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不是什么时代都能进入历史,只有那些真正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价值的时代才能进入历史;不是任何人都能进入历史,只有那些真正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能进入历史。 上世纪80年代是中国现代史上最具变革意义的时代,也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创造性时代。政治上的思想解放运动、文化上的人文主义启蒙思潮,为中国真正进入现代国家奠定了深刻的精神基础,而八十年代在艺术领域发生的现代主义运动,不仅是这场变革在视觉领域的反应,...
我们学好了古今中外的美术史,我们研究好了艺术市场和艺术体制,我们熟知了所有流行的和过时了的艺术理论,我们甚至也有了足够丰富的经验和想象力,那我们就一定能做出好作品来吗?当然不是。 当我们说艺术家要有文化时,我的意思是,我们要了解这个圈子里的一切,要有能力从它们中间提炼得到艺术状态,也要有能力把它输送回这个体制中去,以便改造这个体制,使这个体制保持其活力,甚至进一步拓宽日常语言的方式。当我...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桑养蚕的地方,据传伏羲氏养蚕化布,改善衣着,开启了农桑业的先河。心灵手巧的中国先民又用丝线绣出各种图案,为生活添彩,于是就形成了我国民间传统工艺美术中历史悠久的传统技艺之一──刺绣。刺绣俗称“绣花”、“扎花”,是在织物上按设计的图案穿刺,通过运针将线条组织成彩色图案的技法。 在丝绸之路沿线,遗留下了许多形式各样的刺绣,尤其散见于河西走廊的绣品,具有鲜明的...
近年来,随着博物馆、美术馆对公共教育板块的重视,艺术作品如何被大众更好地欣赏、理解,成为公共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其中,少儿美育又是公共教育的重要一环,针对孩子们的天性,让看似“高冷”的艺术作品转化为有温度的文化体验,成为不少博物馆、美术馆的发展方向。本期报道将展示专注于博物馆趣味导览工作的“新氧生活”,以及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立足于馆内展览衍生出的互动性少儿美育项目“MS童乐园”,让孩子们通过交流、...
没有西方现代主义就没有抽象主义,抽象主义是西方现代主义的产物。曾经有人说,抽象就是从具象中抽取出来的简化了的形象。于是,有人就进一步论断,“抽象在中国古已有之”。于是,更有好事者把仰韶彩陶上的纹饰推演为从具象进化到抽象的过程。据说,仰韶彩陶的鱼纹经历了从具象的鱼向抽象的鱼纹演变的过程。然而,考古证明彩陶上“写实”的鱼纹和“抽象”的鱼纹往往在同一个时期甚至同一个地方同时存在。 从而推翻了这种进化说的...
很高兴能读到席小平先生的又一部新作《岁月如歌》。在托赛里小夜曲那优美旋律的陪伴下,我打开了这部装潢考究,内容广泛,内涵丰富的作品集,它收录了席小平先生一系列的获奖作品、职业心得以及一批对中国画家作品的观感、认识和鉴赏评论。是一部集思想、美术、文学与评论于一体的文学理论集,每翻过一页都会令人耳目一新,有种似曾相识又新奇动人的感觉。它驱使读者细心揣摩其中艺术特质以及作者对绘画艺术的鉴赏理念。 ...
在90年代以来的中国当代艺术中,抽象艺术一直是一个持续发展的潜流。 传统的写实主义绘画,曾经长久地占据着艺术史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堆滿了大师和经典。20世纪后半期以波普艺术为代表的后现代艺术的崛起,可以视为又一个艺术空间。它们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进一步模糊,极大地扩展了艺术的内容,同时也进一步稀释了艺术中的精神内涵。相比之下,已经成为20世纪经典艺术的抽象艺术与世俗生活保持着有距离的尊严,...
张国龙是当前中国抽象油画中具有学院倾向的突出代表之一。 我这里所说的学院倾向,相对于前卫倾向(在中国范围内的)往往显示出如下的区别:①强调建设性和经典性,从而与非经典、非永恒、反艺术、偏重破坏性的倾向形成区别;②让语言回到精神表达层面的语言,从而与将语言视为语言反叛的语言的纯观念性形成区别;③精神取向的向上性和君子风范,从而与歹徒、侠客式的精神取向形成区别。 当代中国的学院倾向...
