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在西湖镇出土的西汉大墓的文物清洗工作仍在进行,昨天,一件漆盒上清晰的文字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也为继续揭开墓葬之谜提供了新的线索。另据介绍,这个西汉夫妇合葬大墓与甘泉山窑庄2号墓有许多相似之处。考古专家们猜测,墓主董汉很可能是“驸马”。 昨天,在考古队的办公现场,一件清洗出来的漆盒上的文字吸引了大家的关注:这件漆盒长31.9厘米,宽11.9厘米,高17.9厘米,出土于墓葬南...
墓内文物可能已被盗空,警方正在展开调查 昨日下午,市民赵先生在韩山散步时无意间发现了一处被盗掘的古代墓葬,随即报警。经市考古队初步勘察,判定被盗的这处古代墓葬为西汉时期,盗贼已将墓室打通,估计有价值的文物已被拿走。 古墓一角惊现盗洞 昨日下午4时许,记者与赵先生取得联系并赶到现场。在赵先生的带领下,记者沿韩山西坡前行了约500米后才找到了这处古代墓葬。墓葬处于一条山间小道旁的柏树丛中,位置...
昨天下午,西湖镇蚕桑村西汉木椁墓考古工作进入收官阶段,考古人员动用吊车将西汉墓中的两口棺椁,连同琉璃玉衣运往市考古队进行深入清理。 下午1:20,一辆吊车和一辆卡车相继开往考古现场。为给吊索留出足够活动空间,考古人员对南北棺底基清淤。大约20分钟后,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南棺被吊离了主墓室,但由于棺椁横木受到挤压,南棺的侧棺板出现破裂状况。为防止吊运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棺板断裂,考古人员用麻绳将棺板牢牢...
本报昨日登载了西汉古墓开棺的消息,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关注,而南侧主棺中发现的一件可能很完整的玉衣,更让读者们感到惊喜。不少人纷纷来电询问玉衣究竟是什么?这次发现的玉衣和之前汉广陵王墓中的玉衣有何不同? 玉衣是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的殓服 “所谓玉衣,”文博专家解释说,“是古代人在去世后,用玉或者类玉的物品打磨成片,四角穿孔,以金线或者银铜线连接起来做成的葬服。...
9月26日,在江苏省扬州市一座西汉古墓发掘现场,考古工作者在展示一枚铜质龟钮“套印”。 该“套印”造型别致,上方为一乌龟造型,外印边长不足2厘米,其中还藏内印,如抽屉般开合。外印的印文为“臣汉”,内印文为“董子翁”。
昨日上午9时许,扬州10年来发现的规模最大的西汉木椁墓开棺仪式开始,考古人员拿起铁锹开始南棺的开棺工作。只见考古人员用两根粗绳套住棺盖两头,四五个人同时用力,厚厚的棺木板被缓缓打开,神秘的主棺终于露出“庐山真面目”。现场测量显示,南棺长约2.3米,深1.5米,棺木厚0.15米。9时40分,考古人员开始开启北棺棺盖,大约过了15分钟,北棺棺盖也被顺利打开。与南棺相比,北棺要&...
扬州新闻网讯昨天,扬州10年来出土的最大木椁墓“开棺”,北棺里两枚印章破解了墓主身份之谜。考古专家辨析,墓主姓董名汉,字子翁,汉广陵国一位大臣。由于北棺密封性好,尸骨呈黑褐色。北棺出土了一把带鞘铁剑和一些精美的家务用具,最令人称奇的是,南棺惊现由一两千片琉璃片串成的琉璃玉衣。考古人员推测,此件琉璃玉衣应是完整的。倘若如此,完整的琉璃玉衣在我市还是首次出土。 经过了整整一个...
西汉龟钮套印 玉含 青玉璧 “一、二、三,起!”昨天上午9点30分,随着一声令下,西汉夫妻合葬墓的两块棺椁盖板被缓缓拉开,历时24天的考古工作迎来最关键时刻。 陪葬品种类丰富 昨日的开掘现场,北侧棺盖一掀开,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一具尚未完全腐化的遗骸。墓主头部朝东,头上套着一个漆面罩,头、足、胸等关键部位都放有玉璧。 上午10点40分,考古队员在北棺足部...
