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有媒体报道南京市正在两幢民国时期遗留下来的老宅下修建地下停车场。对此,有市民质疑在老宅下面挖洞建停车场是在“坑”文物。8日,项目设计负责人、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周琦对该项目进行了解释说明。周教授表示,在保护好的前提下,“历史建筑应对城市发展有所作为”。 被“坑”的两幢民国老宅是北京西路57号和天目路32号,两幢楼分别建于1937年和1946年,其中一幢还曾是原国务院参事李世军的居所。像这样...
为给轨道交通让路,徐州将一座文保单位——一民国建筑进行平移。昨天,现代快报记者探访获悉,这座3层老建筑已经“腾空”,再过几天,它将整体迁移到240多米外的新址。 即将整体平移的3层民国建筑为“同和裕银号旧址”,位于徐州市区的大马路上。据记载,这座建筑建于1932年,混合结构,建筑面积284.4平方米。2011年,被徐州市人民政府列为第五批文保单位名单。银号旧址原建筑是两层,最上面的一层为现代后建...
南京仅存的一处古代县衙建筑——位于白下路的清代上元县留存下来的县衙大堂已启动修缮。这是春节刚过传来的南京文物保护的一则好消息。 历史上的上元县和江宁县,都是今天南京区域的一部分,又都是南京的别称。在南京建置史上,它们占有重要地位。上元县衙的一处建筑还引发了一句流传颇久的歇后语。 上元县与江宁县的历史沿革 和江宁县相比,上元县的历史虽短些,但同为历史名县。据《南京建置志》和《中国历史地名辞典》...
昨日,北京会议中心,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接受采访。新京报 薛珺 摄 养心殿坐落于紫禁城后部乾清宫西侧,是清朝最高权力中心所在地,去年,这座院落开启了百年来的首次大修,预计2020年完成。 昨日,全国政协委员、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大修之后的养心殿开放面积将超过六成,与现在的“隔窗欣赏”不同,届时,游客可以走进养心殿内部参观。 据单霁翔介绍,故宫每年约1500万游客中,有约...
4日,武汉大学的樱花开了,但由于武汉大学正在进行大规模文物建筑维修和教学楼建设施工,武大主要赏樱区域(樱花大道至樱顶区域,含樱花大道、老斋舍、樱顶平台和老图书馆)完全封闭。 虽然赏樱区域被封,但武汉大学珞珈广场、行政大楼、校医院,信息学部星湖、医学部等处皆有樱可赏,市民可前往这些地方游玩赏樱。 图为樱花大道旁,几名游客在围栏外拍照留影。
日前,德清县博物馆会同县文物监察大队、乡镇文化站,对全县文物古建筑(尤其是属于宗教活动场所的古建筑)进行了安全隐患大排查,重点检查火灾危险源、疏散条件、消防分区。排查出安全隐患8处,主要集中在梁架结构、火灾危险源等方面,已向5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所在乡镇发出整改通知函。
日前,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浙江古建筑》正式发行。该书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国家重大出版工程项目“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中国古建筑丛书”的浙江分册,由杨新平主编,宣建华、张书恒、宋烜副主编。它的出版对于促进浙江建筑遗产的研究、保护和地域建筑文化的传播等具有积极的意义。 该书的编著出版是我省首次较为全面、系统梳理古建筑的一次重要尝试。全书以浙江古建筑的类型为纲,共设绪论、城镇与村落、寺观庙宇、...
昨天下午,住在市区解放街一带的徐阿姨在家门口织毛衣,她在这条街上的民国欧式建筑内住了几十年。专家们把这一片的民国欧式建筑群看成宝,但徐阿姨觉得像“鸡肋”: “当年的一幢洋房子,往往被析产分成几户人家,房子变小了,内部结构动了房子会漏水,地板踩上去也会吱吱作响了,我们居住环境已经落后了。街道上的墙壁是粉刷了几次,但这里只有危房才会零星地进行整修,这里到底怎么改造好?” 徐阿姨的困惑,也是住在解放...
几年前的吴玉泉宅 坐落于乐清虹桥吴宅村的吴玉泉宅建于民国时期,它曾凭精美考究的雕刻工艺、洋派大气的建筑布局扬名。2011年,这座饱经沧桑带有西洋风格的大宅,被列入乐清市第一批重点历史建筑。可它多舛的命途并未从此改变,公厕、出租房挤入爬满青苔的院墙,两间塑料作坊也进入了宅子,早已看不出它当年的模样。 市民携子体验故乡文化 却发现老洋楼成小作坊 乐清虹桥市民包先生热爱历史建筑。上周,他特意带着...
2月25日下午,居住在南京市鼓楼区花家桥7号的市民钱女士、刘先生相继报警,称楼下的一位住户在野蛮装修,竟然擅自对文保单位挖地三尺,严重破坏了他们所住的百年民国老宅。记者了解到,由于这样的施工,楼上住户反映墙体已经有了裂缝,街道方面也在年前张贴出了该建筑年久失修需要安全鉴定的通告。 房屋高出地面户主觉得影响生意 接警后,民警立即联系了该地所属的阅江楼街道城管科,一同前往现场调查了解。原来施工住户...
黑龙江黑河市爱辉区“瑷珲海关历史陈列馆”,日前正式对外开放。古城瑷珲海关是黑龙江省最早的通商海关之一,该陈列馆是在原“瑷珲海关”旧址上新修建的。 陈列馆规划总面积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60平方米,是一处以全面反映1909年—1933年边境贸易关系史为基本陈列内容的专题性遗址博物馆,以珍贵的历史照片、档案资料、中俄文物精品,客观、形象、生动地再现了瑷珲海关历史。
昨日,广州市荔湾区沙面街发布消息,于2007年被承租方破坏的沙面一街3号建筑,将于近日启动修缮,按照文物原貌进行修复,由承租方出资,初步估计需耗资两千万元。 据沙面街道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沙面一街3号建筑是全国重点文物A类保护建筑,原为法国东方汇理银行,占地面积达到1000平方米。该大楼在海运局迁址办公后,于2007年被承租方进行装修改造,由于承租方对文物保护缺乏足够的认识,造成了文物的损坏,后文...
2月24日,游客们走出永乐宫纯阳殿。 2月24日,游客们在永乐宫重阳殿游览。 近日,山西道教古建筑永乐宫搬迁后首次修缮工程完工,现已开门迎客。永乐宫位于黄河北岸、道教师祖吕洞宾的家乡山西芮城县,始建于13世纪至14世纪,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大和保存最为完整的道教宫观,为全真教三大祖庭之一。20世纪五六十年代治理黄河期间,永乐宫历时8年实现了整体迁建,如今,已在新址上度过了50年岁月。
传统村落和古建筑是中华民族内聚力和向心力的物化体现,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内容,是极其珍贵的文化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古村落要保护好。这对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文化强国,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心灵归属感,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竞争力,都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如何贯彻中央精神,保护好新余市传统村落和古建筑文化遗产,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各相关部门和单位...
2月19日,记者从林州市文物部门获悉,省政府近期公布的我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中,林州市天津院(石氏宅院)、盘阳传统民居(含法济寺)和刘氏庄园等3处建筑榜上有名。其中,天津院(石氏宅院)入选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刘氏庄园和盘阳传统民居(含法济寺)入选古建筑类。 天津院(石氏宅院),当地老百姓又称“转花楼”“转角楼”,是目前豫北冀南很少见的一座两层回廊式四合院建筑。据林州市文物局工作人员介绍,...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