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世界文化遗产炳灵寺石窟“单独立法”保护的27项条例,并决定于今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 炳灵寺石窟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2014年,作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的遗产点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17年1月,炳灵寺石窟、麦积山石窟、炻窟寺等丝路沿线文化遗址整建制划归敦煌研究院管。 《甘肃炳灵寺石窟保护条例》明确了保护原则、范围、对...
6月10日,由北京语言大学和首都博物馆联合主办的2017“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在京举办。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代表,以及各国驻华使节、中外专家学者、孔子学院学生代表等应邀出席活动。 启动仪式上,中外嘉宾致辞并发表主旨发言。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刘利表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北京语言大学有从事汉语国际教育和中华文化教育的悠久历史,学校已...
6月10日,甘肃省文物局局长马玉萍表示,官方为世界文化遗产炳灵寺石窟“量身定制”的立法将于7月1日起实施,未来将在麦积山石窟和长城保护等方面“如法炮制”。 在已有国家文物法“护身”的基础上,甘肃官方继续深层次细化对炳灵寺石窟进行立法,马玉萍将此解释为“量身定制”。她说,国家文物保护法对文物的保护是“管全面”,但对于各地珍贵文物的特殊性难以面面俱到,地方对重要文化遗产地单独立法,更加完善了层级...
资料图 今年5月1日,《杭州市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正式实施。大运河应该如何保护?怎样让更多人加入到治水行列?这些问题,一直牵动着人大代表们的心。 昨天上午,由下城区东新街道、区人民法院、区环保分局联合主办的《杭州市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暨“六·五”世界环境日主题宣传活动在城北体育公园开展。现场设置了法律法规、治水政策咨询等服务台,人大代表和志愿者们一起,为居民讲解大运河的...
近日,省人大法制委员会调研组来我县调研石峁遗址保护立法工作,并召开《陕西省石峁遗址保护条例(草案)》立法调研座谈会。调研组指出,石峁遗址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最大史前城址,是中国史前文明的考古实证,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和学术意义,为中华文明起源形成的多元性和发展过程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资料。市、县、镇各级政府一定要充分认识石峁遗址发现和保护的重大意义,加快遗址保护立法工作,为更好保护遗址提供法律依据。 ...
集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景区于一身的清东陵,在去年和前年遭遇两次被盗后,河北遵化市痛定思痛,坚持问题导向,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工作,近一年来已取得重要进展。 过去,清东陵保护区为遵化市托管,责任主体不够清晰明确,一定程度上造成清东陵管理上存在漏洞。遵化市委书记李贵富说,唐山市委认真贯彻中央要求和省委、省政府部署,理顺了管理体制,明确由遵化市直接管理清东陵保护区。遵化市开展...
突尼斯文化部长于上周日(5 月 14 日)表示,该国计划为非洲最古老的犹太教会堂遗址和年度犹太朝圣圣地所在地杰尔巴岛 (Djerba) 申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 (UNESCO World Heritage) 地位。在格雷巴 (Ghriba) 犹太教会堂朝圣最后一天,穆罕默德•扎因•阿比丁 (Mohamed Zine El-Abidine) 在发表演讲时称,杰尔巴岛对突尼斯“文化和宗教独特...
发展天府文化 建世界文化名城 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 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 记者获悉,目前四川进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有6处,九寨沟、黄龙风景区、大熊猫栖息地都属于世界自然遗产,四川峨眉山-乐山风景区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四川青城山和都江堰属于世界文化遗产。 如若金沙遗址和三星堆联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这也将是四川考古遗产类世界文化遗产的第一份。 昨日,成都商报...
据欧洲时报内参微信公众号报道,日前,法国努瓦耶勒市市长德马海斯特表示,当地政府已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申请,将诺莱特村华工墓园评定为文化遗产项目,并正在商议为墓园建造一座牌楼,以此纪念2018年一战结束百年。 4月9日,近300名旅法华侨华人同赴位于法国西北部努瓦耶勒市的诺莱特村华工墓园,祭扫长眠在那里的880余名在一战中逝去的同胞。 中国驻法大使馆领事参赞陆青江,努瓦耶勒市市长德马...
“中国和东盟在文化上有很多相近的地方,未来双方应加强交流,通过专家学者互访、建立机制等多种措施携手保护区域内世界文化遗产资源。”中央民族大学壮侗学研究所所长李锦芳4月14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表示。 第二届中国—东盟民族文化论坛14日至15日在中越边城广西崇左市举行,来自海内外11个国家的专家学者140余人,共同探讨“民族文化遗产与‘一带一路’建设”,并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与开发等献计献策。 ...
3月29日,重庆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重庆市大足石刻保护条例》(简称《条例》),标志着大足石刻将得到更加严格规范、更加全面细致、更加科学合理的保护和管理。《条例》将于2017年6月1日起开始施行。 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因规模宏大,雕刻精美,题材多样,内涵丰富,保存完整而著称于世,它与敦煌、云冈、龙门石窟等一起构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国石窟发展史。1961年,国务院公布大足石...
3月31日,记者从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获悉,重庆首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地方性法规《重庆市大足石刻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重庆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该条例共五章三十七条,将进一步加强大足石刻文物保护工作,为处理好大足石刻旅游、文化等开发利用活动与保护的关系提供法制保障。 大足石刻是全世界八个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石窟类遗产之一,以规...
3月30日下午,“中国长城嘉峪关与约旦佩特拉古城缔结为姊妹世界文化遗产地”的签约仪式在北京举行。现场,嘉峪关市文物局局长张翔与佩特拉古城管委会主席穆罕穆德·艾尔·纳瓦菲勒分别代表中国长城嘉峪关和约旦佩特拉古城签订“缔结姊妹世界文化遗产地协议书”,并互赠礼品。 据本次签约仪式主办方介绍,中国的长城嘉峪关与约旦佩特拉古城,是两个拥有考古、历史和文化积淀的世界遗产地,本次签约,也是希望提升双方的了...
记者1日从重庆大足区获悉,该区目前正式启动了对世界文化遗产重庆大足石刻卧佛的整体修复。预计整体修复完成时间在八年以上。 中国石窟研究界素有“北敦煌、南大足”之说。大足石刻始凿于唐永徽元年,是一处大规模摩崖造像群。其中名为释迦牟尼涅槃图的佛像是横卧着的,人们习惯性称它为卧佛。卧佛全长31米,是大足石刻最大的一尊造像,亦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石雕半身卧佛像。 这尊卧佛是罕见的半身像,下...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