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专家在复原出土的文物 杨正华 摄 中新网淮阳7月25日电(齐永 张广起) 在前不久举办的平粮台古城遗址保护规划研讨会上,河南考古专家曹桂岑爆出平粮台古城遗址两大新发现,遗址面积由原勘探的5万平方米进行扩大到50多万平方米;遗物证明先民在此生产生活的时间,可由原勘探的4300年的龙山文化追溯到6300年前的仰韶文化,将淮阳文明历史向前推移2000年。这一消息让现场所有人惊喜不已。 位于淮阳县城...
是什么让这个继“南海Ⅰ号”之后的水下考古大发现备受瞩目 几千件东西还没有真正见到船底板 水上数月,历史将在这里裸露出怎样奇特的妆容 串场1:三年前,被称作中国水下考古界“天字第一号”工程的“南海I号”整体打捞工作在南中国海域高调开工,一时间激起的波澜至今尚存。然而,密切关注中国水下考古的人或许还记得,就在阳江海域全球首例...
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刘云辉教授8日在此间“2011岫岩玉与中国玉文化学术研讨会”上披露,西安汉宣帝杜陵新出土3件高足玉杯和相连在一起的1对圆雕玉舞人,均属汉宣帝御用品。 刘云辉介绍说,杜陵新出土的这3件玉杯,都以新疆和田玉雕琢,玉质细腻坚硬,大小非常接近,形制基本相同,均为深腹高圈足,平口,腹壁上部较大,至底部渐次呈弧形内收,腹腔底呈半球状,圆颈,圈足下端呈喇叭形,每件玉杯...
近日,沧县北关村的铁钱垛引起了众多市民的关注。昨天,文物部门工作人员对这里的宋代铁钱垛进行了考古勘探,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沧州旧城的众多历史细节,有望随着铁钱垛的发现而逐渐清晰。 沉睡多年铁疙瘩竟是宋代大宝贝 日前,沧县文保所接到举报,称北关村的田地里有古代的“大铁疙瘩”,并且已遭人破坏。工作人员赶到此处后发现,这个“大铁疙瘩”就在该村外的田间小...
昨天,荆州文物部门首次启动荆州大遗址保护航拍考古工作,三名摄影摄像师将会对荆州大遗址保护区进行7至8次航拍。 昨天下午4点多钟,位于荆州大遗址保护区八岭山、熊家冢遗址、楚纪南城等周边的居民,被空中直升机发出的机器轰鸣声所吸引。机上的摄影和摄像师正利用下午能见度高、各种干扰低等特点,对荆州大遗址保护区进行航空考古拍摄工作。 相关部门将利用地学遥感等技术手段,对大遗址保护区内航拍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
记者18日从“南澳Ⅰ号”水下考古队了解到,明代沉船“南澳Ⅰ号”第二阶段考古发掘工作已于近日结束,共打捞出水青花瓷等文物近万件。 据“南澳Ⅰ号”水下考古队领队崔勇介绍,自今年4月正式启动“南澳Ⅰ号”第二阶段水下考古发掘工作以来,水下考古队共新发现4个舱位,目前“南澳Ⅰ号”已被确...
本报7月18日讯 日前,记者从太原市晋源区文物旅游局获悉,去年10月,晋阳古城遗址获得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并将于“十二五”期间开工建设。目前,《晋阳古城遗址考古工作规划》已于6月底制订完成,晋源区政府也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签订编制《晋阳古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的协议,有望年底前出台。 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常一民说,晋阳古城作为盛唐北京,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盛...
记者在广东汕头“南澳Ⅰ号”水下考古队采访了解到,汕头“南澳Ⅰ号”打捞船“南天顺”号,在天气和海况允许的情况下,18日将满载着出水的近万件文物离开古沉船“三点金”海域。汕头“南澳Ⅰ号”水下考古队已圆满完成今年的水下考古计划,共打捞出水文物近万件。 记者采访了解到,自今年4月27日...
图为墨绿色的文物保护“急救车”。中新网发 冽玮 摄 图为文物保护“急救车”内的各种设备。中新网发 冽玮 摄 中新网西安7月17日电(记者 冽玮)监测温湿度、物理提取文物、喷洒药水稳固保湿……经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专家研究开发,从2010年起推出一种可适应考古工地易损文物现场保护的“文物急救车”,为...
最近,文物考古人员在眉县附近考古挖掘,发现了疑似两汉时期眉县县城的遗址,正当考古人员抢救性挖掘时,遗址却被一个工地的施工机械破坏了,挖出的古钱币也有一部分不见了。 文物专家:咱们现在就抢救回来了一批。 文物专家在镜头前给记者展示的这些钱币是两汉王莽时期市面上常见的流通货币,这些名为小泉直一、布泉、大泉五十的钱币对研究两汉历史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可是昨天(7月15日),这些钱币差一点就被施工方的...
这是牛河梁遗址第二地点祭坛、积石冢原址的资料图片。目前,辽宁牛河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女神庙保护展示馆已结束施工,具备开放条件;祭坛、积石冢保护展示馆已完成主体钢结构工程,进入屋面工程施工阶段;16个遗址点保护工程正进行深化设计,预计将于2012年5月前完工。 牛河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于2008年在辽宁省朝阳市启动,总占地面积58.95平方公里,核心保护区8平方公里。牛河梁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属...
制图/杨可威 20多年前,沉没于南宋初年的古船“南海一号”在广州现身,一度引发人们对古航海时代的追忆,也成为广州对“海上丝绸之路”申遗的最大筹码。 但在备受世界关注的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多处遗址中,唯独在宁波发现的遗址和文物全部来自陆地,没有来自水下的文物、遗址的印证。广州的此次发现,引发宁波人的思考:阿拉宁波的...
记者近日从永胜文物部门了解到,永胜县涛源堆子山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现已进入文物修复阶段,相关部门正组织人力对出土文物进行系统的抢救性修复。 日前完成的云南永胜县堆子遗址考古挖掘中,共揭露房屋基址18座、墓葬140座,并出土大量遗物。考古成果对云南金沙江流域早期人类活动研究及考古学文化序列问题具有重要影响。堆子遗址发掘面积达10000平方米。堆子遗址发掘发现的遗迹类型多样,为金沙江中游地区重要的早期...
考古队员们在清理遗址 近日,由西北大学15名在校本科生和6名硕士、博士研究生组成的东黑沟遗址考古队在考古挖掘中有了一些新的发现。 此次考古中,最重要的一项发现是,遗址中一座东西宽60米、南北长约90米的大型石筑垣墙,在垣墙内出土了许多用于烹煮、盛储的陶器;羊、牛、马等牲畜的骨骼,以及很多骨箭头、石球、骨制的盔甲片等武器。通过对巴里坤石仁子东黑沟考古遗址的挖掘,考古队发现东黑沟是一个多时期叠压...
昨日,湘潭市文物部门向外界披露,文物考古专家在湘乡发现了清代湘军大将——振威将军喻胜云所建的一座“城堡式” 旧宅遗迹。这一古建筑物具有鲜明的军事防御色彩,在江南地区考古发现中十分罕见。 喻胜云旧宅位于湘乡市毛田镇崇山村。史料记载,出生在崇山村的清代湘军大将喻胜云17岁从军,因为机智、勇猛过人,屡立战功,清光绪帝封其为振威将军(从一品武官名),并奖励黄金三百两。喻胜云在家乡...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