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998年5月,扬州古籍书店秘藏60年,一部真实记载了日军侵华暴行的珍贵史料——《镇江沦陷记》手稿在京拍卖。为使这史料回到故乡,镇江百万市民纷纷解囊,但终被香港某传媒公司代表以12.65万元高价拍走,创造了当时抗战史料拍卖价最高纪录,镇江只好望“书”兴叹。日前,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的这一珍贵史料,在北京神秘现身,拟定于12月1日举行的易手转拍,再次...
10月30日,位于弥陀巷42号的罗聘居开始动工修缮。根据修缮方案,故居的西侧房屋将整体提高,与东侧书房同一高度;对已经变形东侧围墙,将进行局部拆迁改造,恢复原来的八角门。罗聘故居是“扬州八怪”在扬州的仅存的一处居所,此次修缮将围绕“精致、雅逸”主题,将在故居内增加罗聘书画作品的碑刻和浮雕。工程将在年度完工,明年4&S226;18前对外开放。
昨天上午,考古人员对邗江出土的汉墓进行正式发掘。经过一天的考古发掘发现,目前已经发掘结束的两座墓葬均为夫妇合葬墓,共出土了千余枚西汉末期的铜钱。考古人员证实,三座比邻而居的汉墓为家族墓。 两座汉墓均为夫妇合葬 上午8时左右,考古人员开始墓葬的考古发掘工作。开棺发掘时,棺椁内装满了黑泥和水,发掘工作只能慢慢开展。 位于东侧的汉墓经过前天的试发掘,可以完整地看到墓葬的基本情况。该墓是夫妇合葬墓,...
保存完好的大型陶罐 昨天,邗江区方巷镇联合村发掘的西汉晚期墓葬群陆续开棺。考古人员在两个夫妻合葬墓中发现上千枚西汉晚期的铜制五铢钱。据悉,出土如此数量的汉代铜钱比较少见。 上午9时许,考古人员启动开棺程序,两个棺木被陆续打开。由于棺木中有许多积水,考古人员用瓢将积水淘尽,然后又慢慢用手将厚厚的淤泥扒去,几十分钟后,棺底终于尽收眼底。随着考古人员展开清理工作,一件件漆器、陶器、铜器被运上岸。考古...
9月26日,在江苏省扬州市一座西汉古墓发掘现场,考古工作者在展示一枚铜质龟钮“套印”。 该“套印”造型别致,上方为一乌龟造型,外印边长不足2厘米,其中还藏内印,如抽屉般开合。外印的印文为“臣汉”,内印文为“董子翁”。
昨天,西湖镇西汉木椁墓墓室南侧厢开始进行大规模清理行动,一天下来,47件耳杯、1个4耳铜壶、4个三角壶等漆器和铜制餐具和酒器相继被清理出来,露出“庐山真面目”。在这些器具中,不仅有镏金的漆器耳杯,还有首次出现的三角酒壶。更令人称奇的是,继上次发现高粱之后,又出现了谷粮新品种——颗粒完好的芝麻。 据考古人员介绍,在墓葬发现颗粒完好的芝麻比较少见,这次之所以能够保存下来,可能...
备受瞩目的西汉古墓挖掘工作日前已近尾声,记者昨在现场看到,主墓室的南侧厢已基本清理完毕,今天将对足厢进行彻底清理,打开主棺的时间已越来越近。 除尚未打开的主棺椁,截至目前,南侧厢出土的陪葬品最为丰富。仅昨天,南侧厢又出土47个漆耳杯、一个四耳铜壶及四个三角状漆壶。昨天,三角状漆壶的用途也有了答案:原是用来装酒的酒壶。之所以呈三角形,一位文博专家称,主要是为节省墓室空间。 记者看到,每一件挖掘出...
