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广州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孕育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积累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包括大量精美绝伦的青铜器。然而受广州地区温暖多雨、光热充足、夏季长、霜期短等气候影响,以及埋藏青铜器的红壤特性,从墓葬中出土的青铜器受化学腐蚀非常严重——大部分铜腐蚀流失殆尽,通体矿化,无铜芯本体的存在。腐蚀严重的整件器物呈灰黄色,内部结构疏松,质地十分脆弱,强度非常低。此类青铜器十分罕见,加固保护处理相当棘手,在考古...
2004年,中国嘉德(微博)推出民国时期北京著名收藏家关祖章旧藏铜镜专场拍卖,143面铜镜全部以高于预期的价格成交,其中一面“唐代脱银庭院仕女游乐图铜镜”以45.1万元的高价成交,远远高于拍卖前的15万元估价。在当时这被认为是铜镜市场升温的一个开端,其实作为一个专项收藏的门类,铜镜算是一个有传统的门类。但是由于我国对青铜器的交易有严格的法律控制,所以建国后铜镜的收藏市场一直不是很受关注,但是从20...
《艺术百家》2014年S1期 【摘要】 镂空青铜当卢是当卢中极具特色的一类,圆饼形,周缘呈圆环状,环上饰云纹、几何纹等;环内整体镂空成各式繁缛的纹饰如蟠蛇纹、盘龙纹、动物纹、花瓣纹等;外沿接四个或圆或方的穿孔钮或者直接在器体周围镂空成长方形穿孔,用来系带固定。这类器具主要流行于春秋晚期至战国时期的晋文化地区,从出土陶范看,镂空当卢为采用泥范铸方法造成型。 【关键词】 文物保护;工艺美术;镂空设...
在未来阶段,青铜精品的稀缺性将决定它的涨幅,而精品资源越来越少,需求量却越来越大。随着买方市场的不断扩大,必然会迎来一波上涨行情。 2014年3月20日,一件重要的中国古代青铜礼器“皿方罍”将在纽约佳士得拍卖。纽约佳士得宣传资料显示,待拍的“皿方罍”高63.6厘米,缺盖,为商代或西周早期之物。 罍(读léi),意为酒樽,也可用来盛水。罍在中国古代常被用作重要的礼器,在王室和贵族的盛大宴会上,罍...
两宋时期,青铜镜发展愈加实用化、民俗化。除了官造镜之外,民间造镜更加普遍,这得益于手工业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流通。所以谈到宋代铜镜,其代表往往是民间私造镜而非官造镜。基于这一点,宋代青铜镜与前代相比较,首先发展变化的就是铸镜地点的普遍化,且形成了几个著名的铸镜中心。如浙江的湖州、临安,湖南的潭州,江苏的建康,江西的饶州、吉州,四川的成都和福建的建州等最为著名。另外,青铜镜本身也具有了很浓郁的民俗特点...
8月6日,“果壳问答”在新浪微博上发布了@linyi812的文章:《商周的青铜技术有没有可能是来自西方?》,其主要争议点在于:二里头文化的青铜技术是外面传播进来的,还是独立发展起来的。 @linyi812在文中指出:外来传播说的证据是“青铜冶炼和铸造是相对复杂的技术活动,现在似乎没有特别明显的证据说明旧大陆存在两个或更多的冶金术起源中心”,而且“西亚大约是距今5000年前进入青铜时代,中亚及其附...
9 月 30 日,伦敦邦瀚斯将举办新一场《珍贵古物》主题专场拍会。届时,一件罕见珍稀的公元前五世纪凯尔特 (Celtic) 青铜喙嘴酒壶将惊艳亮相,并有望成为整场拍会的领衔珍品,拍前估价为 7 万至 9 万英镑(约合人民币 69.13 万至 88.88 万元)。据悉,该藏品的现身恰逢凯尔特艺术大型展览开幕式将于九月末在大英博物馆 (British Museum) 举行,因此引发了藏家的广泛关注。图...
