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成功了!第二艘沉船终于被成功吊起,这真是太让人激动了!”6月2日下午3:25分,北运河沉船被成功吊起,北辰区张湾沉船考古发掘项目考古领队盛立双看见沉船被成功从河道上吊起,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 第二艘沉船被成功吊起 6月2日下午2点,两台分别为160吨和200吨重的起重机、一辆大型拖车便开始为沉船吊装做准备。一台起重机首先开到河道上,在沉船的侧面停下来。为了保证吊装...
考古人员在对达玛沟托普鲁克墩3号佛寺遗址进行保护清理 达玛沟托普鲁克墩3号佛寺遗址 达玛沟托普鲁克墩3号佛寺遗址新发现的寺院壁画 2010年8月,中国考古学者恢复了对位于新疆和田策勒县的古代于阗佛国遗存的发掘工作,这一发掘工作至今已经持续了8年之久,有多个重要考古发现,5月因天气原因发掘工作短暂中断。 据介绍,公元10至11世纪,中国西域的喀喇汗王朝(以现今喀什、疏勒为中心)对临近...
重庆文化遗产宣传月系列活动之走进考古现场,今天开展了第三场活动。迎着蒙蒙细雨,部分幸运的市民在重庆考古所专家们带领下来到了位于重庆市永川区的高洞子崖墓群。 活动现场 据了解,在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重庆市永川区板桥镇高洞子村发现了一处被当地人称为“蛮子洞”的崖墓群,共有墓葬三座。其中一号墓内有明确的纪年文字,表明该墓开凿于南宋开禧年间(公元1205年)。2000年9...
浙东运河流经西兴镇一段又称官河,是浙东运河之头所在。运河及其周边史迹丰富,体现出浓厚的运河文化特色,是大运河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国家和省、市关于大运河申遗工作的部署,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积极与滨江区建设局协调与合作,了解永兴闸等遗产点的现状及其保护整治方案,制定相应调查勘探计划。今年3月底至5月中旬,该所圆满完成了对浙东运河之头的永兴闸、西兴驿和大城隍庙遗址的调查和勘探。期间,国家文物局、...
不久前,我有幸见证了国内考古界的两件盛事——“北京大学考古90年、考古专业60年庆典活动”、“山东大学考古专业40周年庆典活动,两个活动都举办得隆重、简朴、学术、热情,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两所高校的考古专业经过几代人励精图治、开拓拼搏,逐渐形成了自身的教学特色和优势学科,为国家输送了大批高素质人才,并积极参与我国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这是国内高校考古专业快速发展的缩影。目前,全国已有近20所高校...
5月30日,原故宫博物院院长、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著名考古学家张忠培先生在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王炜林、市委书记张会 民、县上领导梁继业、贾连友、张军等陪同下考察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岗寺遗址。张忠培先生首先听取了市县领导关于龙岗寺遗址文物保护情况、龙岗寺遗址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编制情况及汉中龙岗寺遗址文化生态园区建设项目情况的汇报,参观了龙岗寺遗址发掘出土的珍贵文物,并实...
上周末,国家文物局专家到泉州考察“海丝”申遗情况,泉州考古学者当时表示,泉州海交馆内有一片古代外国人的棺盖,为不可多得的“海丝”重要文物,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宝贝,可为“海丝”申遗助一臂之力。 奇观 外国古人棺盖成排 昨日上午,在泉州海交馆,导报记者看到大片的伊斯兰石棺盖,成排成排地摆放在草地上,约有200件。这些石棺盖长度大...
近日,为配合三门峡市“四大一高”项目建设,有效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市区传媒大厦建设工地抢救性清理了一批古墓葬和遗迹。截至目前,已清理汉代、明清时期墓葬近30座,出土金、银、铜、铁、瓷等质地的随葬器物60余件。在清理过程中,考古人员在明清墓葬地层下面,发现了一处北宋生产生活遗迹,该遗迹呈南北向长方形,自南向北由前庭、中庭及后室组成,中间墙体以石块和泥巴垒成。前...
一支比利时考古队最近在埃及首都开罗以南220公里的明亚省一处文物保护区,发现距今4000多年的地方长官墓,并在棺内发现具有重大考古价值的宗教仪式用具。 据埃及《金字塔报》29日报道,墓葬属于古埃及第一中间时期(即古王国时期和中王国时期之间约100年的历史时期),墓主名叫哈朱提·尼赫特,棺内宗教仪式用具多为长数厘米至数十厘米不等的圆柱体或锥体,以雪花石、彩陶或铜制成,上面刻有铭文。 埃...
(记者 张素萍 刘波/文 张红兴/供图)宋朝的青白釉执壶,元朝的青白釉粉盒,清朝的青花灵芝纹碗……谁能想到,在遥远的南海西沙群岛海域水下,沉睡着众多数百年前发自泉州的陶瓷等船货。这是“2012西沙水下考古调查”中的一项较重大的发现,泉州水下考古人员全程参加了此次调查。 4月21日至5月21日,中国水下考古队队员、泉州市博物馆考古部张红兴应邀参加海南省在西沙群海域水下考古调查。张红兴和队友先后多...
2011年4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的喜捷公馆坝糟坊头考古在接近尾声时,考古队员在明代酿酒作坊遗址中又有惊人的新发现:在晾堂的西南和东北明代地层各发现一口酒窖。后经省考古院明确结论为明代酒窖。其中晾堂东北一口,底部和四壁均为泥底筑成,这是典型的浓香型大曲酒窖,与当今宜宾浓香型大曲酒窖完全相同。 另一口较大的酒窖,长2.6米,宽2米,高0.72米。从外形来看与现在酒窖相差无几。经专家现场考证,窖的四壁均...
张红兴(右)和同伴在水下测绘调查 宋朝的青白釉执壶,元朝的青白釉粉盒,清朝的青花灵芝纹碗……谁能想到,在遥远的南海西沙群岛海域水下,沉睡着众多数百年前发自泉州的陶瓷等船货。这是“2012西沙水下考古调查”中的一项较重大的发现,泉州水下考古人员全程参加了此次调查。 4月21日至5月21日,中国水下考古队队员、泉州市博物馆考古部张红兴应邀参加海南省...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