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日前对外发布重大考古成果,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刘家洼遗址发现周代诸侯大墓,可确定该遗址为芮国后期都城遗址。至此,芮国这个在历史上扑朔迷离的诸侯国的最后政治中心,经刘家洼遗址发掘得以确认,填补了芮国后期历史的空白。 据了解,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刘家洼考古队在这里进行了两年的勘探与发掘,在遗址东区中部位置,发现了一个面积10余万平方米的城址。考古队在城址内采集到了陶鬲、盆、罐、豆、三足...
梅龙达普洞穴遗址发掘出土的部分遗物(2018年8月24日摄)。新华社发(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供图) 记者近日获悉,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在西藏阿里发现了青藏高原科学考古迄今为止发掘的首个史前洞穴遗址——梅龙达普洞穴遗址。 梅龙达普洞穴遗址位于阿里地区革吉县,海拔约4600米,由一字排开的两个独立洞穴组成,其中一处洞穴面积1000余...
2018年12月22日至23日,由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与安阳师范学院主办的“迎接甲骨文发现120周年研讨会”在安阳召开。来自北京、天津、河南、河北、贵州以及韩国等国内外4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研讨甲骨文与殷商文化、探寻贵州水族水书与中原地区殷人殷文化的历史关系,为筹办2019年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建言献策。安阳师范学院教授郭旭东主持大会,安阳师范学院副校长孙金伟到会致辞。 研讨会上,...
近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了石峁遗址2018年考古工作重大发现,在核心区域皇城台的“大台基”南护墙区域发现30余件精美的石雕。 这些石雕作品绝大多数为雕刻于石块一面的单面雕刻,以减地浮雕为主,雕刻内容可分为符号、人面、神面、动物、神兽等,有一些画面长度近3米,以中心正脸的神面为中心,两侧对称雕出动物和侧脸人面,体现出成熟的艺术构思和精湛的雕刻技艺。 石峁遗址位于陕西省神木市高家堡镇,地...
近日,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考古工作者对外宣称,运城市闻喜县酒务头村发现一处商代晚期大型高等级贵族墓地,对研究商代晚期殷墟文化的分布范围、政治地理具有重要意义。 酒务头墓地位于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河底镇酒务头村西北200米处。因盗墓严重,从2017年8月开始,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牵头联合运城市和闻喜县的文物部门,对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据了解,考古工作者共发现商代晚期墓葬12座、车马坑6座、灰坑...
莲花书院遗址 资料图片 “古道依旧笑西风,天涯何处寻瘦马。”12月27日,记者在广东台山市举行的南粤古驿道学术研讨会暨重大发现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大洲湾遗址、上正村古遗址群、肇庆古城驿道遗址等15处遗址入选南粤古驿道重大发现。 三年新发现南粤古驿道135条 南粤古驿道是指自秦始皇出兵统一岭南至民国初年间广东省辖区内用于传递文书、运输物资、人员往来的运用传统技艺修造的交通道路体系。它...
近年来,海啸给受灾国家带来了巨大损失,严重威胁海岸带安全。中国大陆沿海是否发生过海啸,过去的研究一直缺乏明确认识。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孙立广-谢周清教授研究小组,对广东省南澳岛的海岸沉积剖面进行研究,揭示了该岛一千年前遭受南海海啸袭击的历史,证实我国历史上曾发生过海啸冲击大陆海岸带的事件。 研究小组对广东省南澳岛的地质调查发现,分布在南澳岛东南端的宋井海岸的巨型砾石、破损的宋代石臼和九溪澳...
2018年12月27日至29日,吴越国史迹遗存发现与研究学术研讨会在我区举行。临安区政协主席张金良,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郑建华,浙江省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理事长吴志强,杭州市园文局副局长卓军,杭州市社科联副主席、市社科院副院长周膺,杭州市政协文史委副主任王英,浙江省社科联规划办主任俞晓光,临安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赛文,临安区副区长高吉亚,临安区政协副主席、区钱镠研究会会长裘小民,浙江省文物局文物处副处...
记者从河北省武安市文物保管所获悉,考古专家日前在武安境内的太行山上发现了一处疑似长城遗址。据初步考证,该遗址为明代长城,其发现对研究当地的疆域变化、民风民俗等情况提供了依据,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武安地处河北省南部,太行山东麓。据当地文保所工作人员贾明田介绍,早在2007年,河北省文物部门在武安境内发现了19处明代长城遗址。时隔11年,又一处明代长城遗址被发现。这处长城的结构、造型与其他19...
残碗外壁上有“天童”字样。 通讯员 罗鹏 供图 一件五宝瓶状的塔刹石构件显露出土后,天童禅寺和鄞州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非常重视,随后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该石构件的发现地进行考古调查,查明了天童禅寺义兴始祖塔院遗址的布局和年代。昨天,本次考古调查的领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罗鹏告诉记者,义兴始祖塔院遗址的年代可上溯至南宋,遗址中发现众多不同历史时期的物件,墓塔应是后人缅怀义兴始祖的衣钵塔或纪念...
大洲湾明代外销瓷遗址 广东省文物局27日在江门市台山市发布南粤古驿道15处重大发现,其中,台山市大洲湾遗址、和平县上正村古遗址群、肇庆古城驿道遗址、乳源县莱山古墓葬群、广州莲花书院遗址等5处重大发现属于埋藏于地下的遗迹或遗物且是依法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发掘的、并已经有明确的考古结论的重大发现。 大洲湾明代外销瓷遗址 此外,汕头市樟林古港古码头遗址、中山市张文湛故居、五华县大眉...
记者从河北省磁县县委宣传部获悉,文保人员近日在该县西部太行山区水峪村发现一块清代同治年间乡民“规矩”碑,距今已有145年,石碑的发现对于研究清代冀南地区社会治安、家风民俗、道德规范等提供了文物参考。 该石碑通体青石质地,高约1.2米、宽约0.6米、厚约0.15米。碑身保存完好,正面书文,字体为小楷,字迹清晰工整,碑文170余字。碑额上书“规矩碑”,两侧书有“制定罚规存古风”大字,碑文用乡规民...
近日,英国考古学家在东苏塞克斯黑斯廷发现了至少由7种恐龙留下的超过85个保存完好的恐龙脚印,这些脚印距今超过1亿年。 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的研究人员称这是英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丰富、最详细的白垩纪化石。 据悉,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于2014年至2018年期间在黑斯廷斯附近的悬崖上发些了这些足迹,足迹的尺寸在2厘米到60厘米之间。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25日发布消息称,近期,考古人员在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上发现一处距今约2000年的东汉末年到北魏时期鲜卑族墓葬群,发掘清理13座古墓。 官方消息称,位于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草原上的该鲜卑族墓葬群,被命名为阿拉腾沟墓地。考古人员对这处颇为罕见的墓葬群进行了考古发掘工作。 在此次发掘清理的13座墓葬中,有11座为土坑竖穴墓。考古人员初步判断,这些墓葬属于鲜卑部落早期...
近日记者从河北省南和县文保部门获悉,河北省南和县河郭乡桥西村一谢姓村民在翻盖房屋时,意外发现一块清朝嘉庆年间古石碑,距今已198年,碑文记载了清代两任知县免去当地车马人役等杂役的过程。 记者了解到,这块石碑长约188厘米、宽约64厘米、厚约20厘米,碑文共570字。碑文大意为南和县河头郭村在清代是交通要道,当地人经常被征调去迎送公差,在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给老百姓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