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9日下午,国家文物局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了“201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最终入选名单。据悉,此次评审会由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考古协会和中国文物报社承办,全国共有25项考古发现进入了最后的角逐。
在第六个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由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唐山市文物管理处、丰润区文物保护管理所联合,在丰润后冯各庄遗址发掘现场举办了“文化遗产与美好生活”为主题的公众考古活动。此次活动邀请了唐山师范学院70余名高校师生以及唐山市县区文保所30余名文物工作者。在考古发掘现场,考古工作者讲解此次考古发掘重要收获:首次发现冀东地区金代古路以及保存较好金元时期古聚落址。师生们还参观了考古发掘现场的古文化遗存,观摩...
6月11日,南旺分水枢纽考古遗址公园在山东汶上正式奠基。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副局长童明康,山东省副省长黄胜等领导出席奠基仪式。 单霁翔代表国家文物局对南旺分水枢纽考古遗址公园表示热烈的祝贺。他说,南旺枢纽工程是大运河高超工程技术的杰出代表,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在京杭大运河历史上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作为申报世界遗产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旺枢纽工程遗址的保护展示工作具有重...
摘要:手工业生产专业化的程度和形式被认为是衡量社会复杂化程度或文明化进程的重要指标。本文首先对西方有关手工业生产专业化的考古学研究作了简单回顾,提出近二十年来相关研究表现出三个特点:一是研究视野的扩展;二是日益重视运用多种手段从考古资料中榨取相关信息;三是解释理论日益多样化。文章对国内的相关研究也进行了回顾,提出应加强对早期专业化生产的研究,对各主要史前文化区手工业生产专业化特征的总结和对专业化发...
6月10日下午,上海博物馆与松江博物馆联合举办“广富林考古新发现特展”在松江博物馆隆重开幕。这次展览重点展出了2008-2010年广富林考古工作的最新成果,有距今5100年至4200年的红陶、黑衣灰陶以及这一时期人们劳作使用的石刀、石犁等,其中的出土文物玉琮和角质端饰是重大发现。“广富林考古新发现特展”是上海博物馆在广富林地区考古工作的一个缩影,凝聚...
盱眙大云山汉墓墓主身份之谜终于揭开了。在昨日举行的媒体见面会上,南京博物院龚良院长透露,经过专家考证,1号墓墓主人身份已经确定,为第一代江都王刘非。此次发现是新中国成立来江苏考古最重大的发现。 而此前,文物专家一直推测,大云山汉墓墓主是七国之乱“带头大哥”、刘邦之侄、吴王刘濞。但最终,确切、有指向的证据推翻了这一推测,墓主身份“易位”汉景帝刘启之子...
记者6月14日从纪念水洞沟遗址88周年暨首届水洞沟文化旅游节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水洞沟国际学术研讨会将于6月18日举行。届时,多位国内外考古专家将对水洞沟遗址进行深度解密。 据了解,在这次研讨会上,钟侃、王惠民等宁夏水洞沟遗址专家将公布多年来对我区水洞沟古人类遗址的相关研究进展与成果。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新智、中国科学院地址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袁宝印、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所长高星等...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考古学是历史科学的一部分,以通过考古的调查、发掘获得的古代遗址的遗迹和遗物等实物资料进行研究。考古学研究依靠地层学、类型学、年代学等方法,结合古代文献、口头传说、民族学、民俗学的资料进行综合研究,填补文字历史的空白,恢复古代历史的面貌。 考古学在运用考古的方法和手段的同时,必须结合自然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进行研究。20世纪以来,考古学结合自然科学的多种学科进行...
中国文物网讯(6月14日) 记者电话采访了今年获评“2010年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南澳一号”明代沉船领队发掘人崔勇。崔勇就“南澳一号”明代沉船获评及广东水下考古事业的发展简单做了介绍。 “南澳一号”的唯一性 “南澳一号”明代沉船是全国之内保存最好的明代沉船,也是...
[导读]在已发掘的部分区域内存在厚实的红烧土遗迹,考古专家证实了东阙门曾经被火烧过。 经过考古人员一个多月的发掘,陕西汉阳陵帝陵东阙门南侧阙门的内塾和部分阙台遗迹已被揭露出来。在已发掘的部分区域内存在厚实的红烧土遗迹,证实了东阙门曾经被火烧过。 史书记载,汉武帝时期,汉阳陵曾失过火,红烧土的出现证实东阙门当时被烧,至于被烧的面积有多大,则需要考古发掘来验证,这也为专家研究帝陵东阙门的毁弃原因...
法国的考古学家近日在该国中东部的欧坦市发掘出一处罗马帝国时期的文化遗迹,专家认为很可能是法国最古老学府的遗迹,距今已有两千余年历史。 该处刚被发现的法国最古老“大学”遗迹,位于法国索恩—卢瓦尔省欧坦市的一座停车场下,专家估计该建筑建造于1至2世纪。欧坦市建于罗马帝国奥古斯都大帝统治时期。该市内至今仍有不少高卢—罗马式建筑遗迹,得以保存的多数是门廊装饰,还有一座古戏院。 此前,在筹建多媒体馆...
秦始皇以前的古代中国是什么样?10日在西安开展的"考古中华--新中国考古成果展",或许能让你了解"五谷六畜"的起源、城市农业的发展和礼乐科技的演进,以及众所周知的种类繁多的器物发展史。 据了解,此次展览是由秦始皇陵博物院与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共同主办,也是这个陈列在北京展览之后的第二站,共展出新石器时期至明代60多处重要聚落址、都城址、佛寺遗址、大型墓葬等...
在素有京杭大运河“水脊”之称的山东济宁段,南旺分水枢纽考古遗址公园11日正式奠基。这是目前京杭大运河上的唯一一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在南旺分水枢纽建成600周年之际,分水枢纽考古遗址公园开始全面建设,包括大运河南旺枢纽水工科技馆、古建筑维修和考古发掘、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南旺枢纽考古遗址公园也被列入了中国京杭大运河申遗的重点项目。 南旺分水枢纽工程位于京杭大运河全段最高...
位于鼓浪屿鼓新路40号的工部局旧址,在鼓浪屿申遗文本核心要素中位列第一位。为了更好地保护遗址,考古专家和工作人员从6月10日开始,进行现场考古工作。昨日记者在现场看到,几名工人手拿锄头、铁铲等工具,在考古人员的指挥下进行清理。 这座英式建筑,原属英商和记洋行所有,约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前后,鼓浪屿沦为公共租界时,用于工部局办公地点。工部局迁址后,又转让给泰利船务公司王清波家族。2007年...
提要:神秘的地下宫殿,高大的石翁仲……其实,明孝陵是600多年前明王朝的核心,朱元璋马娘娘居中,太子朱标、40多位嫔妃,以及徐达、常遇春等开国功臣们拱卫四周。贺云翱说,他们对朱元璋的儿子朱标陵寝曾进行过考古。贺云翱说,在明孝陵周边,环卫了徐达、李文忠等明朝开国功臣墓,这些功臣墓应该一起放入明孝陵大遗址中。 提起明孝陵,你会想到什么?神秘的地下宫殿,高大的石...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