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6月26日至27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工作委员会举办的古籍整理作品版权保护——《著作权法》修改草案座谈会在京举行。这是古工委就此话题继去年9月24日至26日在浙江萧山召开的第二次会议。 会上,来自新闻出版总署、司法界、文献学界、法学界、法律界、出版界人 士,对古籍整理作品是否受到版权保护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同时,对《著作权法》的修改提出了各自的看法。 与会者认为,原创古...
根据我国现行《著作权法》第十二条规定,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其著作权由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这是我国关于“演绎作品”的规定,也就是说,只要你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对原作进行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只要你付出了创造性劳动,你作为“演绎作品”的作者,就单独享有演绎作品的著作权,你只能保护你...
关于《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与古籍整理作品版权保护的关系。 听了各位专家对“古籍整理”概念的介绍,感觉古籍整理作品的创作手段和类型比较多样化,可以包括注释、整理、汇编、翻译等多种演绎作品。因此,我觉着似乎没有必要在《著作权法》第3条中再增加一类“古籍整理作品”。注释、整理、汇编、翻译等创作方式的独创性表现形式不同,很难用单一的规则对之统一适用;《著...
据云南省大理州鹤庆县政府消息,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地方古籍文献的整理、保护,该县将建设“鹤庆县图书馆地方文献特色库”。 鹤庆县素有“风清俗美文献名邦”美誉,古籍文献众多,县图书馆承担着地方文献古籍搜集、保护、整理责任。2009年被评为“国家二级图书馆”。现有藏书7万余册,其中存有9000册古籍(古籍地方文献200册,善本35种)...
6月26日至27日,古籍整理作品版权保护——《著作权法》修改草案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会议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主办。新闻出版总署法规司司长王自强在会议上称,现在的修改意见稿第二轮已经完成,预计在本月底或者下月初公布。 王自强称,《著作权法》修改草案于3月31日公布,由现行法的六章61条,改为草案中的八章88条。在公布草案期间,收到了大概160多个单位的修改意见,...
日前,“古籍整理作品版权保护——《著作权法》修改草案座谈会”在京举行,来自学术界、出版界和相关主管部门的人士出席座谈会。在会上,古籍整理出版的现状与著作权保护成为焦点话题。 古籍整理作品具有独创性,应扎紧保护篱笆 提起一个多月前的一场座谈会,中国书店出版社总编辑马建农至今还气不打一处来。5月17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就中华书局诉国学时代侵犯中华...
一百多年前,“西泠四君子”结社孤山,缘起金石。一方山水,因文人雅士的驻足而独具风韵。正如孙智敏在《西泠印社志稿》序言中所云:“西泠印社占湖山之胜,撷金石之华……然苟非二三君子,有希古通方之雅,益以经营策画之劳,则江山虽美,未必即为人文之助也”。湮没于历史的残碑片版,若非金石家们不辞辛劳地寻访、摹拓、考证,后人已无缘得见;而更为...
两万多册古籍被分门别类收藏在特定的温度、湿度环境中。 27日,鞍山市图书馆“全国古籍普查”数据录入工作全部结束。经过近半年的普查,市图书馆共珍藏古籍文献2428种26355册。这些古籍大致年限追溯到清代乾隆以后,是我市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献遗产。其中《六臣注文选》、《陆放翁全集》、《唐文粹》三种古籍已被选入《辽宁省珍贵古籍名录》。 据市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介绍,去年底̶...
>>事件 据《河南商报(微博)》报道:上百年的古籍杂乱堆放在书架上,不少书页已发霉甚至破损,一碰就往下掉渣……在河南省图书馆,50万册的古籍里有5万多册正严重受损。没有专项资金、缺乏专业人员、长期不受待见,这些常年躺在仓库里的古籍,很久以来备受冷落。河南省图书馆馆长杨扬说,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少保护经费。由于缺乏经费,省图书馆投入使用23年从未大检大修过,直到去年,才换过一次上水管...
河南省图书馆5万多册古籍严重受损一事的报道发出后,社会反响强烈。河南省图书馆一位退休副馆长称,图书馆还有多位古籍保护专家,但被分散在多个不需要古籍保护专业技能的岗位。“要是这些人能"出山",一直没编整的八九万册古籍,10年就能编完。”对此,河南省图书馆馆长杨扬认为,退休副馆长和古籍专业人员重新“出山”,难度很大。他说,现在图书馆有185个编制人员,但几乎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把几位在其他部门的人...
日前,“古籍整理作品版权保护——《著作权法》修改草案座谈会”在京举行,来自学术界、出版界和相关主管部门的人士出席座谈会。在会上,古籍整理出版的现状与著作权保护成为焦点话题。 古籍整理作品具有独创性,应扎紧保护篱笆 提起一个多月前的一场座谈会,中国书店出版社总编辑马建农至今还气不打一处来。5月17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就中华书局(微博)诉国学时代侵犯中华书局点校版“二十四史”及《清史稿》的...
本报讯(驻河南记者张莹莹 通讯员任大山)由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办,河南省古籍保护中心、河南省图书馆承办的第五期全国古籍普查管理人员培训班近日在郑州举办,来自湖南、湖北、安徽、河南的74家古籍收藏单位的古籍普查工作管理人员参加了培训。 开班仪式上,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张志清就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工作的整体进展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指出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加快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工作进行了...
拉萨市文化局近日在该市尼木县进行古籍普查时,发现了罕见的13世纪元刻本古籍。这些已有800多年历史的古籍同许多其他古籍一样已被妥善安置在色拉寺古籍搜集整理室内,经工作人员修复、扫描、录入电脑后,曾被深埋地底的佛教经典将重见天日。 2007年,拉萨色拉寺和大昭寺各出资150万元,共同成立了佛教古籍搜集整理室。五年多来,这间只有14人的小屋里每天都萦绕着电脑键盘敲击声和低沉的校验诵经声,借助现代科...
河南省图书馆日前被曝古籍书库不达标、专业人才缺乏,导致50万册古籍超半数损坏。6月11日该馆馆长杨扬表示,1989年投用的现馆,23年来从未进行过大修,只在2011年换过一次上水管道。杨馆长称多次申请改善古籍保护的条件,但效果不大,钱只能解决最低层次的问题。 古籍书库惨状凸显文化传承与保护存在严重问题。笔者相信,河南省图书馆古籍书库窘迫现状,在全国绝不是个案,这从“国内到现在还没有...
本月初,在北京一场春拍上,“过云楼藏书”拍出2.16亿元天价。拍卖结束后,北京大学和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的归属权之分因“云”落谁家产生了一场争夺战。最终,由国家文物局、北京市文物局作出裁定,“过云楼藏书”归江苏一方。“云”争夺战落下帷幕,但关于古籍收藏的话题却热了起来。记者近日走访武汉的拍卖、收藏市场发...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