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方印田黄质,色如橘皮。顶雕卧犬为钮,双眼圆睁,四肢卧于腹下,表情温驯。雕琢细腻,髦发细致入微,栩栩如生。印章由程颂万刻识,印文“沩山水牯牛”。香港苏富比2018春拍会上,该印章以495万元人民币成交。
罐高33.7、口径15.5、底径15.5厘米。中国自从在商代烧制成功原始瓷以后,经过一千多年的改进与提高,在东汉已能烧制成熟的青瓷和黑瓷。当时,浙江上虞小仙坛烧制的青釉瓷,胎质致密,气孔率很低,用手指弹击,会发出清脆的金属声,釉的质量也很好,所以称之为瓷器。 此器即为东汉时期成熟的青釉瓷,1990年出土于浙江省湖州市弁南乡罗家浜村窑墩头砖室墓,现藏浙江省湖州市博物馆。胎质细密,造型圆润敦厚,...
图1 图2 中国陶器的烧造史可追溯到距今约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陶器的出现无疑与先民们学会用火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制陶技术不断进步,到了商周时期,开始出现了印纹硬陶器。本文介绍安徽博物院收藏的两件春秋时期的印纹硬陶罐。 印纹硬陶罐(图1),高5.7、口径9、底径9.6厘米,1965年安徽屯溪西郊飞机场三号墓出土。罐作敞口,束颈,鼓腹,平底实足,器型小巧,器身密布拍...
艾草 朱砂 记者 余夕雯 摄影 严嘉俊 最近,网上流传着一个帖子,内容大致是外地游客来杭州旅游,最值得带回去的伴手礼是什么?点开一看,排名靠前的基本全是吃的——山核桃、西湖藕粉、吴山烤鸡、杭白菊、老杭州糕点、西湖龙井……但在众多美食中间,一个突兀的名字亮了——西泠印泥。 自小接受国学教育,在杭州待了十多年,自以为熟知杭州文史的小月月看到这个“西泠印泥”也是蒙了,“怎...
巴蜀印所用材质,目前已知以青铜为主,极少石质、骨质和琉璃质(荥经县、犍为县出土)。印章形制以圆形占多数,其次有方形、长方形,椭圆形、多边形、“山”形、银锭(连山)形等。印纽有鼻纽、鋬纽、觹(鹰嘴)纽、动物形纽等。印台多扁薄圆形,还有覆斗方形、亭台形、圆柱形等,少数高等级墓葬出土铜印带印套。 巴蜀图符印文中,常常有一些动植物图像居于中心,可分为禽、兽、鱼、昆虫、草木等多个种类。他们分别与汉字“...
在一块版上用不同颜色印刷文字或图象,称为多色套印。这种套印在古代有两种,一种是每色分别刻版,再逐色套印,另一种是在一块版上刷不同颜色一次印刷。多色套印起源于宋代,用于纸币的套印。元代,出现书籍的朱墨套印。到了明代,有双色乃至四色套印的书籍。而能印出渐变层次的称彩色印刷,这种印刷技术约始于明代中期。其原理是将原稿中的色彩不同深浅,分别刻成印版,然后再逐色套印,最后完成近似于原作的彩色印刷品。多色套印...
《意古楼印稿》 梁乃予(1926—2001),字还我,原籍福州,号意古楼主人,台湾当代篆刻书画名家。凡熟悉当代艺文界者,无不知梁乃予之名。除了梁乃予之意古楼门生外,台湾多数的中青年印人,亦都曾直接或间接请益于梁乃予。 万物静观皆自得(梁乃予刻) 雕龙(梁乃予刻) 迁台之初,由于印人不多,当时在各项美术活动中,篆刻一艺未被重视,梁乃予即已积极致力于篆刻和篆书的研究,其论述...
东汉 纵2.8厘米 横2.9厘米 高1.8厘米 白玉质地。覆斗纽。 据载,魏霸是东汉和帝时人,曾任巨鹿太守、太常等职为政简朴。
记者27日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于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期间对位于四川省邛崃市泉水镇樊哙村的四处古墓群进行抢救性发掘,出土西汉武帝时期定敷侯刘越私印,该印为子母印,为四川地区首次发现该类汉代印章。 发掘现场 本次发掘工作共清理古墓葬近30座、窑址4座。墓葬主要包括汉代土坑墓和汉代砖室墓,另含少量唐宋砖室墓。墓地出土文物200余件(套),随葬器物包括陶器、...
在建国后的历次考古发现中,有不少秦汉时期的印章被发现。而在众多的印章中,有一枚印章十分独特:它是一枚“帝印”,这就是“文帝行玺”。虽然它不是真正的皇帝印玺,只是西汉时期南越国国王的王印,但它却是我国目前考古发现的最大的一枚西汉金印。这枚金印究竟是怎样被发现的,它有着怎样的历史意义,我们怀着这些问题采访了西汉南越王博物馆馆长吴凌云。 吴凌云 石破天惊的发现 ...
古陶瓷印形制及印面 现场展出瓷印形制及印面 现场展出陶印形制 近日,由北京理工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北京理工大学中国陶瓷印艺术研究中心主持,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篆刻研究所提供学术支持的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瓷印辉光——中国陶瓷印创作生态研究展”及学术研讨会在河北省唐山博物馆举办。展览包括108位艺术家的200余件陶瓷印印章原作及印蜕作品以及对陶瓷印...
记者27日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于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期间对位于四川省邛崃市泉水镇樊哙村的四处古墓群进行抢救性发掘,出土西汉武帝时期定敷侯刘越私印,该印为子母印,为四川地区首次发现该类汉代印章。 四川省邛崃市泉水镇樊哙村的四处古墓群 本次发掘工作共清理古墓葬近30座、窑址4座。墓葬主要包括汉代土坑墓和汉代砖室墓,另含少量唐宋砖室墓。墓地出土文物200余件(套)...
“皇坟”出土 罕见银质“印中印” 成都邛崃樊哙村挖出四川首套银质“印中印” 母印(左)阴刻缪篆“刘越”二字,子印阴刻缪篆“子仲”二字。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戴竺芯 实习记者 姚箬君 樊哙村位于成都邛崃市泉水镇,这片海拔512米的土地上,一些突起的土丘是历史留下的深刻烙印。 6月27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从成都文物考古院获悉,近日,考古队员在...
6月29日,一场旨在推动非遗与新时代、新生活相互融合的文化盛会在京启动。中华老字号懋隆携手北京市文物公司联合举办了“全国国有文物商店——文物艺术品交流会”,用非遗搭建起传统工艺与现代生活的桥梁,吸引了众多人群参与。活动当天,40家国有文物单位齐聚一堂,打造出一场首都传统艺术领域的文化狂欢。中华老字号懋隆总经理石卫东、北京市文物公司总经理李晨,以及众多新闻媒体记者出席了揭幕仪式,共同为非遗的传承与创...
日前,中国嘉德2017年秋拍“清宁--国石篆刻艺术”专场收槌。本专场共有298件精品上拍,其中,赵之谦刻青田石自用印章以1050万元落槌,加上佣金以1207.5万元成交,创造了文人篆刻拍卖最高纪录。 该印章印文为“为五斗米折腰”,边款为“撝叔戏反陶彭泽语以自况”。观跋:“悲翁尝与长洲江弢叔湜、会稽丁蓝叔文蔚游东瓯,文采风流,金石照耀,时称三叔。然悲翁治印,于邑极少流传,盖其兀傲之性,不屑为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