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昨天,西湖镇西汉木椁墓的考古人员继续对墓室内的文物进行清理,除了发现2000年前的“浴凳”模型外,还发现了一个超大铜壶和陶罐等零碎物件。随着清理工作接近尾声,西汉木椁墓的夫妻棺木也逐渐从泥土中“现身”,考古人员称,从棺木两端都未损坏来看,该夫妻合葬墓的“核心”——主棺并未被盗掘。 昨天,记者在现场看到,主墓室的头厅已经清理完...
昨天,扬州10年来出土的最大墓椁墓的前堂已经全部清理完毕,木棺南北两边的侧厢和西边的足厢一并发掘,形成了“开棺”前的“合围”之势。出土的物品除了少见的乐器编钟、铜铙和兵器铁剑等,还有南边侧厢的一大摞完好如新的漆器。最出人意料的,还要数南边侧厢的“阁楼”格局。 乐器兵器同时出现 昨天,前堂清理扫尾,但惊喜并未就此画上句号。前...
昨日,在西汉古墓挖掘现场,东墓室底部的淤泥已全部清理干净,随葬的木俑、车马及各种器皿全部显露出来。 记者看到,东墓室内除木制的车马俑残件外,还有些金属的小物件混在其中,在考古队员的指点下,仍能看出车马俑当初在墓室的摆放格局:两辆马车头朝东且并列摆放,四个车轮向一个方向倒伏,伞盖和车身通过一些金属部件连接在一起,马车周围还有不少人俑和马俑的残片。 “这更加证实墓主的身份地位当时在士夫...
昨天,考古人员初断,扬州10年来出土的最大木椁墓外藏椁中随葬的车马俑由两部车、四匹马组成。在葬制等级分明的汉时,能够放置车马就已说明墓主人是有身份的人,更何况随葬了两车俑、四马俑。 记者在外藏椁看到,车轮、车辐、车轊、伞骨等还清晰可见,但已分布散乱。考古人员推测,可能是历史上浸入大水,将现场“漂”乱了。铜镏金的车轊,在阳光下还闪着光芒。 昨天,考古人员还发现了一根一端缀...
昨日下午3点,随着一声令下,十余名考古队员开始对古墓进行清淤工作。从几天前的铁铲到现在用手铲,甚至是直接用手摸索,考古队员们都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损坏了墓中的文物。 “这是人腿还是马腿啊?”考古队员从东墓室中取出一个木俑腿,围观的群众七嘴八舌议论起来。“这个啊,是木人的腿”考古队员一边回答,一边拿过一块木板,将“人腿”固定...
昨天,西湖镇砖瓦厂的西汉木椁墓暂时停止考古发掘工作,考古人员将连日来发现的文物进行清理,发现文物最多的外藏椁里的车马俑、漆器、陶器、铜器纷纷被搬离出土,考古人员称,这是“开棺”前最后的清理工作。 据现场考古工作人员介绍,该墓葬经过多次盗掘,棺木内存在贵重文物的可能性不大,倒是存放物品的外椁、侧厢、头厢、足厢等处文物相对较多,因此要先将这些文物进行归类保护。记者在现场还看到...
昨天,西汉夫妇合葬墓考古又有新发现,首次出现汉代女性用品。在头厢除了发现漆器金箔贴片外,考古人员还发现了一个完整的在汉代称为漆奁的化妆盒和一个连体的男女木俑。考古人员称,从连体的男女木俑来看,这对夫妻生前两情甚笃。 昨天下午,在主墓室的东北角,考古人员在泥水中依次发现木俑、漆器、陶器等物件。记者看到,一块包有金箔的块状漆器被发现,该金箔颜色呈现鲜亮的金色,上面还有精美的图案。考古人员介绍,西汉时...
人死后,西汉大夫仍要享受生前的舒适生活——主棺椁到东墓室之间的那段距离,寄托了亡者对阴间生活的美好向往。 昨天下午,位于西湖镇蚕桑村的西汉古墓开始清理侧厢,考古队员在主墓室的东北角发现两张金箔,并从南边的侧厢中挖出数只漆盒。 记者现场看到,在一块泥土上面,粘着一张五厘米左右的金箔片。“这是漆器上面的贴饰”,现场考古队员说,这些金箔主要贴在漆器的边上。一位文博专家告诉记者...
