抢性发掘工作全部结束,在考古探方里发掘了一条灰沟、3个灰坑、5座宋元时期墓葬和较为清楚的唐代至清代时期文化层,出土保存较为完好的墓葬随葬器物如谷仓罐、陶碗和陶盏等十余件,收集各类陶瓷器标本近千件。 青神文管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配合成绵乐铁路客运专线工程建设,省、市县共同组成的考古发掘队,对陈家山遗址展开了第一期科学考古发掘。此次发掘...
韩琦墓地考古现场 近日,记者从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北宋三朝名相韩琦家族墓二期考古结束。此次考古共清理宋代大型石室和砖室墓葬4座,大型宋代建筑基址1处。 此次发掘区位于安阳市殷都区皇甫屯村西地。4座韩琦家族墓葬位于现南水北调干渠两侧。墓室分两种,一种为方形石室墓,一种为砖室墓。 从现场发掘情况看,4座墓葬和建筑基址在历史上都遭受过不同程度的盗掘和破坏,但仍出土了四方墓志、铁牛和...
近期,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四川大学、三星堆研究院、三星堆博物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在成都市明悦酒店,对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编制的《三星堆遗址2011~2015年度考古工作规划草案——“十二五”项目规划文本》(以下简称《规划》)进行了专项评审。三星堆遗址是面积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等级最高的蜀文化中心遗址,在巴蜀文明乃至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史上具有极...
人类文明的发生、发展与水密切相关。中国有着近30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海域、18000多公里的海岸线和丰富的内陆水域,其中蕴含着种类多样、数量巨大的水下文化遗产。这些水下文化遗产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间,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组建专门机构开展水下文物调查、重要沉船...
“全年开展田野考古勘探和发掘工作的工地有115个,发掘的春秋、汉代、六朝、唐代、五代、宋代及明清时期古墓葬数量为204座,发掘的古代遗址和遗迹共计60处,出土各类文物标本5000余件。” 1月14日上午,南京市2010年文物及考古工作会议拉开帷幕。专家认定六合李岗汉墓考古勘探等十个项目可以成为南京2010年的考古发现。 雨花台六朝墓葬:墓葬形制独一无二 “...
陈家山遗址墓区全景 陈家山遗址考古发掘工地7—10号考古探方陈家山遗址出土部分文物 为配合成绵乐铁路客运专线建设工程,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队在2010年8月初开展调查试掘的基础上,于2010年12月12日正式对成绵乐铁路客运专线青神段陈家山唐宋时期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通过近半年来的野外辛勤工作,近日,考古队已完成了对陈家山遗址的第一期考古发掘工作,在考古探方里发掘了一条灰沟、3个灰坑...
为配合洛阳隋唐城大遗址保护工程,根据隋唐洛阳城宫城核心区大遗址保护考古工作计划安排,2010年对应天门遗址区开展考古勘察和全面的考古发掘。 隋唐洛阳城是隋唐两代东都城,始建于隋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东都城由宫城、皇城、东城、含嘉仓城、郭城等组成。宫城和皇城建于地势较高的郭城西北隅。应天门是隋唐洛阳城宫城南垣的正门,处在隋唐洛阳城的轴线上,是隋唐东都城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它南对皇城的端门和郭城...
由中石化承建的长沙至郴州、娄底成品油输油管道全长533km,共分五段。其中,湘潭分输泵站—衡阳分输泵站151 km,衡阳分输泵站—耒阳分输泵站80 km,耒阳分输泵站—郴州末站110 km,郴州末站—湖南、广东省界62 km。湘潭分输泵站—娄底末站130 km。管道由南往北途经宜章县(33km)、郴州市(含苏仙、白湖两区)(50km)、桂阳县(20km)、永兴县(30km)、耒阳市(63km)、衡...
今天(1月13日)下午,马山考古发掘工作再现新的惊喜。经过考古人员六个多小时的考古挖掘,一座尚未被盗贼光顾、葬品丰富、形制完美的西汉古墓出现在考古人员眼前,从大量青灰色的淤泥里出土的10余件精美的陶制品、漆木器等,在深埋地下两千多年后重见天日。 据考古人员初步确定,这是一座汉代夫妻三人合葬墓。该墓是少见的三穴同葬古墓,这让人们再次将注意力集中到这块神秘的马山墓葬群。 西汉三人合葬墓疑为一夫...
今天(1月15日)下午,考古专家对常德市南坪汉代土墩墓3号封土墩24号墓的挖掘基本结束。根据目前对古墓群的定位和发掘情况,省考古研究所所长郭伟民表示,如此修筑方法和规模的土墩墓,在我省尚属首次发现,在考古上填补了国内空白,可称为“中国内地西汉第一墩”。 南坪汉代土墩墓位于常德市武陵区南坪乡一处居民小区的工地上。从2010年3月至今,已从3个封土堆中清理7座古墓。3号封堆是...
1月1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在北京举行,公布了“2010年中国考古新发现”,苏州木渎春秋城址考古项目入选。当天下午,市文广新局召开了“苏州木渎春秋城址考古成果”新闻发布会,向苏州本地媒体及驻苏各大媒体通报了相关情况。发布会由市文广新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陆菁主持,市文广新局尹占群副局长以及苏州市考古研究所相关领导参加。会上,苏州市考古研究所所长陈军介绍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的考古成果,中国社会科学...
2011年1月1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正式对外公布了“2010年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鄯善县吐峪沟石窟寺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被列为六大新发现之一。 吐峪沟石窟位于鄯善县吐峪沟乡吐峪沟麻扎村,是新疆东部最早开凿的佛教石窟遗址群,是研究佛教石窟寺艺术由西域向内地传播的关键节点。为配合丝绸之路(新疆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以及吐峪沟崖体加固工程的实施,自2010年3月开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吐...
广西柳州市考古部门12日披露,一支由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柳州市考古部门联合组成的专家队伍近日对当地距今约7000年前的鹿谷岭新石器时代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并出土200多件新石器文物。 柳州市鹿谷岭遗址位于该市太阳村镇和平村岭背屯柳江南岸的鹿谷岭上,为河旁台地遗址,分布面积约5800平方米。遗址于1979年被发现,1996年被公布为柳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由于湘桂铁路提速扩能改造工程部分用地...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