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所谓共产党人“玩”古董,其实是一个个幌子,行的是革命之实。钩沉这些珍贵的历史掌故,仿佛依然能够看见他们为了人民大众的福祉而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豪迈激情。这种忘我精神,至今令人无限敬仰! 一,“松柏斋古玩号”的伍老板是谁?1927年底,上海有个叫“松柏斋古玩号”的伍老板,名字叫伍豪,这也是化名。 伍豪的真实名...
伍家沟村系湖北省丹江口市西部六里坪镇的一个行政村落,毗邻丹江库区,素有“九沟十八洼,一百单八岔,岔岔有人家”之说。伍家沟故事种类齐全,内容丰富,分神话、传说、故事、寓言、童话和笑话等六大类别,已经出版《伍家沟村民间故事集》一、二集,共76万字。 20世纪80年代,在伍家沟村已发现民间故事一千多个,民歌千余首,该村因此被相关机构命名为“民间故事村”。...
《今日启东》社会版9月21日刊登《建县石碑落户紫薇公园》一文后,引起了市民对建县石碑和崇海界碑更浓厚的兴趣。在档案馆同志的指点下记者再度进行深入采访,两块文物石碑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也随之浮出水面。 幸遇伯乐 “落草”石碑“重出江湖” 漫漫岁月,沧海桑田。作为启东历史的重要见证,两块石碑曾经悄无声息地湮没在历史的风尘中。它们的复出,离不开对启东文史...
汉字的起源有种种传说,中国古书里都说文字是仓颉创造的。说仓颉看见一名天神,相貌奇特,面孔长得好像是一幅绘有文字的画,仓颉便描摹他的形象,创造了文字。有的古书说,仓颉创造出文字后,由于泄漏了天机,天落下了小米,鬼神夜夜啼哭。还有一种传说,说仓颉观察了鸟兽印在泥土上的脚迹,启发了他发明文字的灵感。这种种传说都是靠不住的。文字是广大劳动人民根据实际生活的需要,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才慢慢地丰富和发展起来的。...
也许你不是博物馆的常客,也许你依然认为博物馆只是古老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博物馆已经成为城市文化生活中重要的场所。走进博物馆的人越来越多,这里也越来越好玩。 “博物馆是一个可以常去的地方,是一个有故事,有内涵的地方。”在博物馆创意产业高端论坛上,台湾史前文化博物馆馆长张善楠博士大声呼吁,“走进博物馆,是生活有品位的体现。” 张善楠先生曾多次来大陆参...
“这是王莽时代的大布黄千,俗称裤子币;这是咸丰元宝……”年近八旬的老王一边展示着他收藏的古钱币,一边介绍着每一枚钱币的名号、来历。在家中安享晚年的老王,每天必做的功课就是研究他收藏的钱币,并且给每枚钱币写“简历”。 说起收藏古钱币的爱好,退休前从事技术工作的老王笑着告诉记者:“那是1984年的事,在单位退居二线后...
浙江在线10月22日讯 从外表看,很难相信这位皮肤黝黑、留着一圈小胡须的老人会是一位“骨灰级”的收藏家。60多平方米的店铺里,屏风、桌椅、坛坛罐罐,全都是他多年累积下来的藏品。 30多年来,他几乎把所有的积蓄都花在了他所钟爱的收藏上。 胡景满说:每一件藏品的背后,都有着一个生动的故事。 古代钱币,诉说着双屿海上贸易的繁华 “上世纪80年代,六横人从海底挖贝壳烧制石灰,从海底捞上来不...
元青花:价值连城背后的故事 2005年7月,元青花大罐“鬼谷子下山”在伦敦佳士得拍出约2.3亿元人民币天价,令这一稀世瓷器品种由学界进入大众视野。明起在上海博物馆第一展厅举行的“幽蓝神采”元代青花瓷器大展上,观众不仅能一睹“鬼谷子下山”真貌,还能欣赏到来自英国、美国、日本、俄罗斯、伊朗以及国内数十家博物馆的80余件...
朋友从兰溪乡下回来,从老家带来了一些旧瓷器。知道我喜欢古瓷,他就将其中的一个同治粉彩的直桶形小罐送给了我。这个小罐的立面上用粉彩画了3个小童在嬉戏。人物画风系典型的同治笔法,釉面包浆明显,此物系同治年代无疑。缺点是这种当年闺阁小姐放脂粉用的小罐,本来还应该有一个盖。现在,罐虽留下来了,但盖却不知去了何方。因此,我拿了这个同治之物,欣喜之余,总感还有着一丝遗憾。朋友说,你常在跑收藏市场,想办法去给它...
中原文物古迹保护为炎黄子孙留住“根脉” 初秋的阳光洒在古老的郑州商城遗址城墙上,一派祥和、寂静。伸腰、压腿、转身,75岁老人宋小熹每日雷打不动地出现在城墙栏杆外,悠闲自在地晨练。 郑州商城是中国古代商代早中期的都城遗址,城墙周长6960米。在商城城墙边土生土长的宋小熹,对这片“土堆”有着复杂的情感,他目睹了这片城墙是怎样一块砖也不剩地变成R...
原标题:央视“焦点访谈”国庆之夜播出《方寸见巨变》 本报讯“如果您有一套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所有国庆邮票的话,就可以在邮票之间听到我国前进的脚步声。”10月1日晚,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总经理李国华在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中说出这段话。 国庆节期间,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特别制作、播出了“国庆的礼物”系列专题节目。在10月1日播出的第一集《方寸见巨变》中,通过展示新中国发行的一系列国庆纪念邮票,...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