昨天,扬州10年来出土的最大木椁墓的南侧厢内发现了形似轿子的器物。专家初步判定,此为2000多年前的轿子——舆轿(冥器)。据了解,这一器物在我市极可能是首次出土,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考古人员在清理南侧厢底层时,发现了位于侧厢东头的舆轿。它周身裹着泥,人们硬是用手将它“抠”了出来。只见长方体的车厢往南侧翻在地,四足朝北,抬杠细长别致。考古人员初断,这是照汉代人使用的轿子成...
每一块泥土都要用手细细捏过,每一个角落都被详尽标注在图纸上。昨天,主墓室南侧厢清理工作宣告结束,今天将对足厢进行清理,这是主棺打开前的最后一道工序。 昨天,主墓室陆续出土铜器和漆笥,记者现场看到,铜壶、铜勺、铜锩、铜钫等生活用品相继被挖掘出来装进塑料袋保存。有趣的是,现场还发现一个底部带格状铜片的铜器,考古人员说,这是西汉时期用来蒸面食的蒸笼。 在被挖出的泥土中,考古队员用双手仔细拿捏了一遍,...
昨天,西湖镇西汉木椁墓墓室南侧厢开始进行大规模清理行动,一天下来,47件耳杯、1个4耳铜壶、4个三角壶等漆器和铜制餐具和酒器相继被清理出来,露出“庐山真面目”。在这些器具中,不仅有镏金的漆器耳杯,还有首次出现的三角酒壶。更令人称奇的是,继上次发现高粱之后,又出现了谷粮新品种——颗粒完好的芝麻。 据考古人员介绍,在墓葬发现颗粒完好的芝麻比较少见,这次之所以能够保存下来,可能...
备受瞩目的西汉古墓挖掘工作日前已近尾声,记者昨在现场看到,主墓室的南侧厢已基本清理完毕,今天将对足厢进行彻底清理,打开主棺的时间已越来越近。 除尚未打开的主棺椁,截至目前,南侧厢出土的陪葬品最为丰富。仅昨天,南侧厢又出土47个漆耳杯、一个四耳铜壶及四个三角状漆壶。昨天,三角状漆壶的用途也有了答案:原是用来装酒的酒壶。之所以呈三角形,一位文博专家称,主要是为节省墓室空间。 记者看到,每一件挖掘出...
昨日,受台风暴雨影响,西汉古墓挖掘进度有所放缓。昨天下午,记者现场看到,古墓室中形成约75厘米深的积水,主棺椁大部分浸泡在水中。 “积水不会对棺椁内文物造成破坏,相反还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考古队负责人表示,由于主棺椁已破裂,积水也起到了部分清刷内棺淤泥的作用,给下一步的清理工作带来方便。 由于主墓室的侧厢还未清理结束,开棺时间仍无法最后确定。昨天,他们已借来水泵抽水,随...
记者昨从市考古队获悉,由于阴雨天气等原因,至昨天西汉古墓主棺挖掘工作仍未能进行。但经过连日挖掘,考古人员根据下葬形制、陪葬物品等情况,目前已基本确定墓主身份为“侯”。 “棺椁采用的两椁一棺,车俑又是两匹马,还有编钟的出土”,市考古队队长印志华昨天称,一棺一椁已是士大夫,加上车马俑和乐器类陪葬的存在,基本可以断定墓主人的身份在大夫之上、王以下,属于&...
昨天,西湖镇的西汉木椁墓考古工作在雨中继续进行,南侧厢发现几十件完整的汉代漆器“餐具”,两只铜壶和一只铜盆,并且在足厢发现一套弓箭。考古专家介绍,依据目前已出土的文物来推断,该墓主人应为“侯”级别。 昨天,记者在现场看到,位于主墓室南边的侧厢中出现众多文物,经过雨水的洗刷,一套精美的漆器呈现在众人面前。这些漆器有漆盘、漆耳杯等物,分黑、褚红两色,上...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