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陕西省文物局派代表团赴欧洲,参加在比利时马塞可市举行的中国的黄金时代-大唐遗珍展的开幕式,考察瑞士伯尔尼历史博物馆的展览条件,并与德国教育科研部洽谈中德文物保护合作项目。在比利时开展的大唐遗珍展以及将于明年在瑞士伯尔尼历史博物馆开展的秦汉文物展是由陕西省文物交流中心组织的境外文物展览。中德文物保护科技合作是由中国科技部与德国教育科研部组织的大型科技合作中的一部分,主要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与德国...
通化在汉代曾经繁华一时 资料图片 新闻回放:5月8日,吉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暨长城资源调查工作总结大会在四平市召开,会上公布了我省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取得的重要成果,我省发现的汉长城填补了我国长城资源在年代和区域方面的空白,意义重大。 16日,记者就吉林省发现确认3处汉长城采访了通化市文物保护研究所所长王志敏。 4公里的山梁上 随处可见西汉遗迹 王志敏介绍,从位于通化市东昌区老站的...
中国首个模拟考古基地17日在陕西汉阳陵博物馆启动,旨在揭开考古专业的神秘面纱,通过公众与文物进行“零距离”接触的形式,让更多有关考古的场景与细节变成公共记忆。 第三次中国文物普查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陕西境内已发现古遗址23453处,古墓葬14367处,古建筑6702处。近5年来,为有效地保护文物,该省文物部门就涉及各类基础性建设项目签署考古调查勘探协议589项...
为进一步推进石家河大遗址保护利用工作,2012年5月9日,湖北省文物局组织召开了专家评审会,原则通过了《石家河考古遗址公园总体规划》。石家河遗址位于湖北省天门市石河镇,是新石器时代“石家河文化”的命名遗址,遗址中心发现的石家河城址是迄今长江中游发现的最大的史前城址。1996年,国务院将其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评为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2006年被列入100处全国大遗址保...
5月17日消息,近期在互联网上出现一组非常神奇的照片,照片的内容是描述一个2寸大小的木乃伊。从外观看这不像是地球生物,很多人认为它是外星生命。 从照片看,这个木乃伊非常的小,更像是现在流行的动漫周边产品——手办。它可以放到掌心中,用尺子衡量长度只有2寸大小。研究人员需要用放大镜才能对其细节进行观察。 目前,尚不清楚这个小木乃伊出土的地方和具体的事件。不过媒体报道称科学家...
图为展览展出的朱书扁壶。据称,这是在陶寺遗址中出土了一件残破的陶制扁壶,此壶所处的时代为陶寺文化晚期 (距今4000年左右),上有两个毛笔书写的朱砂符号,比甲骨文还早五百多年,被认为是目前所知最古老的中国文字。辽宁省博物馆摄 由辽宁省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共同主办的大型考古专题展览“考古中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成立60年成果展”16日在沈阳开展...
在地下文物埋藏区进行的建设工程,应当进行文物考古调查、勘探。在地下文物埋藏区以外的区域进行的建设工程,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也应当进行文物考古调查、勘探:在越秀区、海珠区、荔湾区、天河区、白云区、黄埔区辖区内进行的建设工程项目,占地面积一万平方米以上;在花都区、番禺区、南沙区、萝岗区、从化市、增城市辖区内进行的建设工程项目,占地面积三万平方米以上;在本市行政区域内进行的新建、扩建道路、桥梁、高速路、...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尉露)地点: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彝伦堂 时间:5月25日上午9:30至11:30 简介:由北京文物研究所研究员齐心主讲。讲座地点位于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彝伦堂。 (声明:本网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
这块碑文记述的是2500年前,部分来自古亚述图什汗(Tu?han)城基亚雷特(Ziyaret Tepe)宫的妇女由于家园被占领而不得不背井离乡的故事,这块粘土板上记载的就是她们的名字。 好吧,上面都是瞎猜的。剑桥大学的John MacGinnis在破译这些古亚述语楔形文字的过程中发现这里面有好多字并不属于这种古文字,有一两个确实是亚述语,还有一些应该是卢威语(Luwian)或胡利安语(Hurri...
世界保护与展览中心效果模拟图 大英博物馆中国典藏分馆馆长做客小谷围讲坛分享最老博物馆的新技术 在大英博物馆,公众通过网络等手段参与考古学几乎达到了让人惊叹的地步,除了传统的出书、网页版博物馆之外,观众还可以通过手机、电脑,在网站、部落格上参与考古与展览活动。便携式古物计划甚至使得市民可以全方位参与到古物的发现中。大英博物馆背后的工作到底是如何进行的?周日(3月4日),由广东科学中心和南方都市报...
据国外媒体报道,考古学家们发现在古埃及有数以百万计的各种动物在祭祀仪式上被杀害并制成木乃伊,这促进了一个规模庞大的木乃伊加工制作行业,这样的现象甚至导致一些动物物种出现灭绝。 近期在美国史密松学会所属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举办的一次展览上,人们可以看到,在当时几乎没有什么动物物种可以免此劫难。尽管作为宠物被饲养的动物一般只有在自然死亡后才会被制成木乃伊,少数几种长相可怕的野兽,由于宗教崇拜原因而免遭...
根据这次最新的考古发现,玛雅人的预测周期至少已到达了约7000年后的未来。这说明,2012年12月21日也许并不是所谓的世界末日,而是一个轮回周期的结束,和下一个周期的开始。 美国考古学家日前在危地马拉进行考古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一批玛雅文化的符号和图案。通过分析,他们认为这是玛雅历法的新算法,而根据这种算法,玛雅历法仍可持续7000年之久,并非像此前曾报道的根据玛雅历法推算,2012年将是世界...
美国考古学家11日在新一期《科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在中美洲危地马拉出土的玛雅神庙墙壁上发现了有关玛雅太阴历的记录,这可能是已知最早的玛雅历法记录。 这一神庙2010年出土于危地马拉苏尔通的玛雅废墟中,考古学家说神庙大部分受到了洗劫者的破坏,但墙壁上绘出的人物形象及黑色、红色象形文字得到保存。神庙两面墙壁上分别记录了月球周期以及火星、水星等有关的计算,墙壁上的象形文字源自公元9世纪,这使得其记录...
考古专家表示,今年在临漳县习文乡北吴庄附近邺南城外郭城区发现的“海量”佛造像埋藏坑,为今后研究东魏北齐邺城的都城制度、外郭城范围等提供了重要线索。 邺城遗址位于临漳县西南20公里香菜营乡、习文乡一带,漳河自西向东横贯遗址。这里曾是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个朝代的都城。 邺城分为邺北城和邺南城,邺北城先后作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4个王朝的都城,邺南城是东魏、...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今天上午,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等单位在宁波共同启动渔山沉船遗址水下考古发掘仪式,这是继南岙一号后我国水下考古的又一件大事。 今天,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浙江省文化厅、宁波市政府等部门共同宣布,宁波渔山小白礁沉船遗址水下考古发掘工作正式启动。在启动仪式结束后,来自全国各地的50多名考古队员将赶赴渔山沉船遗址的所在地——宁波象山东南渔山海域开展发掘打捞...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