爵作为饮酒之器,早在公元前2400年左右就已经出现。陶爵流行于夏、商,铜爵流行于商和西周,西周以后便罕见爵杯的踪迹了,到了秦汉时期,人们几乎不知爵为何物了。宋代以来,以古物为研究对象的金石学兴盛起来,人们才重新开始认识商周爵杯的原始面貌,随之而来的仿古之风大作,目前所见的仿古爵杯,有银爵、铜爵、玉爵和瓷爵等。这些仿古爵杯也常常出现在当时的绘画作品中,明代画家陈洪绶的《蕉林酌酒图》中就有用仿古爵杯饮...
由湖南省博物馆、湖南广播电视台、谭国斌艺术博物馆、上海博物馆等14家机构联合主办的“三湘四水集萃:湖南出土商、西周青铜器展”,于2015年8月28日——10月8日在长沙市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举办。湖南是中国南方发现商周青铜器最多和最重要的地区之一,出土地点遍及三湘四水。作为中国古代青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南出土的商周青铜器有其独具地域特色的器物特征和历史内涵,件件堪称古代青铜艺术宝库中的精品。为...
9月11日,观众参观新入藏的彩绘雁鱼青铜釭灯。 当日,“近藏集粹——中国国家博物馆新入藏文物特展”在北京开幕,展出了国家博物馆近年征集的120余件(套)代表文物。新华社发 9月11日,观众参观新入藏文物特展。新华社发
在自家院子里挖树根时意外发现一处商末周初的古墓葬,西安男子赵某竟和弟弟盗挖出8件青铜器,意图倒卖。今年4月,西安中院一审判处赵某有期徒刑15年,近日,省高院终审驳回赵某上诉。 挖出8件青铜器 其中国家二级文物4件 52岁的赵某是长安区农民。 西安中院查明,2014年7月,赵某与其弟(在逃)在马王街办大原村弟弟家中挖树根时,发现树下古墓葬,就开始挖掘。两人盗掘出铜鼎2件,铜爵杯2件,铜觚1件,...
近年来,国内青铜器收藏市场出现升温迹象,尤其是2006年1月5日,上海崇源拍卖行所拍的西周中期周宜壶以2640万元人民币成交,此“天价”不仅震惊了国内外青铜器收藏品市场,更是创造了当时青铜器收藏品的国内最高价。 作为先秦时期最具有代表性和历史文化价值的古玩收藏品,青铜器以其雄浑的造型、华丽的纹饰、精良的铸造以及高深的创意,在中国乃至世界青铜史上独具特色,同时也是众多古玩收藏家们青睐的藏品之一。 ...
为了向公众展示湖南地区丰富多彩的青铜文化,由湖南省博物馆、湖南广播电视台、谭国斌艺术博物馆、上海博物馆等14家机构联合主办的“三湘四水集萃:湖南出土商、西周青铜器展” 于8月28日在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展出。 开展式由湖南省博物馆纪委书记陈叙良主持。仪式上,湖南省博物馆副馆长李建毛、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先后致辞。随后,作为策展人的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许杰为到场嘉宾介绍了本次展览的办...
鼎 青铜鼎有烹煮肉食、食牲祭祀和宴享等各种用途。目前发现最早的青铜鼎出现于商代早期,历经各个朝代,一直延用到两汉,乃至魏晋,是青铜器中使用时间最长、变化最多的器皿。作为饪食器,鼎并无特殊功用,但作为礼器,它却是统治阶级等级制度和权力的标志。古代社会,对于用鼎的数目,有相应的制度,称为"列鼎制"。据文献记载,西周时期天子用九鼎,第一鼎盛牛,称"太牢",以下盛羊、豕、鱼、脂、肠胃、肪、鲜鱼、鲜腊;诸侯...
古代青铜器的纹饰瑰丽、器型雄伟,在数千年悠久的岁月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集极高的文物价值与艺术价值于一身。随着收藏市场的火爆,近年来国内青铜器的价格一路狂涨,过去曾被走私出境的青铜器正在源源不断地回流。但另一方面,由于其仿造所需的生产条件以及工艺并不复杂,所以仿古铜器成为一些不法之徒获取暴利的手段,诸如移植、拼接等仿造新工艺也层出不穷,令藏家防不胜防。仿古铜器数量之多也让人叹为观止,无论古玩店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