抽象主义是现代主义诸流派中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它兴起于20世纪初的欧洲,瓦西里·康定斯基、卡西米尔·马列维奇、罗伯特·德劳内和佛拉基米尔·塔特林是这一流派的开拓者和最早实践着。包括抽象主义在内的现代主义思潮出现不久,也先后扩散到非西方国家,日本是最早接受这一影响的亚洲国家,接着是中国,二、三十年代从欧洲、日本留学回来的青年学子也在中国掀起了一场现代主义运动。林风眠1925年回国即担任北京国立艺专校长...
《略论唐朝书法艺术繁荣昌盛的原因》一文,对唐朝书法艺术繁荣昌盛的原因,依据有关历史资料作了多方面的评述。其主要的是:一;封建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艺术发展到顶峰;二,书法教育定为制度并作为政府铨选官员"四才"标准之一;三,帝王后妃爱好书法和在书法上取得成就者大有人在;四,文臣武将中有不少人在书法艺术上造诣很高;五,许多作家、诗人、妇女和僧道都是书法艺术家和书法理论家;六,书法艺术的大发展又推动了书法理...
一、当今书坛的无奈 也就是在最近,欣然与同道们参加一个青年书法小品展的开幕式。在展厅,一位省内国画界颇有影响的画院院长若有所思地问我:“你说说看,这个书法到底是什么?”观其表情我似乎已知他在说:这些作品哪些好哪些差我真看不懂啊!于是,根据我经常回答此类问题的最佳搪塞办法即以:“玩玩、玩玩啊!”一答了之,因这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啊!可这年长之兄却很认真地说:“不对!书法是学养啊!”再观其表...
尽管人们公认书法属于造型、空间艺术范畴,但由于它受制于特定的工具材料和载体,因而塑造出来的形象不像绘画、建筑、雕塑等艺术门类那样既具体可感又富于色彩的斑斓。汉字,作为书法艺术的表现载体,制约了书法家,使其不能像画家那样把存贮于头脑里的千姿百态、美轮美奂的自然物象的各种“意象”直接跃然纸上。书法艺术作品所映现于审美主体的是一个个、一件件以汉字形态为表征的高度抽象的线形生命体。审美主体在自己的审美活动...
从中国书法史看,文字的书写在漫长的演变之后,从东汉末年开始在观念上产生了某种崛起的契机。这是审美意识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结果,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先秦到汉,各种金文和刻石上的汉字已具有明显的艺术意味,但尚未被视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到了东汉,情况发生了变化,实用书写与审美书写分化开来,开始各走各的路。这种变化,是与西汉大规模发展的政治文化有一定的关系。西汉王朝文字的书写和应用空前频繁起来,朝廷据《尉律...
关于民间书法,陈琦先生认为,“民间书法,狭义地指由一些名不见经传史载的下层人所书刻的汉字尚未规范化、雅化、艺术化的各种样式。广义通俗地则指社会下层各种身份的人所书写、刻制的各种汉字俗体。”(陈琦《民间书法学》,见《书法评论文集》,上海书画出版社,1994年)历代不少批评家比如李煜、米芾等人曾认为颜氏书法“俗”,原因也许在于颜真卿的书写特征与俗吏、经生等民间书手的书写风格有类似之处。若以今天的观念来...
文字的演变在中国受到社会的影响非常深刻,而这种影响至今还在进行中。 在远古时期,由于人们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的低下与无知,所以经常受到自然界及猛兽的伤害。同时人们也无法理解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这样占天卜地的迷信之术在当时十分盛行。特别是在守猎之前,烧龟甲骨片更加风行。在烧龟骨之时,出现横纵纹。而横纹出现时,出猎大多不利,甚至出现危险;而烧出纵纹时就会满载而归。久而久之占卜凶吉的符号就被人们记...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