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修缮一新的茂陵暂时不对公众开放。本报记者董世彪摄 5日,明十三陵中的茂陵完成史上最大规模修缮,原先墙垣残败的茂陵重现斗拱红墙。由于各项配套设施均不完善,修缮后的茂陵暂时不会对公众开放。今年9月起,十三陵中最后一座未修缮的帝王陵裕陵也将开始动工修缮。 茂陵抢修工程从2009年7月正式启动,投资1200万元,主要包括明楼挑顶大修、宝城补砌坍塌墙体、排水系统全面疏浚、祾恩殿遗址保护、祾恩门整体修缮等...
北京明十三陵中的最后一座残陵——裕陵即将修缮。担任裕陵修缮工程总设计的北京市古代建筑研究所所长韩扬昨天宣布,裕陵修缮设计方案已经完成,并报国家文物局批准。裕陵修缮工程启动仪式将于9月5日举行。韩扬说,对裕陵的修缮保护手段与其他陵寝没有多大区别,只是祾恩门展示手段有所创新,根据现存实物遗存、历史照片,并参考同期同类建筑形制,形成“明代外壳清代心”的建筑...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明十三陵中的最后一座残陵——裕陵即将修缮。 担任裕陵修缮工程总设计的北京市古代建筑研究所所长韩扬2日在第二届十三陵国际旅游文化节新闻发布会上说,裕陵的修缮设计方案已经完成,并报国家文物局批准。对裕陵的修缮保护手段与其他陵寝没有多大区别,只是祾恩门的展示手段有所创新,即根据现存实物遗存、历史照片,并参考同期同类建筑形制,最终形成“明代外壳、清代心”的建筑...
昨天,国家文物局批复了北京故宫宁寿宫花园(符望阁区)、明十三陵裕陵、天坛祈谷坛门北侧内值房三处文物的修缮工程方案,并提出细部修改意见。 根据批复,三处文物被要求依据“最小干预”的原则,尽可能减少对文物本体不必要的扰动。 国家文物局提醒,宁寿宫花园的修缮,建筑顶部揭瓦并拆至望板应该慎重,同时要求慎重采取琉璃构件挂釉、复烧处理,并严格控制复烧瓦件的数量。此外,木构件维修用材...
●中文名称:明皇陵之十三陵 ●遗产种类:文化遗产 ●入选时间:2003年 ●十三陵“申遗”的依据 文物专家和历史学家表示,从建筑地位和学术价值看,明十三陵绝对具备“申报世界遗产”的资格,而且胜算很大。首先,明十三陵的陵寝制度承前启后,在明清皇家陵寝和中国古代帝陵制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次,明十三陵是中国古代巧妙利用山川、河流、原野等自然环...
在荒草深陵中,守陵人默默履行着自己的责任 在明十三陵茂陵神功圣德碑亭附近,有两间不大的房子。白灰粉刷的墙面极为朴素,门前垂着简单的绿色门帘。只有一块钉在墙上的标牌显出了一点“官样”味道,上面写着“护陵员值班室”。 从明清时期享受优厚俸禄的官员、军队、太监,到如今附近村里的村民,十三陵的守护者一代代改变,他们的故事也一代代不同。 第一代守陵人没有工资 除了定陵,明十三陵其他陵寝周围都有与之同...
“全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一块砖都没有!”投资2800万元的明十三陵地下文物库7月底完成主体结构,今年年底,上个世纪50年代出土的文物可入住新家。 近日,记者在地下文物库施工工地看到,文物库地下部分已经完工,施工人员正在修建地上部分。 据了解,定陵地宫发掘后,由于保护条件有限,一些珍贵的丝织品出现退色、脆化等“病变”,现在的文物库房温度和湿度控制能力...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记者日前从昌平区有关部门获悉,明十三陵地下文物库房建设目前进展顺利,预计将于今年年底竣工并投入使用。届时,定陵挖掘的地下文物将可正式入驻新建的高科技恒温库房。 据介绍,该文物库房将建在定陵第三道院右侧,总建设面积2661平方米,为地上一层、地下两层建筑。其中,地上一层为自动化设备监控管理用房和交通疏散进出口。该工程预计将于今年11月份完工投入使用。届时,新建的文物库房将装备现代化的智能安防设备和...
定陵挖掘的地下文物今年年底就可入驻新建的高科技恒温库房了。昨天,记者从政协昌平区三届四次会议了解到,明十三陵地下文物库房将于今年年底竣工投入使用。该文物库房将建在定陵第三道院右侧,总建设面积2661平方米,为地上一层、地下两层建筑。
定陵挖掘的地下文物今年年底就可入驻新建的高科技恒温库房了。昨天,记者从政协昌平区三届四次会议了解到,明十三陵地下文物库房将于今年年底竣工投入使用。 该文物库房将建在定陵第三道院右侧,总建设面积2661平方米,为地上一层、地下两层建筑。
斥资1100万元人民币的北京明十三陵茂陵抢修工程17日开工。这是继德陵、康陵、庆陵、泰陵之后,北京市政府有计划地保护明代皇家陵寝的又一重大工程,抢修后暂不对外开放。 世界文化遗产——明十三陵,既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辖区内文物古迹众多。历经几百年的风雨侵蚀和历史上的人为损坏,茂陵急需抢修。茂陵,是明朝第八位皇帝宪宗朱见深和皇后王氏、纪氏、邵氏的合葬陵墓,始建于成化二十三年...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市西北50km处的昌平区境内,是明朝13位皇帝陵墓的总称。陵区占地面积80k㎡,是当今世界上保存较完整的陵墓建筑和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 十三陵的营建始于明永乐七年(1409年),止于清朝初年,历时200余年。依陵寝营建时间的先后顺序依次为:长陵(永乐皇帝陵)、献陵(洪熙皇帝陵)、景陵(宣德皇帝陵)、裕陵(正统皇帝(即天顺皇帝)陵)、茂陵(成化皇帝陵)、泰陵(弘治皇帝陵)、康陵...
来自全国的沐氏后人清明时节赶到将军山上祭祖 今年清明,许多人前往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时,有一群特殊的人来到南京将军山。他们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沐氏家族”的后人,其祖先黔宁王沐英公元1383年平定云南后,家族12代世袭镇守云南260多年。随着将军山沐氏家族墓群的发现,里面陆续出土的奇珍异宝显示了这位“云南王”家族曾经的辉煌。近日,在将军山又有新发现,本...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