最近,扬州市天宁寺万佛殿修复工程正式开工。 天宁寺是省级文保单位,相传前身是东晋名相谢安的别墅,北宋徽宗赐名天宁禅寺。清代曹寅受命在此刊刻《全唐诗》。这次修复的万佛殿与藏经楼相距约30米。据《扬州画舫录》记载,万佛殿里曾摆放1100多尊大小不一的佛像,个个惟妙惟肖。修建将按历史图纸来复建,占地600平方米左右,修复后的万佛殿不再陈列佛像,而作为展示大厅陈列佛教文化。
昨天,扬州10年来出土的最大木椁墓考古发掘取得很大进展,一批精美漆器、铜器相继出土。据粗略估算,仅主墓室前堂的出土文物(含残件)已超过150件。人们还发现,现在保存较好的木棺当年险遭“黑手”! 一平方米“抠”两天多 昨天,考古发掘向纵深推进,前堂已经露出了底板。越到底层,考古人员越发心细,因为下面的文物叠压关系更为复杂。很多时候,他们连小铁铲也不...
昨天,西湖镇砖瓦厂的西汉木椁墓暂时停止考古发掘工作,考古人员将连日来发现的文物进行清理,发现文物最多的外藏椁里的车马俑、漆器、陶器、铜器纷纷被搬离出土,考古人员称,这是“开棺”前最后的清理工作。 据现场考古工作人员介绍,该墓葬经过多次盗掘,棺木内存在贵重文物的可能性不大,倒是存放物品的外椁、侧厢、头厢、足厢等处文物相对较多,因此要先将这些文物进行归类保护。记者在现场还看到...
人死后,西汉大夫仍要享受生前的舒适生活——主棺椁到东墓室之间的那段距离,寄托了亡者对阴间生活的美好向往。 昨天下午,位于西湖镇蚕桑村的西汉古墓开始清理侧厢,考古队员在主墓室的东北角发现两张金箔,并从南边的侧厢中挖出数只漆盒。 记者现场看到,在一块泥土上面,粘着一张五厘米左右的金箔片。“这是漆器上面的贴饰”,现场考古队员说,这些金箔主要贴在漆器的边上。一位文博专家告诉记者...
昨天,扬州10年来出土的最大木椁墓考古发掘继续进行,主墓室着力“清淤”。考古人员在清理南面的一口木棺时,在棺板上发现许多形如数字“二”的红色图案。 除继续外藏椁的制图扫尾,昨天,考古人员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主墓室的清理上。由于墓室的椁板大片断裂,曾被盗取,墓外的泥土“趁虚而入”。长年累月的“滴漏”,使渗入...
昨天,西湖镇蚕桑砖瓦厂的西汉木椁墓考古工作持续进行,主墓室的椁盖板已经打开,专家确认该墓葬为夫妇合葬墓,从墓葬形制来看,为西汉贵族大墓。不出意外,今明可开馆,届时将揭晓墓主人的真实身份。同时外藏椁发现大量汉代木俑,其中不但有人俑,还首次发现了车马俑和木梯等陪葬品。考古工作人员介绍,连日来外藏椁发掘出了陶器、漆器、粮食、木俑等大量随葬品,充分说明了汉代“视死如视生”的厚葬风俗...
昨天,扬州10年来出土的最大木椁墓让人们“见识”了2000多年前冥币的模样。这些汉代五铢陶币成串扎堆出土,在扬州所发掘的墓葬中尚不多见。而牵动众人目光的主墓室正在制定发掘方案。 楠木板下惊现“陶器家族” 没想到,一个外藏椁里还“别有洞天”。几天来,考古人员不断从它的“怀里”取出丰富多彩的文物。昨天上...
昨天,西湖镇蚕桑砖瓦厂的西汉木椁墓考古进程再度深入,外藏椁的考古清理工作基本结束,开始进行主墓室的考古挖掘。考古专家初步确认,墓主人为士大夫级别。 西汉木椁墓主墓室昨掀开 外藏椁出土了17件陶器 昨天,记者在现场看到,主墓室上的楠木椁盖板被掀开,有7根半巨大的楠木被挖出,因为早期遭到盗掘的缘故,挖出的楠木都是断裂的。从旁侧隐约可以看到椁盖板下的棺木,在主墓室东侧出土了汉代木俑和漆笥残件,其他...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