昨天,位于西湖镇蚕桑砖瓦厂的西汉木椁墓考古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出土的文物中首次发现了西汉时期的铜器。此外,主墓室的轮廓在清理后逐渐清晰,一墓四厢的墓葬形制进一步证明墓主人的身份高贵。 昨天上午,外藏椁内出土的木车轮已增至四个,考古人员推测其中应有两驾车马俑。同时,车马俑上伞盖顶的铜制盖弓帽也被发现。考古专家介绍,该铜制盖弓帽为方形,与一般发现的盖弓帽有所不同,其作用可能主要用于装饰(盖弓帽是古代马...
昨天,考古队队员们仍在清理主棺椁旁边的淤泥。记者在现场看到,主棺椁盖板上的淤泥已经被清干净,楠木盖板的详细位置也被标注在了图纸上。由于墓室头厢位置的淤泥太厚,直到目前,主棺椁的前挡板仍然被泥土封住。 在墓室的头厢,考古队员经过一番清理,发现了好几个鸭蛋般大小的漆耳杯和一个漆器托盘,同时还发现了一个纯铜熏香炉。业内人士说,墓室内摆着做为酒器的漆制耳杯,体现了古人希望在死亡后仍继续享受生活的想法。香...
昨天,扬州10年来出土的最大木椁墓考古发掘继续进行,主墓室着力“清淤”。考古人员在清理南面的一口木棺时,在棺板上发现许多形如数字“二”的红色图案。 除继续外藏椁的制图扫尾,昨天,考古人员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主墓室的清理上。由于墓室的椁板大片断裂,曾被盗取,墓外的泥土“趁虚而入”。长年累月的“滴漏”,使渗入...
昨天,西湖镇蚕桑砖瓦厂的西汉木椁墓考古工作持续进行,主墓室的椁盖板已经打开,专家确认该墓葬为夫妇合葬墓,从墓葬形制来看,为西汉贵族大墓。不出意外,今明可开馆,届时将揭晓墓主人的真实身份。同时外藏椁发现大量汉代木俑,其中不但有人俑,还首次发现了车马俑和木梯等陪葬品。考古工作人员介绍,连日来外藏椁发掘出了陶器、漆器、粮食、木俑等大量随葬品,充分说明了汉代“视死如视生”的厚葬风俗...
挖掘一周后,位于西湖镇蚕桑村的西汉古墓今天进入清淤倒计时阶段。 从9月2日到昨天下午,挖掘人员足足挖出了近50立方米淤泥,堆满了墓葬两边。“东边的墓葬已经基本清理完毕,”现场的一位考古队员说,他们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把主棺旁边的厚厚淤泥清理干净,然后“就是等待明天或者后天开主棺的那个时间了”。 2000年前车轮重见天日 昨天下午三点,考古人员揭去...
昨天,西湖镇蚕桑砖瓦厂的西汉木椁墓考古发掘又有新发现,考古人员从外藏椁出土了一批陶冥币和破损陶器。据不完全统计,持续多天的考古工作已经出土各类文物共43件,其中以陶器和漆器为主。考古专家称,从出土的大量陶冥币来看,该墓主人应该是家境已经破落的士大夫。 记者昨天在现场看到,考古人员还在进行外藏椁的清理和深入挖掘工作。截至下午6时,外藏椁已经挖至1.7米的深度,考古人员称下面还有一层隔板,隔板下面的...
昨天,扬州10年来出土的最大木椁墓让人们“见识”了2000多年前冥币的模样。这些汉代五铢陶币成串扎堆出土,在扬州所发掘的墓葬中尚不多见。而牵动众人目光的主墓室正在制定发掘方案。 楠木板下惊现“陶器家族” 没想到,一个外藏椁里还“别有洞天”。几天来,考古人员不断从它的“怀里”取出丰富多彩的文物。昨天上...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