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中外古生物学家团队30日宣布,在缅甸琥珀中发现一件被掠食者吃剩的古鸟化石,其细节对于理解古鸟类的行为和羽毛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邢立达领衔,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皇家博物馆教授瑞安·麦凯勒(Ryan C. McKellar)、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美籍研究员邹晶梅(Jingmai K. O’Connor)、中国科学院动物所副研究员白明、美国洛杉矶自然史博物馆...
近日,记者从河北省武安市文保部门获悉,他们在北安乐乡北安乐村西、贾家庄村东发现了一汉代古墓,出土银器、铜器、陶器等20余件,这对研究汉代的制陶史、社会史等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古墓是北安乐村在建设采摘园时意外发现的,古墓长4.9米、宽2.25米、高2.3米,墓壁厚度0.45米。墓葬内的砖全部为扇形青砖,扇形砖长0.23米、宽0.19米、厚0.08米。 武安市文保工作人员贾明田称,根据出...
考古人员对西藏申扎尼阿底旧石器时代遗址进行挖掘。西藏文物保护研究所 供图 西藏文物保护研究所29日晚发布信息称,由中国社科院主办,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考古杂志社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18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活动评选近日揭晓,由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西藏文物保护研究所共同开展的“西藏申扎尼阿底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项目获入围奖。 2018年11月30日,美国《科学》杂...
图为考察队队员在工作中。资料图片 数据来源:中国国家文物局 东汉史学家班固所作《封燕然山铭》的摩崖石刻,记录东汉年间大破匈奴之功,千余年来其确切位置一直无人知晓。 中蒙考察队在蒙古国杭爱山发现了《封燕然山铭》石刻真迹,在学术价值和人文交流上收获颇丰。中蒙考古的实践,是近年来我国中外合作考古的一个缩影。聚焦国际学术前沿领域和热点问题,助力中外文化交流,中外考古的发掘...
都说缅甸是聚宝盆,地下藏着价值连城的翡翠原石、红宝石等等。这些宝物,都有专门的开采矿区,可缅甸的宝物可不止这些。不少村民在自家附近劳作时,都能发现金银珠宝。 实皆省蒙育瓦县额亚朵镇瓦窑村村民朵娥,在自家房屋附近的地里面发现了一个土罐,土罐内装有各类珠宝首饰、钻石等。 若开邦皎漂县撒纳镇甘宾街区居民朵玛季水,到山上劳作时,意外发现了41枚银币。根据鉴定,这批银币是妙乌...
当地时间2019年1月23日,埃及开罗Kevm al-Hilal地区,考古学家发现了据信属于希克索斯王朝的坟墓。
中国考古学家领导的一个国际团队发现,在形态特征上比较原始的“现代人近亲”许家窑人的牙齿生长发育规律与现代人相似,表明许家窑人可能像现代人一样遵循着较慢的生理节律。 许家窑人是在中国华北地区许家窑村出土的早期智人化石,生活年代距今10.4万年至24.8万年,处于中、晚更新世交替期,是现代人起源的一个关键时间点。 16日发表在美国《科学进展》杂志上的新研究说,利用同步辐射X射线扫描技术,研...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22日透露,为配合当地建设项目,考古人员在陕西咸阳市渭城区境内发掘一批战国秦汉墓,其中秦墓75座,包括大量中小型墓葬和两座规模较大的墓葬。 据介绍,专家对墓葬的人骨进行初步的整理、研究后发现,这批墓葬中保存有63例人骨,39例个体的保存程度不足25%,20例个体的保存程度介于25%到75%之间,4例个体保存较好,保存程度大于75%。 一座规模较大的墓葬为竖穴墓道洞室墓,...
在1月10日举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上,2018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公布,广东省英德市青塘遗址、湖北省沙洋县城河新石器时代遗址、陕西省延安市芦山峁新石器时代遗址、陕西省澄城县刘家洼东周遗址、四川省渠县城坝遗址、河北省张家口市太子城金代城址榜上有名。 填补考古空白 “这些发现不仅提供了填补考古空白、解决重大理论和学术问题甚至历史问题的科学资料,而且展示了新颖的方法和思路、明确的课题意识...
为落实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沙特国王萨勒曼达成的文化交流共识,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考古合作,中国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沙特国家考古中心联合组队,对沙特塞林港(Al-Serrian)遗址开展了第二次联合发掘。截至2019年1月22日,为期一个月的现场工作任务圆满结束,取得令人瞩目的重要成果,发现大型建筑遗址,调查、测绘一批珊瑚石墓葬,通过水下考古发现并确认了泊船的海港和出入港湾的航道,发...
图为中蒙联合考古队发掘的匈奴墓。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摄 中蒙联合考古队发现青铜时代至清代岩画图案等罕见文物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18日对外消息称,2018年中蒙联合考古队取得不菲成绩,发现了青铜时代至清代岩画图案等罕见文物。 图为特布希文化石板墓。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摄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第二研究室主任宋国栋介绍说,由内...
一座新莽时期大型国家级官方铸币厂,日前在河南南阳知府衙门博物馆内被发现,有望破解2000多年前中国新莽王朝的经济密码。 “这里以铸造铜钱范为主、兼具铸造‘大泉五十’‘小泉直一’两种钱币,是重要的考古发现,为研究秦汉时期钱币铸造业及新莽时期社会经济制度提供珍贵史料。”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白云翔说。 南阳府衙新莽铸币遗址考古与保护专家咨询会近日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日前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结合已揭露遗迹以及出土遗物,专家研判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银沟遗址就是富平县城——义亭城(唐至元时代)所在,系目前全国仅见的一处保存较完好的唐宋县城遗址。 1、银沟遗址何处寻 银沟遗址位于陕西省富平县县城东北角,是一处唐代至元代的大型综合遗址,以城址与制陶窑场为主,另有其他种类手工业遗存分布,并有普通的居址、寺庙遗迹等,分布面积约2.3平方公里,现公布为陕西省文...
记者近日从湖州市文保所获悉, 2018年度浙江考古重要发现TOP10揭晓,德清中初鸣良渚文化制玉作坊群遗址、湖州毘山遗址考古项目上榜。 德清中初鸣良渚文化制玉作坊群遗址,是迄今为止长江下游地区发现的良渚时期规模最大的制玉作坊群遗址,为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子项目。 2018年对遗址西北部进行发掘,揭露良渚文化土台1处,清理墓葬3座、灰坑11个、灰沟2条、井2个,出土陶器、石器、玉器(包括玉料...
贵州省正安“官田宋墓”闵凯摄 近日,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队员在正安县新州镇茨梨村清理发掘两座宋代石室墓时,发现墓中数量众多的石刻,其中以蛇首人身像、鼠首人身像最为特别,为贵州首次发现。 贵州省正安“官田宋墓” 闵凯 摄 据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队员闵凯介绍,“石刻的人物以武士、侍女为主,武士或持弓箭、或使大刀、或握长剑。其中以蛇首人身像、鼠首人身像的武士石刻最为特别...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