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有些人城府深,门禁严,大门之内还有二门,二门之内还有三门。金岳霖特别单纯,他不功利,也不势利,是著名的老顽童。 少年时,赶上辛亥革命,他兴冲冲地剪掉辫子,意犹未尽,又仿照崔颢的《黄鹤楼》作打油诗一首:“辫子已随前清去,此地空余和尚头。辫子一去不复返,此头千载光溜溜。”谐诗流出,立刻传为闾巷笑谈。 梅贻琦校长外出时,清华校务由陈岱孙代理。某日,金岳霖内急,发觉手纸已经用光,于是他起草一张字条,向...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我们在楼兰地区南部发现的这枚铜制官印是百余年楼兰科考历史中首次发现的印章实物,进一步完善了西域长史职官制度体系,为学术界研究魏晋时期西域职官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馆员在刚刚举行的新疆考古与历史文化宣传研讨会上公布了他们的发现。 据田小红介绍,这是他们2015年在做古楼兰交通与古代人类村落遗址调查时的意外发现,当时这枚官印就静静地摆放在楼兰古城南...
楼兰出土的魏晋时期的官印 楼兰出土的魏晋时期的官印 1月17日,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馆馆员田小红对外公布,考古人员在进行2015年度古楼兰交通与古代人类村落遗址调查时,在楼兰古城南部发现了一枚魏晋时期的铜质官印。这枚官印的发现,进一步完善了西域长史职官制度体系,对学术界研究魏晋时期西域职官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据了解,2015年度古楼兰交通与古代人类村落遗址调查区域主要在楼兰古城...
南朝 陶牛车 资料图 今人多有攀比豪宅名车。你知道一千四五百年前古人的追求吗?在魏晋南北朝时代,人们却以有一辆牛车为时尚。 1987年,河南林州市城关镇阎家台村的一户农民,在村中打井时,便挖出西晋时一辆陶牛车。尽管那批陶器中两个陶俑灰头土脸,那车也风尘仆仆,但却真实地展现出西晋人起居出行、风俗习惯的文化艺术。 那辆牛车卷棚式斗篷俨然,二辕架于牛颈,牛头前伸,圆腰垂尾,四蹄粗短;牛长25厘米,...
自汉代出现瓷器以来,发展到六朝时期,从墓葬出土情况可以看出,青瓷逐渐代替青铜器、漆器。大陆很多省分的汉墓出土的陪葬品以青铜器、漆器占主要比重,而江南六朝时期的墓葬出土的器物绝大部分是青瓷器,它已经成为当时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出土的这一时期的瓷器,其造型、纹饰与汉代陶器、青铜器有很密切的继承关系。 西晋青釉洗,腹部有一条印纹装饰,两面贴铺首衔环,具有明显的汉代特征。这类青釉洗出土数量很多。青釉...
4297件(套)在甘肃敦煌出土的文物,近日由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移交至敦煌博物馆。 据了解,这批文物大多是魏晋时期的文物,主要出土自1985年祁家湾墓群,1995年及2000年敦煌佛爷庙湾墓群,有陶器、青铜器、古钱币、画像砖、木器、丝绸、石板砚等七大类。 敦煌市文物局局长赵志英介绍,这批文物中国家三级以上文物达100件(套),国家一级文物13件(套)。其中,一枚魏晋时期的铜镜保存完整,拥有龙凤...
11月19日,敦煌博物馆工作人员对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移交的4297件(套)文物进行清点,这些文物上世纪末发掘出土于敦煌祁家湾墓葬和敦煌佛爷庙湾墓群,是由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1月6日移交并运抵敦煌博物馆回归故里的。至此,敦煌博物馆现有馆藏各类文物达到13681件(套)。 记者在敦煌博物馆藏品室看到,此次移交至敦煌博物馆的4000多件文物装了135个木箱,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拆箱,并对所有文物逐一...
魏晋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战国之后的第二个思想大解放时代。“魏晋风度”成为这一时期的一个文化符号而载入史册。就书法而言,正如文学进入自觉时代一样,魏晋时期的书法也从实用目的性逐渐转化为审美目的性阶段,因而也成了书学自觉的时期。 汉代的书法可以说是各种书体臻于完备,其基本格调是以实用做出发点,章法规整,追求整齐典雅,用笔严谨,其中所包蕴的苍茫混沌的自然美,成了后人孜孜以求的目标,尤其东汉时期书家们...
晋国博物馆入口正前方名为《晋魂》的雕塑。雷蕾摄 33年前,晋国早期国君仅仅是历史记载中的名号,1992年之后山西曲沃的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将这些古老的文字变成了实证。9月11日上午,全国网络媒体山西行的记者走进晋国博物馆,亲眼目睹公元前1040年后,晋国的文化与辉煌。 晋国博物馆位于曲沃县曲村镇,是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马——曲村遗址”而兴建的全省第一座以晋文化为主题的遗址类博...
为配合烟台龙口市港城大道西延工程建设,2013年4月14日至30日,烟台市博物馆对沿线进行考古勘探,并在西三甲村附近发现一大型墓葬群。5月1日至6月30日 ,烟台市博物馆组织考古队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1200平方米,共清理墓葬91座,目前已经整理完毕。 本次发掘所清理的91座墓葬根据形制可分三类:土坑墓、砖室墓及瓮棺墓。土坑墓共83座,多为3米长、2米宽的长方形,均带有熟土二层台,部分...
《敦煌学辑刊》2015年01期 【摘要】遵循历史的方法,此文对魏晋墓葬彩绘砖画中符号系统的体育象征意义进行了探讨,并从理论上揭示魏晋时期墓葬彩绘砖画的体育象征谱系,破译其象征的内涵。另从文化学的研究中,运用文化学的理论和方法对魏晋墓葬彩绘砖画的体育图像进行阐释,明确了在文化的核心和外围,存在着似断还续的纽带。同时在审美的视野中寻求一种合理的解答,进而把握体育的发展与流变的精神命脉。 【关键词】...
瓯窑地处浙江南部,窑址主要分布在以温州为中心的永嘉、乐清一带。这里东临东海,南邻福建,西北面为括苍山区,瓯江、飞云江由西向东直入东海。 瓯窑瓷胎色泽浅灰白,釉色清淡,有玻璃质感。晋人潘岳在《笙赋》中说道:“披黄苞以受甘,倾缥瓷以酌酃。”这个“缥瓷”很可能就是瓯窑青瓷。 早期 瓯窑是不是越窑的前身? 其规模和瓷器质量似乎不及越窑 考古资料表明,商周晚期温州瑞安一带的墓葬中就有原始瓷出现。东...
《艺术研究》2015年01期 【摘要】河走西廊魏晋墓砖画题材丰富,数量巨大,保存完整,文化意蕴丰厚,是敦煌莫高窟之外的又一“地下画廊”。有“大漠戈壁中的地下艺术宫殿”的美誉。河西魏晋时期砖画对敦煌壁画在内容、造型、构图、装饰性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河西走廊;魏晋墓葬砖画;装饰艺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