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中国以玛瑙制器由来已久,玛瑙品种繁多,故有“千种玛瑙”之说。但中国所产玛瑙以白、黄、淡青者居多,红色甚是少见。在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的镶金兽首玛瑙杯便是一件传世珍宝。它是至今所见唐代唯一的一件俏色玉雕,也是唐代玉器做工最精湛的一件。这件国之重宝,象征着财富和权力,是一件高贵的艺术品,同时它也很可能是中西亚某国进奉唐朝的国礼,意义非同一般,是在东西方文明碰撞的火花中诞生的一件重要文物。 据文献记载,...
图为西医解剖学传入中国后,清宫收藏的人体解剖模型。 图为清代宫廷所藏显微镜。 图为末代皇帝溥仪和皇后婉容骑过的英国三枪牌自行车。 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宋纪蓉介绍说,康熙皇帝热衷天文和数学知识,还请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担任科学老师,开启了清代中西科技交流盛事,目前展出的110多件文物涵盖天文仪器、数学用具、度量衡、医学用具、武备器械、钟表、生活用具等七大部分,展现了近代中西交流在科技方面的...
清朝期间,发配到宁古塔的“名门望族”也不计其数。康熙年间,轰动朝野的戴名世《南山集》案、方孝标《滇黔纪闻》案,先后涉及三四百人,包括康熙的宠信江苏巡抚张佰行、名人志士方苞等许多无辜人员受到株连。康熙看过奏折后,认为涉案人太多,有些恻然。再过一个多月就是他的六十大寿了,他也想讨个吉利。据此判决,只斩戴名世一人,并未罪及家人。对方孝标,因其已过世,并未深究,只是将其子及家人一并发往宁古塔。 宁古塔环...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本是形容江南佛庙之众多。我一直以为杜牧归纳的这个数目带有夸张的性质。(“四百八十”是唐人强调数量之多的一种说法)。然而北京的寺庙,比之毫不逊色,甚至可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其数量之多居全国之冠,并不亚于日本的京都、奈良;尼泊尔的加德满都;泰国曼谷等被号称‘寺庙之都’的城市。”(郁寿江语)《北平庙宇通检》一书记载:北京旧城内及近郊区有寺庙八百四十余处。这还算是比较...
在中国民间信仰中,与土地爷、关公齐名的,大概就是城隍了,几乎有城的地方,就有城隍庙,可城隍究竟算哪路神呢? “城隍”二字,始见于《周易》,即:“城复于隍,勿用师。”带有很强的哲学意味,推测文意,这里的“隍”大概是城基。但到汉代时,人们多将隍理解为护城河,以后相延不改,但这显然不是《周易》中的意思。 祭祀城隍,古已有之,应是上古社祭的延续。受佛教西来的影响,到三国时,城隍渐渐人格化,《搜神记》中...
北京也可以看到汉代墓葬出土的明器了。昨日,“中国屋檐下——河南博物院古代建筑明器展”在中国园林博物馆开展,其中包括一级文物16件。 展出的明器时间跨度将长达3000年,从商一直到清代。据了解,明器为古代人们下葬时带入地下的随葬器具,也叫冥器。 河南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焦作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韩长松介绍,建筑明器多以陶土制作而成,能够保存建筑形制和建筑技巧。 据了解,此次展品门类齐全,包括中...
潘有为古墓近日被发现,文保专家呼吁挂牌保护 白云山自古就是名人古墓集中地。目前已有105座墓葬被列为不可移动文物。但仍然有更多尘封已 久的古墓尚未被人发现。近日,广州民间文物保护协会志愿者在白云山发现了一个大型古墓(见图),初步判断墓主人名叫潘有为。他是何许人也?经考察发现,此 人是清朝一名正二品高官,曾参与《四库全书》编撰。更有历史价值的是,其父亲是清朝广州大名鼎鼎的首富潘振承,曾被评为18世...
白云山自古就是名人古墓集中地。目前已有105座墓葬被列为不可移动文物。但仍然有更多尘封已久的古墓尚未被人发现。近日,广州民间文物保护协会志愿者在白云山发现了一个大型古墓(见图),初步判断墓主人名叫潘有为。他是何许人也?经考察发现,此人是清朝一名正二品高官,曾参与《四库全书》编撰。更有历史价值的是,其父亲是清朝广州大名鼎鼎的首富潘振承,曾被评为18世纪“世界上最富有的商人”。目前这个古墓已经有被盗痕...
