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沉香雕件 古人品香,讲求所谓的“至治馨香,感于神明”,沉香的价值便在书斋琴房中体现,又可缥缈于庙宇佛龛;既能在静室闭关默照,又能于席间怡情养性;既能在虚里绝虑凝神,又可在实处祛病疗疾。那一脉沉香穿越了时空,使人放下得失,宠辱皆忘,使自性为之澄明。 历代的品香文化 《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宁王骄贵,极于奢侈,每与宾客议论,先含嚼沈麝,方启口发谈,香气喷于席上。”今...
“香”通过对视觉、嗅觉等方面的刺激,对人们的大脑产生各层面的影响,进而启发思绪,疏解精神压力,营造愉悦而温馨的环境,令人们身心舒畅,有益健康。 一般而言,不论这个地区本身是否出产香料,香料在古代还是价格昂贵又稀少之物,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香料并不是一般民众可以经常使用的东西,多半是具有一定地位或财富的人才有能力使用。等到交通便利、价格降低之后,加上长期受到各种宗教意义与文化意涵的刺...
晚清以来,连绵不断的战争和政局的长期不安,以及西方社会思潮的传入,使中国的传统社会体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中国香文化也进入了一个较为艰难的发展时期。 品香用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奢侈品”,所以香文化的发展特别需要一个安定繁荣的“盛世”环境,而近现代社会的持续动荡,不仅极大的影响了香料贸易和制香行业的发展;也使人们失去了熏香怡情的闲情逸致。 另一方面,近现代中国在科技、军事...
中国北方由国家举行的宗教祭祀场合中,很早就出现香草酿制的香酒,同时也会在仪式中焚烧茅草、艾草等香草植物,但焚香在仪式中的重要性似乎不那么被重视,只是众多仪式用品的一项,所以焚烧香草时,还需要伴随着玉帛、动物肉脂等,与后世直接以焚烧香料的香气祀神的概念仍有出入。 这种对天上神只所做的祭祀活动中,重视使用火来焚烧祭品,产生香气,以及袅袅上升的烟气等形式而带来一种意象,这时这种意象已经存在人...
独处于室,总习惯先将陋室整理一翻,待清理干净,于桌案焚香一炷,或沏茶一壶,品茗闻袅,或读书写字,静心养性。绝非故作风雅,只因那曼妙馨香着实让人心神宁静,烦躁尽消。 去年三月,游历苏州,不经意进入一家文化艺术馆,喜得铜炉大师陈巧生精品之作,官帽耳狮盖熏炉,珍爱之。每当焚香之时,缕缕轻烟从炉眼中悠然而出,好似古典婉约的江南女子,犹抱琵琶半遮面。而炉盖上的雄狮竟似活了一般,腾云驾雾,彷如仙境...
沉香雕件 古人品香,讲求所谓的至治馨香,感于神明,沉香的价值便在书斋琴房中体现,又可缥缈于庙宇佛龛;既能在静室闭关默照,又能于席间怡情养性;既能在虚里绝虑凝神,又可在实处祛病疗疾。那一脉沉香穿越了时空,使人放下得失,宠辱皆忘,使自性为之澄明。 历代的品香文化 《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宁王骄贵,极于奢侈,每与宾客议论,先含嚼沈麝,方启口发谈,香气喷于席上。今人想来,...
古代君子有四雅——斗香、品茗、插花、挂画,其中以对香品的熟练掌握为才艺之首。中国文人多爱香,而且从古至今都是香文化发展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对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我国的文化、艺术作品中有一种“博山虽冷香尤存”的让人参之不尽、悟之深刻的内涵,甚至于可以称为“中国文化的特质”。 文人用香大约至唐宋时期是非常普及的,读书以香为友、独处以香为伴,衣需以香熏、被需以香暖;公...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穆槿)中国有着悠久的沉香收藏史,最早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西汉,盛行始于宋代。此后的几百年间,沉香深得当时人们的热捧,曾“一片万钱”,被誉为“香中之王”。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沉香越来越受到广大收藏爱好者和消费者的欢迎。作为经营沉香产品企业中的一员--北京宝篆同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有着20年的沉香生产经验,在行业内一直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近期中国文物网采访了宝篆沉香负责人...
前言: 香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早在春秋之前,中国就有用香的历史。沉香、檀香、龙诞香、麝香在香文化中并称为“四大香”。历史上,沉香主要分布在海南岛和两广地区。据古籍记载,宋、明、清代,源源不断的海南沉香通过各种途径运往内地,当时的海南岛可谓香岛。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谪居海南时写道:“海南多荒田,俗以贸香为业……民无用物,珍怪是殖。播厥薰木,腐余是穑。”说的是当时海南居民以沉香交易换取生活所需,以及...
邓翀、郭思克、黄毅出席了见面会 近日,《空灵之约——中国沉香文化展》媒体见面会在北京举行,山东博物馆馆长郭思克、天津沉香艺术博物馆常务馆长黄毅、中国沉香保育委员会主任邓翀向与会媒体朋友介绍了此次展览的概况。 《空灵之约——中国沉香文化展》由山东博物馆和天津沉香艺术博物馆共同主办,已于2013年12月28日在山东博物馆开展,展览将持续至2014年6月30日。 精美的品香工具 据天津沉香艺术...
中国香文化是祖国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之一,其发展可简述如下:起源甚早,据考古学家的考证,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春秋至汉魏,是初步的发展时期;隋唐时期是成熟与完备时期;宋元明清是繁盛与普及期;晚清到现代,可谓中国香文化的末落时期,当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香文化正被重新认识和发展。 对火的认识和使用,使原始人从茹毛饮血的生活进化到烤煮的食物,尝到了气香味美的熟食。“火”,不...
沉香保育委员会成立大会上为受聘委员颁发聘书 第二届中国沉香文化论坛现场 8月8日晚,2013(第二届)中国国际沉香文化博览会在北京o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隆重开幕。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秘书长臧春林,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副主任严振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集团公司总裁蔡国枫,中国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周亚非,国家林业局保护司副司长刘亚文,沉香保育委员会副主任邓翀,北京大学战略研究中心主...
天津沉香艺术博物馆常务馆长黄毅 像流水一样的塔香燃烧美景 沉香饰品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穆槿)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百姓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提升,人们对精神层面的要求也在逐渐增加,也由此很多中华传统文化被重新挖掘出来,在新的历史时期,勃发出旺盛的生命力。香事,这一传承多年的文化雅事,也逐渐进入人们的眼帘。近日,中国文物网记者采访了天津沉香博物馆常务馆长黄毅,请他给广大网友讲解、普及沉香...
微焚缭绕起氤氲雕作文房案头珍 ——传承古今香文化的沉香 有一种已经在中国没落了几百年的仪式,叫香席。香席既不是与改善气味有关的熏香行为,亦不是与宗教活动有关的焚香。事实上,香席是一种通过“香”作媒介,来进行的文化活动,所以也不是单纯嗅觉上品评香味的品香。台湾已故香学泰斗刘良佑说,香席是 “经过用香工夫之学习、涵养与修持后,而升华为心灵飨宴的一种美感生活”。 香席所用的香,以沉香为主。...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