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995年底,明尼苏达大学考古实验室由著名地质考古学家Rip•Rapp牵头,正式向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提出了合作进行区域研究的请求,社科院考古所迅速同意了明尼苏达方的意见,并向社会科学院科研局提出了申请。1996年,社科院科研局复函考古研究所,批准了考古所的申请。考古研究所即正式向国家文物局提出了《中美合作调查漳洹河流域的申请》,1996年8月19日,国家文物局征得河南省文物局同意后,...
Abstract:When public archaeology was posed in 1970s,the meaning of public is always the core issue of public archaeology. Considering various interests of the Public,in which contains two different di...
一.引言 严文明先生在为陈铁梅先生著《科技考古学》所做的序言中指出:考古学的产生,是在历史学的发展提出了寻找新的证据和拓展研究领域的要求,在地质地层学和生物分类学初步形成的学术背景下,借用了二者的基本原理,并且依据人类历史文化遗存的特点而加以改造为考古地层学(或层位学)和考古类型学(或标型学),在实际工作中运用了测量、绘图和照相等技术,后来又引进文化人类学中的文化圈理论而改造为考古学文化的理论。只...
苏秉琦先生的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理论,从酝酿提出到现在,指导中国考古学实践和研究已有整整三十个年头。回顾30年来中国考古事业的发展,无不与其密切相关,至今仍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一系列重要考古发现,是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理论提出的前提。 1965年苏先生在《考古学报》发表的《关于仰韶文化的若干问题》将仰韶文化区分为半坡、庙底沟两个类型以及对中原地区后期仰韶文化与西部马家窑文化、江汉间屈家岭文化...
考古学家利用激光脉冲,为一尊破碎的阿兹特克大地女神石像生成了绿色的三维图像。在靠近石像头部的一口竖井里,安放着六批祭神的器物。 5月份, 30名技术人员加上两台起重机用了15个小时,把裂成了四大块、重达12吨的大地女神特拉尔泰库特利的石像,从发掘现场搬到了150米外的新家——墨西哥城大神庙博物馆。经过两年半的修复,这尊安山岩石雕已展露出土黄、红、蓝、白和黑等本来颜色,但中间缺失的那块却一直...
由北京大学承担的“中国和肯尼亚合作实施拉穆群岛地区考古项目”中的陆上考古发掘项目于2010年7月下旬启动,对肯尼亚共和国马林迪市周边地区的古代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本次发掘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肯尼亚国立博物馆滨海考古部组成联合考古队,其中包括中方9名队员和肯方的8位学者及工作人员。8月1日~9月10日发掘工作结束。总计开挖探方、探沟40个,加上遇到重要遗迹的扩方部分,实际发掘面积为640平方米,大...
正在进行的甘肃张掖“黑水国”遗址考古表明,早在4000年前河西地区就已有农业种植。 “黑水国”遗址位于张掖市甘州区西北17公里,今年6月以来,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学、西北大学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在此开展了发掘。 考古人员新发现了一批已经碳化的农作物种子。负责现场发掘的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副教授张良仁介绍说,这些被发现的农作物种子中,已经能确认的有小麦和大麦...
古代新鲜果蔬如何保鲜?中国考古学家的最新研究表明,三千多年前的中国古人——周人已经建造出别样的“保鲜库”,里面的部分果蔬种子至今保存完整。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孙周勇说:“通过对周原地区一座储藏坑遗址的考古研究,发现三千多年前的许多果蔬种子如杏核、甜瓜子等都保存下来,其中有些看上去跟新的差不多。这座储藏坑应当不仅仅是保存种子那么简单,它更应是当时人建造出来保存新鲜果蔬的‘保鲜库’,对于中国...
朱氏节孝牌坊 牌坊局部雕刻 乐山至自贡高速公路是《四川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中汉源—乐山—自贡横线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乐山、自贡两个较大规模城市的重要通道。全长116.31km。为配合乐自高速公路建设,2010年9月,四川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公路沿线进行考古调查,取得了重要成果。共发现12处文物点,其中墓葬(群)10处,古民居1处,古牌坊1处 在这10处墓葬(群)中,位于乐山...
据英国《每日邮报》11月15日报道,一家中国公司在阿富汗中部地区的Mes Aynak铜矿开采时意外发现一座建在古丝绸之路上的2600年前的佛教寺庙,成为又一项重大考古发现。 考古学家介绍说,这座佛教寺庙位于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南部30公里处,于今年5月被发现,但直到日前才对外发布消息。这座始建于公元前7世纪的佛教寺庙里有数座舍利塔、150尊大大小小的佛教雕像,还有装饰着黄金和钱币的多彩壁画。 ...
记者从武城大屯古墓地考古现场获悉,大屯水库考古工作日前获得重大突破。11月14日,考古队员在抢救清理墓葬过程中,清理出土一件较为罕见的三彩陶炉。据悉,这是在近期清理工程中,首次出土的一件整体完整、工艺精美的器物。 11月14日,考古队员在抢救清理一座自然塌陷的砖室墓葬时,在墓室底部清理出土一件较为罕见的三彩炉。据悉,三彩炉为红陶胎质,做工精细,器型厚重圆润,卷唇鼓腹,最大腹径0.21米,外施红、黄...
法国国家科研中心日前发表公报说,该机构专家通过对法国南部纳尔博纳地区的挖掘,发现了古代港口遗址,这再次证明纳尔博纳在罗马帝国时代曾是一座繁华的港口城市。 公报称,纳尔博纳被认为是罗马帝国时期第二大港口城市,其规模仅次于奥斯蒂。多年来,不少考古学家来到这里,希望发现更多的遗迹予以证实。2010年夏季,科研中心的一支考古队在科琳娜·桑切斯的带领下对纳尔博纳进行了勘察,并选择两处地点开始挖掘工作,结...
图一:老司城全景 永顺老司城位于永顺县城以东20多公里的灵溪河畔,地属灵溪镇司城村。从南宋绍兴五年(1135 年)到清雍正四年(1727年),老司城为永顺土司政权的司治所在,也是湘西土家族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1995年10月~12月、1996年9月、1998年10月~11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湘西自治州文物局、永顺县文物局,先后三次对老司城及外围相关遗址进行了调查与发掘。2010...
10月30日,考古队员正绘制4号建设筑群11号僧房遗址正视图。 自今年7月底至今,由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课题组对新疆库车县苏巴什佛寺遗址分布范围、建筑布局、性质等进行考古调查,此次考古将为丝绸之路大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做好扎实的基础工作。 苏巴什佛寺始建于公元三世纪,唐代达到繁荣时期,唐玄奘当年曾在此讲经布道两个月。(陈鹏/人民视线) ...
12月1日上午,国家文物局考古处处长闫亚林在省文物局副局长孙英民,市文物局局长阎铁成、常务副局长任伟以及新郑市相关领导的陪同下,对新郑郑韩故城考古遗址公园保护规划进行专题调研。 闫亚林一行先后来到郑韩故城城墙遗址、郑国车马坑景区、新郑市博物馆和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郑文物工作站等进行实地调研,详细询问郑韩故城保护情况,并听取新郑市对郑韩故城大遗址规划建设情况的汇报。闫亚林对新郑市文物保护工作给予充...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