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经过3个多月的公开征集、资格审查、专家评审、公示等环节,备受市民关注的中山公园内的逸仙楼(尊经阁)、宁波商会旧址(小花厅)、月湖月岛内的花果园庙三处文物建筑集体招租文化项目结果出炉,宁波当代名人陈列馆、甬商文化小驿站、四明史氏文化陈列馆将分别入驻并免费对外开放。由此,海曙区文物建筑“活化利用”为宁波城市文化保护传承又添新硕果。 “合理保护利用好文物建筑,关系到宁波城市文脉的延续。”...
昨天是我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记者从故宫获悉,紫禁城内首次发现明代大型宫殿建筑遗迹,已在闭馆修缮的养心殿1890件文物开始撤陈保养,而毓庆宫区域修缮计划本月30日竣工,未来有望首次面向公众开放。圆明园、周口店等地也举办各种活动,让公众与考古近距离接触。 发现明代大型宫殿建筑墙基 昨日,故宫对外发布了考古新发现,故宫在慈宁宫广场长信门西北侧...
近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报》刊登的一篇有关《揭示五千年前中国啤酒酿造配方》最新研究成果论文,使人们的视线投向“啤酒”出土地西安市灞桥区十里铺街道米家崖村。能享用上“啤酒”的5000年前的米家崖人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处于怎样的生活状态? 翻阅当年的发掘考古报告,听考古专家的讲述,米家崖人的生活画面生动地展现在记者眼前。米家崖遗址有挖掘不完的宝藏,不仅把中国栽培大麦时间向前推进了大约1000年,发...
6月11日,作为今年文化遗产日的重要活动之一,“丹青记忆 守望家园——第三届中国文化遗产美术展”、古建筑保护成果摄影展在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松鹤斋开幕。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河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姜德果、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河北省政府副秘书长康彦民、河北省文化厅厅长张妹芝等出席开幕式。 “丹青记忆 守望家园——第三届中国文化遗产美术展”展出了50多件各具特色的国画、油画和书法作品。作品均...
近日,九华山风景区对全山范围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博单位等文物建筑进行全面整治,整个行动将持续至9月20日结束。 九华山现有寺庙近百座,各类文物点200多处,消防安全尤为重要。此次专项整治的重点是文物建筑安全监管责任和主体责任的落实情况,消防安全责任制和组织机构建设情况,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工作落实情况,人员管理、安全培训及宣传教育情况,消防安全设施运行和消防通道管理...
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近现代建筑保护委员会成立大会12日在上海交大召开。记者从大会获悉,与古建筑相比,大量具有重要价值的近现代建筑遗产没有得到妥善保护,破坏严重,近现代建筑保护委员会将致力于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的理论、技术、工艺、材料的研究和推广。 据悉,上海交大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是近现代建筑保护委员会的筹备单位,之后将作为保护委员会秘书长单位参与工作,该研究中心使用照片建模技术,...
6月11日,故宫博物院在京发布最新考古成果:紫禁城内首次发现明代大型宫殿建筑遗迹。 今年5月,故宫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在对慈宁宫广场长信门西北侧基建勘探坑进行考古调查时,发现一处明代早期的大型宫殿建筑基址,包含由一条东西向明早期墙基,及其底部的地钉(立桩)、排木(卧桩)组成的桩承台、夯土夯砖层、建筑基槽等遗迹。这是紫禁城内首次发现明代大型宫殿建筑的墙基以及建筑基槽遗迹。 在东西向宽...
今天是我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故宫博物院上午公布了其考古新发现——首次发现了明代大型宫殿建筑遗迹。 据介绍,2016年5月,故宫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对慈宁宫广场长信门西北侧基建勘探坑进行考古调查时,取得重要收获。主要发现一处明代早期的大型宫殿建筑基址,包含由一条东西向明早期墙基,及其底部的地钉(立桩)、排木(卧桩)组成的桩承台、夯土夯砖层、建筑基槽等遗迹。这是紫禁城内首次发现明代大型宫殿建筑...
广州又正式诞生了88处历史建筑。昨日,市国土规划委公布了广州市第三批历史建筑的详细名单。其中,正在改造中的广州造纸厂旧址内有6处工业遗迹入选;而著名的番禺沙湾古镇则有14处入选。市国土规划委有关负责人表示,第三批名单倾向于集中成片的建筑保护,突出在名城保护体系下重点区域的历史文化集中展现。 广纸大烟囱入选 在工业遗产类方面,广纸片区工业遗产的成片保护是最好的代表。本次入选第三批...
为进一步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根据《建德市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实施办法》(建政办函〔2015〕31号))的要求,建德市设立历史建筑保护专项资金,市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360万专项资金用于全市农村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工作。为此,建德市再次专门制定了《建德市历史建筑保护项目资金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进一步规范保护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 《办法》规定:历史建筑是指经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录在册的,...
据《青年报》报道,6月11日是中国文化遗产日,届时,人民广场历史文化风貌区内11处不可移动文物建筑将对外开放。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及黄浦区文化局将联合人民广场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内11处文物保护单位和优秀历史建筑,推出“流光溢彩,繁华尽处——上海城市原点历史文化风貌”专题活动。 据悉,人民广场历史文化风貌区占地面积107公顷,是上海中心城区12片风貌保护区之一,以近代商业文化娱乐建筑、南京路...
6月11日是端午节假期最后一天,当天是我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这一天,上海104处文化建筑将集中向公众免费开放,包括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1920年毛泽东旧居等,部分地点限制参观人数。此外,“非遗”活动也不容错过,公众可以零距离接触工匠绝艺,收藏免费派发的上海非遗手绘地图,全市基层活动近200项。 百余处文物建筑免费开放 今年,上海全市10...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