最近,位于三水乐平的大旗头古村很是热闹,村前公园正在进行着繁忙的挖机作业,村内来自华南农业大学历史系的学生们正在一座座古建筑物前驻足观赏。与此同时,央视节目组也刚刚在大旗头古村完成拍摄。 2014年,佛山提出了古村活化工作任务,众多古村开始探索突围发展路径。作为广东第一村的大旗头古村如何活化更成为公众关心的话题。今年9月,广东省政府正式批复通过《佛山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1—2020年)》...
村民王德军向记者展示博物馆颁发的收藏证书 在偃师商城博物馆内,记者见到了该批文物。 清朝圣旨一道,圣旨楼一座,红蓝挽幛11幅,目前,这批国家三级文物在洛阳偃师市商城博物馆内,属于登记在册的国家文物。而在洛阳市伊滨区庞村镇彭店寨村王氏家族后人看来,这些应是他们家族的祖传宝贝。为此,王家后人状告偃师市文物部门“霸占”其家传文物,双方4次对簿公堂,争执的焦点一直围绕“12年前这批文物是捐献还是代...
隋唐龙袍 隋唐时期,南北统一,疆域辽阔,经济发达中外交流频繁,体现出唐朝政权的巩固与强大。在服装服饰上也达到空前繁盛时期。隋唐时期的士庶、官宦男子普遍穿着圆领袍、衫,上自皇帝下至杂役都可穿着,为当时的常服。此图为穿对襟、阔袖便服衫的帝王。 宋代龙袍 宋代皇帝朝服——本图为绛纱袍、蔽膝、方心曲领穿戴展示图及通天冠、黑舄图。这种服装是皇帝在大朝会、大册命等重大典礼时穿着的服饰,相当于群臣...
洛阳偃师的王德军老先生给我们打来电话说,他家祖上曾在清朝为官,留下来了一些文物,放在了偃师市文物局。可放起来容易要起来就难了。 记 者来到洛阳市庞村镇彭店寨的王氏祠堂内,看到的这个墓碑是嘉庆二十四年间所立。据王老先生介绍,这个墓碑的主人王丙耀,当年在清朝乾隆年间任官,王老先生 口中所说的这些文物,就是这位王丙耀所留下来的。老先生告诉我们当时留下来的文物是一个乾隆年间的圣旨篓一座,就是供奉圣旨用的...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白頔)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床榻与人的关系十分密切,人的一生中三分之一的时间都要与床为伴。从一个人睡觉时所使用的床的形态、雕刻以及工艺,也可以折射出这个人的品味素养以及生活喜好。 清代皇帝的床被称为龙床,一般设在内室后房,外面是紫檀木镂空雕花的通顶木床罩,空间很大,犹如一个小房间一样。龙床一般为长方形,三面屏式床围,黑中泛紫的紫檀木显得古朴而深邃,并且散发着幽雅的光泽。...
作为民族始祖的黄帝起于何时? 拜祭黄帝究竟应该在陕西还是在河南?这一争议最近爆红网络,使得人们重新关注“拜祭黄帝”这个话题。其实,拜祭黄帝,自古有之。历史上的大一统政权中,不独汉族政权公祭黄帝,少数民族政权也从不缺席这一活动,其中清代尤甚。清代一方面承前朝之制,设黄帝神像于帝王庙中,皇帝多次亲临致祭;另一方面常派专员致祭黄帝陵寝,规格隆重,一般是三年一次,若遇特殊事由,随时致祭。 那么问题来了...
中国人对“青天老爷”总有一种特殊的情结,而“老爷”常有,“青天”却不易见。在千百年来官民对立的紧张下,遥远的“皇帝”往往成为一般人心中最后可信赖的仲裁,最后的“青天”。清朝嘉庆帝对待民间词讼,常用“覆盆之冤”这句成语。所谓覆盆之冤,是借阳光照不进倒放的盆子里头的形象,来譬喻真情被遮蔽、冤枉无处申述,而皇帝自认为就是那一束照亮黑暗的强光。“进京告状”成了底层小民伸冤求公道的最后指盼,而统治者也仿佛给...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