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楚先民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创造了荆楚文化,孕育了最早的水稻种植技术、最古老的铁器制品、最精湛的青铜工艺等。荆楚民风民俗是荆楚传统文化的积淀和彰显之一。1月20日,由省文化厅、省荆楚文化研究会举办的“荆楚文化与湖北民风民俗”研讨会在武汉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80余位专家学者就荆楚文化对湖北民风民俗形成的影响和作用、荆楚民风的区域特征、荆楚民俗的本土特色等各抒己见,展开学术讨论。 湖北日报全媒...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6日公布湖北京山苏家垄遗址考古发掘成果,经过近三年的考古勘探和发掘,最终确认这是一处包括墓地、居址、冶炼作坊的曾国大型城邑,其中首次发现的曾国大规模冶铜遗存展现了曾国青铜器从冶炼、生产到流通的诸多环节,向世人揭秘一条古老的中国青铜原料运输的“南方之路”。 “本次考古首次发现曾国同期的大规模冶铜遗存,这对于研究周王朝经营和管理南方矿产资源提供了重要资料。”湖北省文物考古研...
首次在湘江中游发现年代衔接、演变序列清楚的汉晋龙窑,再次为长沙铜官窑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站之一提供证据……1月14日,湖南考古汇报会现场,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郭伟民列举数个考古项目回顾了过去一年湖南的考古工作。 会上,郭伟民首先介绍了临澧伞顶盖旧石器遗址、泸溪浦市下湾遗址、澧县孙家岗遗址、石门宝塔遗址和常德南坪墓等考古项目的发掘成果,提出湖南陶瓷考古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收获。郭伟民说,衡阳大...
1月9日,重庆日报记者从重庆市地下文物保护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7年我市有6大重要考古发现,分别是奉节白帝城遗址、万州天生城遗址、两江新区多功城遗址、江津朝源观遗址、玉米洞旧石器遗址、忠县坪上遗址。 据了解,去年我市共开展5大门类、90个考古项目,其中涉外考古项目1个、主动性考古项目6个、三峡大遗址考古项目3个、三峡水库消落考古项目19个、基本建设考古项目61个,完成调查里程719...
考古学家在以色列中部城镇贝特谢梅什发现一所大基督教堂或修道院,里面有马赛克地板和十字架。 据Christian Today消息,根据挖掘出的陶瓷制品和硬币推测,该教堂朝东,建于四世纪,在之后的三百年中可能扩建成为修道院,然后由于不明原因在第七世纪遭到遗弃。 据以色列《国土报》(Haaretz)报道,该教堂是在以色列准备扩建贝特谢梅什中工人挖土时发现的,之后考古学家被召集来勘测该地点。去...
12月28日,华商报记者从延安市文物研究所获悉,延安芦山峁遗址考古有重大发现:延安筑城史距今应为4500年左右,比延安有明确文献记载的最早筑城时间——秦汉时期(距今约2200年),至少向前推了2300年。 芦山峁遗址位于延安市宝塔区李渠镇芦山峁村西北侧的梁峁上,西邻延河支流陈团沟、新尧沟。从遗址出土的双耳罐等陶器的形制特征判断,属于龙山时代,距今约4500——4000年。据延安市文物研究...
新疆考古发现唐玄奘翻译佛经手抄版
12月28日,华商报记者从延安市文物研究所获悉,延安芦山峁遗址考古有重大发现:延安筑城史距今应为4500年左右,比延安有明确文献记载的最早筑城时间——秦汉时期(距今约2200年),至少向前推了2300年。 芦山峁遗址位于延安市宝塔区李渠镇芦山峁村西北侧的梁峁上,西邻延河支流陈团沟、新尧沟。从遗址出土的双耳罐等陶器的形制特征判断,属于龙山时代,距今约4500~4000年。据延安市文物研究所所...
记者昨天从圆明园管理处获悉,紫碧山房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取得重大成果,一期2000平方米的考古发掘已完成,圆明园首次发现了半圆形码头,通过码头形状可考证乾隆船队停靠方式。 圆明园西北角的紫碧山房遗址是2017年本市考古发掘成果中七项重大发现之一。紫碧山房建于雍正时期,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前后对这里进行过大规模改建。史料记载,乾隆皇帝要来紫碧山房需要从河道坐船,再从一个方形码头上岸进入宫...
关注海南万宁踏头遗址核心区遭破坏一事。万宁遗址带是《2015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而万宁踏头遗址也将被列入海南省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但是,这个遗址却一再遭破坏。目前,这处遗址的保护工作进展到哪一步?我们继续关注。 万宁神州半岛项目开发建设时,开发商没有按照规定进行考古勘探工作,而是直接施工,导致踏头遗址遭到第一次破坏。2016年12月,神州半岛C05项目二期项目动工建设时,又私自...
目前,《考古学家》网站最新评选出2017年十大考古发现,其中包括:哥贝克力石阵头骨祭仪、阿兹特克黄金“战狼”等。 哥贝克力石阵头骨祭仪 哥贝克力石阵是全球最神秘的考古遗址之一,该遗址建造于公元前10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之间,当时人们建造许多大型石圈,人们出于宗教或者社会目的聚集在一起。今年,考古学家对哥贝克力石阵发现的骨骼碎片显微分析表明,当时可能人类头骨可能悬挂在哥贝克力石阵比较显著的...
近日,记者从会理县相关部门获悉,乌东德库区考古项目持续推进,目前在区域内已发现13处新石器至战国时期的地下文物,其中在位于会理县新安乡境内的猴子洞遗址,出现了金沙江流域石棺葬中的奇特葬俗——割肢葬。 乌东德水电站位于金沙江下游河段,为我国目前第四大水电站,2017年6月,随着库区内文物点猴子洞遗址发掘启动,乌东德库区考古项目正式开始。乌东德库区考古项目计划发掘13.48万平方米,整个文物保护...
远处工作人员拍摄的地方就是留存了三百余年的卵石小路。近处的剖面可看出地基之厚,体现出当年皇家建筑的精益求精。 绿网覆盖的地方就是圆明园紫碧山房遗址 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文物研究所昨天公布了今年北京市地下文物保护的七大重要发现,包括:城市副中心发掘的大量战国至清代墓葬,路县古城发掘的形制多样的汉代水井,新机场考古发现的清代家族墓,圆明园紫碧山房遗址发现的清代建筑基址等。 北...
良渚遗址发掘的玉三叉形器。 中青在线杭州12月13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李剑平)“从2008年至2017年勘探总面积达15平方公里,新发现的遗址总数160多处,使良渚遗址点数量增加到近300处。其水利系统规模和内涵,在世界同类遗址中罕见。”今天下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刘斌在杭州市发布良渚古城水管理系统考古的新发现和重大价值。 良渚古城位于杭州市余杭区境内,自19...
12月8日,记者从在上海举办的第三届世界考古论坛获悉,由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天门市博物馆联合发掘的天门石家河遗址考古项目成功入选10项“重大田野考古发现”,是本次唯一入选的中国项目,也是石家河遗址继“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后再获殊荣。 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发现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今已走过60多年的考古探索历程。遗址位于长江中游腹地、江汉平原北部与大洪...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